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深圳从南方一个荒僻的边睡,竟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特区的事情特殊办”的方针,无疑在这座城市的诞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新近召开的全国特区工作会议上,深圳市长李灏提出了个新议题:特区的事情既要特殊办,也要勤俭办。他的主张立即得到了会议主持人、国务委员谷牧的赞同;与会的珠海、汕头、厦门三个经济特区的领导人也说:“提得对,很必要!” 记者就这一议题访问了李灏市长。李灏说,应当把勤俭办特区看作由我国目前国情所决定的一条基本方针。全国当前正在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  相似文献   

2.
“现在国内外对深圳经济特区今后的发展都甚关心。试办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是中央既定的对外开放国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决不会因为深圳市领导的某些人事变动而改变。我到深圳工作只能是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既定政策,在现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这是新任深圳市市长李灏最近对本刊记者说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3.
出现在这次人代会上的广东代表团,风采依旧,还是那么引人注目。会议开幕那天,省长叶选平一走进人民大会堂大厅,马上就被一大群记者前堵后拥地包围起来;省委书记林若、副省长于飞、深圳市长李灏等人大代表,即使在下榻饭店的房间里,也是片刻不得安宁,经常受釆访记者的敲门声和电话声所“骚扰”。  相似文献   

4.
海南建省、沿海开放,深圳面临新的挑战。当前,深圳人在想什么,他们将有何动作? “发挥窗口、试验场作用,准备‘吃螃蟹’。”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李灏日前对记者说,“一句话,就是要逐步建设一个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新体制。” 这两年深圳发展很快。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4.5亿元,比1985年增长33.9%。在谈到今后发展时李灏说,到本世纪末,我们力争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率先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第三步奋斗目标;二是要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汇基地,争取年出口额达到50~60亿美元,成为全国按人均出口创汇最高的地区之一;三是要成为率先建立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新体制地区之一,更好地发挥改革试验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深圳经济特区初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及深圳市老领导李广镇、秦文俊等同志倡议发起的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是由长期参加和支持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老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团体。该会着力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培养战略思维,研究体制创新,为深圳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开拓新局面、实现新发展而献计献策。本刊专门为该研究会开设《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专栏。这期重点推出原深圳市政协主席周溪舞的文章。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作者披露了当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7,(1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胡鞍钢、杨竺松在《红旗文稿》2017年21期撰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无法替代的比较优势:一是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体现出的治理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最重要的国家公益性产品,即天下大治、安定团结,政治有序、社会井然。二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优势。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扩大和巩固执政基础,兼顾  相似文献   

7.
正滨海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国家战略的支点,必须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奋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当先锋、做猛将。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维护捍卫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程的光辉灯塔和指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8,(4)
正"中国速度"源于"中国力量"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国玉在2018年3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写道,中国实力和中国智造塑造了中国速度的硬实力,中国精神则是支撑中国速度的软实力,二者共同构成了强大的中国力量。而中国力量的激发和凝聚、引领和推动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如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5,(10)
<正>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三重维度郭建宁在《人民论坛》2015年4月(上)撰文认为,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须把握三重维度。第一维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来源,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重群众的实践创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善于概括、总结和提升理论。二是学者要致力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8,(5)
正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三个维度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周绍东在4月4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学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积极引领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创新突破。从宏观上来看,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就是要梳理有关商品经济形态和产品经济形态的理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钦建军:目前,中国“入世”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专家分析,中国的“入世”,最迟不会晚于21世纪初。一但加入这个“经济联合国”,经济即进入全球化的行列。那时,我国的产品在130多个成员中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其总体利益是巨大的。但也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学会成立 2 0年来 ,中国政治学者紧紧抓住改革开放所提供的条件和时机 ,尽力开拓进取 ,推动学科发展、学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并以自身的学术贡献推动中国的政治发展。回顾这 2 0年的发展 ,中国政治学能够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水平 ,是与中国政治学会的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和积极引导分不开的。因而 ,在中国政治学者心目中 ,中国政治学会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精神殿堂。我们年轻一代的政治学研究者希望中国政治学会能在未来的发展中 ,承载起中国政治学者的寄托和期望 ,以学术的信念、团结的力量和创新的精神推动中国政治学的新发展。对于中…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的10月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月份。这个月的上旬在中国接连发生的两大事件,把世界的目光拉向了中国:10月14日闭幕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其内容丰富的三项议程——政治局向党代表大会“述职”,推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提出的修宪建议——把中国带向了现代文明建设的一个新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闭幕的次日,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在圆了中国人千年太空梦的同时,也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伟业。  相似文献   

14.
奔向新中国     
马元 《民主》1999,(10)
1949年4~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全家还生活在台湾高雄。我父亲马龙翔在高雄铝厂当工程师,我在小学读书。那时我的祖父马叙伦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领导人已经到了北京,正在参加人民政协,筹建新中国,他本人也准备参加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他不止一次写信告诫父亲:一个新的中国就要诞生,你要设法离开台湾,回大陆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祖父的召唤、新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8,(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与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扩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3,(7):63-64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五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在3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如何让中国人吃得好面临着尖锐的挑战。一是过量的化肥施用。虽然中国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和20%的农药。目前,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为每平方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9,(10)
<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韩保江2019年9月19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取得辉煌经济发展成就的重要经验和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3,(6):63-64
中国需要共同分享的改革我国著名学者胡鞍钢在5月22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中国改革实施三十多年之后,全体人民所需要的是互利共赢的改革,共同分享的改革,共同富裕的改革。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获得人民的理解,人民的支持,人民的拥护。也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使全社会改革收益最大化,改革成本最小化。1.中国需要互利共赢的改革。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改革就是"我得你失"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考古学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如果以1928年为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算起,新中国的考古学在整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占了2/3的时间。1928年至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的初创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中国考古学的发展阶段。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全面开展田野考古,积累了大量考古资料,培养了专门人才,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般认为人类诞生地是在非洲和亚洲南部。而云南禄丰腊玛古猿化石(距今约1000万年)的发现,证明中国这片土地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新中国考古学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3日到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开幕,本届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共同主办的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题的盛会。 “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的宗旨,使本次盛会成为亚洲发展的一个崭新开端。东亚、东南亚的合作开创了整个亚洲范围内最有活力、前景最好的合作进程,2010年前全面建成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最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为提高亚洲各国应对全球化挑战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