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5月22日,习主席在外国专家座谈会上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做一个学习型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要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习主席的这一重要讲话,充分强调了学习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学不可以已     
杨庆样 《新长征》2006,(12):62-63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人类命运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事业的繁荣,都直接地同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联系着,其中,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国力”之芯。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学习,关系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3.
韩宏 《学习月刊》2012,(14):49-51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软实力,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不是附属、次要的存在,而是应着力构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姚文慧 《学习月刊》2010,(21):33-34
卢安克在广两从事教育研究活动只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是在中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个举动可能在某些方面影响到了中国人对社会诸多层面的思考.但是卢安克终究是个人,不是民族,不代表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仅此而已。更不能把“卢安克”看作一个符号.将其神化.更不能把“卢安克”当作人们批判社会现实、表达对社会不满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的国家。毫无疑问.中华民族一直以勤劳、勇敢、朴实著称于世.这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但主流不掩瑕疵.历史上,卖国求荣,搞分裂.搞破坏的汉奸走狗也不是个别。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分裂破坏活动。直到今天.这些分裂活动仍然没有消亡,如“台独”.“疆独”、“藏独”等。其中“台独”分裂势力正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江泽民创新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说:“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教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①江泽民关于创新的重要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表现为创新是实现后来居上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对此曾有过精辟的概括。他说;“历史上,原先落后的民族.经过自强不息,奋起直追而实现后来居上的例子很多;反过来.原来先进的民族,由…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终身学习,既是世界上日益深入人心的学习和生活理念,又是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尚学思想精华,更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干部培养、教育工作中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现在,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和评价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标志。作为担当富民强国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审时度势,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频率,科学技术转化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民族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在注目国际关系时,应该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当今世界的现实表明.主权同家的民族问题不仅广泛存在.而且无个间接或直接对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甚至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关系应当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苗先,民族问题是一个带育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世界大约四娜多个主权国家,除朝鲜,乌拉圭,埃及等为数不多单一民族国家外.绝大多数属于多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少则2至3个民族、多则10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论调:“戏曲改革算什么新鲜的事儿呢!戏曲改革自古有之,一部中国戏曲史,就是中国戏曲改革发展的历史。”这是大错特错! 为什么? 我们通常所说的戏曲改革,不是别的,是指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现在戏曲传统问题上,以至一切文化传统问题上所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指导方针及其贯彻在民族戏曲方面全部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5,(11):60-60
杨晓平在10月31日的《中华工商时报》上撰文指出: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改革论坛上.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在“推进要素市场化”研究报告中指出.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不是在保护交易主体各自的权利.反而破坏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交易规则。其中.有两个概念是违背法理原则的.一个是土地“征用”.另一个是失地“补偿”。如果国家确实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实施征地行为.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城市政府将征用的农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学习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敖小黄江总书记在同出席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同志座谈时,强调全党要重视和加强理论学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并且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各种新知...  相似文献   

13.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对董传的评价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4.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对董传的评价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杨耕改革和开放,这是现代化,尤其是“后现代化”进程中的“双生子”。历史已经并正在证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封闭只能导致落后”.邓小平深深地理解这一点,所以他在设计中国社会改革蓝图...  相似文献   

16.
靳人 《学习月刊》2014,(1):47-48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风是时代风气的晴雨表.是民族精神追求的征候.也是个人心声的反映。借用《坛经》中的典故,两个小和尚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相似文献   

17.
吴晓东 《求贤》2010,(5):52-52
“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对于文化产业呼声的空前高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文化产业指的是大众消费文化层面的文化.它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是不能够轻易被产业化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流通业的发展,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流通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不再是生产决定消费的末端产业,而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引导生产的“先导行业”,是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也反映国家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7,(7):56-56
郭之纯在6月5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出:“软实力”是当前国际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概念,近则关乎一国大政方针,远则关乎一个国家命运。软实力之“软”,就在于其发挥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不是那么直接。相比于政治策略,文化实力所能发挥的影响确实比较缓慢,但影响更为深远。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包括全民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新闻媒体、电视电影、服装饮食等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形象创新、观念创新,等等。但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创新,都必须是在解放思想基础上的创新。因此,在当前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实践中,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是因为:首先,解放思想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和目的。从创新理论本身来看,创新既不是单纯的“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