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倡和弘扬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弘扬正确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调节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导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八荣八耻”的实现,需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法律根基。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涵盖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统一,是我们为人的基本准则和处世的精神指南。“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全体公民必须具有的道德底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概括。“八荣八耻”不仅反映了我国道德领域的新变化,而且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规律;它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最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思想保障。践行“八荣八耻”,一方面要将“八荣八耻”的要求贯穿于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体现在文化阵地建设和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中;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健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民族传统美德和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理论的继承,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道德价值取向。作为新时期公民的道德规范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为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很好的规范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而提出的判断荣辱的价值标准。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成果。要正确理解“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尚义与求利、个人与社会、劳动与享受诸关系。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6,(10):27-2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精辟阐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  相似文献   

9.
理论广角     
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里,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实践是培育道德理念的沃土,也是提升道德水准的根本途径。在全社会树立和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把“八荣八耻”的要求贯穿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荣辱问题上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实质,需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意义,需要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相似文献   

13.
党政机关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责。构建和谐机关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说是构建和谐机关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任务。我们要按照“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积极地推进和谐机关建设。什么是和谐机关呢?笔者认为,和谐机关大体上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正气、秩序、向上、友爱、创新。正气:这是和谐机关的基本内容。一个风气不正的机关,也会出现“和谐”现象,但那是扭曲了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的背后…  相似文献   

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着眼于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及其深刻内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7.
郝华 《新长征》2006,(10):30-31
“八荣八耻”的提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规范准则;为新时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增添了新的素材;为构建礼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指明了新的价值导向。它赋予时代精神以新的内涵,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8.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是统一的。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求干部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用心理学理论帮助党员干部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过程中,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突出主题、抓住重点。一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主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坚定广大市民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思想保障;深入细致地落实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  相似文献   

20.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立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程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共青团组织要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