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大圣 《中国减灾》2014,(11):42-46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民减灾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份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一主题再次强调防灾减灾工作“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推动公众灾害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委)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以四个一活动、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防灾减灾演练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2,(10):12-13
社区是政府管理的最基层单元,也是防灾减灾与风险防范工作的根基,做好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是提高区域和国家综合风险防范能力的核心,也是完善“自上而下”与“白下而上”综合风险防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我国社区减灾工作正有序推进,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区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起步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瑶 《中国减灾》2012,(1):42-43
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是应对各类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庞大、人员组成复杂的特大城市,更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1年7月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对北京市1099位常住居民进行了"北京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调查"。  相似文献   

6.
倪宏 《中国民政》2011,(6):48-48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在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抓好以下工作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迪 《中国减灾》2013,(12):18-19
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是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强化社会对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加强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依托2013年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8.
陈恋 《中国减灾》2013,(9X):30-31
<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世界各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和方法。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连续两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与学校防灾减灾相关。建立一个涵盖政府、学校、社区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是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从"曲突徒薪"典故、日本的"稻丛之火"故事、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英国小女孩蒂莉的事例到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最牛校长叶志平奇迹……无一不说明在平常生活中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根本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9.
苑迪 《中国减灾》2012,(2):29-31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甘肃省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初步建立了统一指挥、机制健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19):12-13
社区是政府管理的最基层单元,也是防灾减灾与风险防范工作的根基,做好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是提高区域和国家综合风险防范能力的核心,也是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综合风险防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我国社区减灾工作正有序推进,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逐  相似文献   

11.
徐娜 《中国减灾》2013,(5):12-13
每年的5月12日,每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都蕴藉着华夏儿女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旨在提升公众了解灾害、识别灾害风险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京政发[2012]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强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针对近年国际、国内地质和气象等大灾、巨灾事件频发,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北京位于地震带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灾害发生系数增加等实际问题的必要措施;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12):30-31
为切实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湖南省民政厅始终坚持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的理念,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深入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13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一定位是对去年主题“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细化和具体化,它抓住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的关键,即弘扬防灾减灾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政府、组织和个人具备较强的灾害风险识别能力、掌握相应的减灾技能,这也是防灾减灾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陈罡  李武 《中国减灾》2010,(2):42-42
2009年4月份以来,湖北省竹山县民政局采取五项举措,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从强化防灾减灾措施、加强舆论宣传、建立应急机制、进行实战演练着手,进一步提升社区应急管理和居民自我防范的水平,加快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步伐,提高了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13,(9):12-13
每年的5月12日,每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都蕴藉着华夏儿女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旨在提升公众了解灾害、识别灾害风险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灾害风险不断增加,减灾救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2,(10):8-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灾害风险不断增加,减灾救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近年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以提升城乡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4,(5):18-21
近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举,统筹运用政府、市场和金融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年末,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其中有9件是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首当其冲。近日,本刊记者就气象防灾减灾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