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权力监督,就是对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领导权力的制衡、制约。权力监督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机器有效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马克思主义政权学说及历史经验昭示我们: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甚至造成执政党垮台、政权灭亡。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腐败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共权力的异化,要反腐就必须治权。在中国政治生态背景下,要治权就意味着必须要认真考虑执政党的执政规律,科学配置权力,对公共权力实行制约与监督,从权力运作的规律出发,建立预防腐败产生和对腐败行为进行惩罚的体制机制,即制度设计。但在进行具体制度设计时必须克服重实体轻程序、重原则轻细节、重制度轻机制和重规范轻约束等倾向。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始终都注意解决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使党政领导干部永葆革命本色,永葆人民公仆形象,反腐防变,从而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做到这一点,根本措施是什么?民主!1945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接见黄炎培等五位民主人士时,明确...  相似文献   

4.
谭光定 《探索》2006,(3):34-36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现代政党政治中崭新的政治文明,要保障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动摇,必然要完善和创新这种政治文明,真正实行多党合作,共产党依法执政,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权力领域去执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权力,实现共产党领导下的权力制衡。依法执政是保障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动摇的必然选择,而改革和加强人大工作是依法执政的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所以,应当把权力机关“优位原则”落到实处;建立科学的制衡机制,协调好执政党与权力机关的关系;充分发挥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职能,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从制度上保障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5.
论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权力得以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一套有约束力的科学机制,以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附着在权力上的魔咒。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对权力加以监督和制衡。政党作为政治组织,虽然不是国家权力机构,但是由于它与公共权力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党被权力腐蚀的威胁。实际上,世界上因滥用权力而失去执政地位的政党不胜枚举。因此,加强对政党尤其是执政党的监督和制约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党都面对的重大课题。为了监督和制约执政党手中的权力,西方国家设计出一整套的机制和办法,如宪法和法律的监督,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反对党的监督,舆论监督以…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反腐防变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而其理论特质是其中思想的精华。建国以来,毛泽东根据中国执政党斗争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行了一系列反对党内腐败的理论观点和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为防止和克服权力腐败,我们党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艰辛努力:教育反腐——加强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惩戒反腐——严厉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大案要案;制度反腐——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党内和社会的权力监督。党内反腐败斗争实践表明,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必不可少,但仅有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相结合还不足以遏制腐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极为重要。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涉及许多问题,本文试从完善监督机制方面作些粗浅探讨。江泽民同志在分析腐败问题现状时曾严肃指出:“腐败…  相似文献   

9.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推进反腐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根乔 《唯实》2014,(8):52-5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力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推进反腐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方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结构中重要的一极,我固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权力制衡乏力的情况,文章回顾了权力分立及制衡的相关理论,概括了我国地方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状况,提出了建立地方行政权力制衡机制可供选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时候,认真回顾和研究毛泽东关于反腐防变的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毛泽东反腐防变思想的发展过程毛泽东反腐防变思想经历了反腐化——反腐败——反演变的逐步深化过  相似文献   

12.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9,(14):34-35
腐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反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从惩治腐败到构建惩防体系,从权力反腐到制度反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的力度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行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唯一合法的执政党,离开了这个前提,其他药方都很难开出来。 不能离开国情谈党的建设,同时应该从历史经验中学习有用的东西。吸取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体制或许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途径,可以解开许多疑难症结。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工作,决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抄照搬某种模式。我们要在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加强和完善企业权力制衡机制这个关键环节,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 一、加强和完善企业权力制衡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首先,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和完善企业权力制衡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搞活国有企业,我们先后采取了利税分流、承包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们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未能对企业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由此导致了一些企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反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官方权力主体与民间权利主体的互动沟通贯穿始终。网络反腐的发展需要依靠官方权力反腐与民间权利反腐的有效互动沟通,但现实中,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还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因此,要建构网络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的制度化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民主集中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率的制度,但在实践层面尤其是具体制度上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缺失严密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过分集中成为一种久治不愈的痼疾。把分权制衡机制引入民主集中制,作为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有效克服这一缺陷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引入分权制衡机制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应把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结构、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权力结构、推进从威权型国家治理模式向宪政型国家治理模式转型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中华苏维埃时期,尽管党所领导的军队和小块革命根据地经常处于激烈的战斗环境,但红色政权依然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壮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廉洁政府的理论,为反腐防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监督制约机制,苏维埃政权的廉政建设卓越有成效。 一、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加强群众监督 依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各级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不仅是人民政权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权力腐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苏维埃中央为此采取了以下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参政党与执政党之间的党际互相监督,尤其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对于保证党的廉洁性、提升反腐成效有重要作用。目前党际监督存在着形式缺乏创新、未能实现与反腐方式有效对接、参政党的知情权没有充分保证、监督的内容局限性较大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党际监督概念模糊,参政党监督动力不足,党际监督与反腐败工作之间的嵌入机制不健全。提升党际监督的反腐功效,应继续提高党际监督的认知和地位,探寻和创设党际监督与当前反腐工作的结合点,不断完善党际监督的科学体系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戴思厚 《发展论坛》2003,(12):23-24
近年来,虽然我们党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但仍有像河北程维高等一些大的腐败案件的发生。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就不难发现,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对权力的科学分解还远远没有到位;“一把手”的权力还缺乏制衡机制,或者现有的制衡机制在“一把手”面前显得刚性和硬度不够;一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一些地方大打折扣,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因此,进一步加大对权力的监控力度,才是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途径。一、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与制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对竞争性政党和法定执政党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法定执政党来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在党内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根据党内民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创新权力监督制衡制度,建立各类程序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