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简单地说摇滚和黑金属适合一个人聆听,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但当你听到下面这些歌,你一定会重新认真思考。也许,你会再度想起当初与某些人相遇时那些激动和真实,想起那个曾经为爱认真付出、不断受伤的自己。适合一个人听的歌,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给自己疗伤,为自己心疼,或者,为过去感伤,为未来感悟……时间,让每首歌都有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不知不觉加入中国共产党已快十年,想起学生时代关于理想与信仰的理解:如果可以利用自己终将实现的理想,为我们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信仰,拼上一小块的版图,那样便此生无憾。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很多学生在学习哲学之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能巩固加深过去所学的知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又会把哲学看得很神秘。所以,如何带领学生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开启智慧、启迪思维就是我们每一位政治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哲理故事,发人深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的哲学思想也不例外,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际上,当我们提起一座城市的时候,大概没有人会第一时间就在脑子里绘出它的地图,想起它的轮廓线,我们只会想起自己的脚步曾经摩挲过的几条道路,曾经驻足凝视过的几家灯火阑珊的橱窗,以及这个城市在我们的味蕾、呼吸里留下的挥之不散的气味。  相似文献   

5.
在采访过程中我想起了自己以前读 过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在“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小姑娘,她说那个特殊的时代自己四十多岁的母亲在处境堪虞时竟跑去上电大拿来了一个物理专业文凭.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她那时一直没有理解为什么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母亲还要辛辛苦苦地学那个,只记得当她带领同学抄自己的家把那份证书烧掉时母亲的眼泪…… 这个故事要是与当代学生嘴里念叨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结合起来就不那么纯粹了、但事实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做学生的机率与人们选择做学生的期望大大增加了。大的…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编辑部: 今天读到贵刊2002年4月号中的一篇文章“英国老公的水浒情结”,作者郭莹。发现她竟是我找了许久的老同学。看到她的照片,使我想起了我们在一起的岁月。能否把她的联系电话或网址告诉我,只想与她取得联系,仅此而已。如不方便,可把我的联系方法转告她。 邢京鄂 2002年3月29日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举例要贴近学生政治课教材近年的改革,在举例肝狠下了功夫,很有教育意义。然而,毕竟是外地和过去的例子多,学生感到远了些,不够亲切。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选用学生自身的例子、乡土材料。就会使学生感到可见可闻,更为亲切,更易接受,教学效果会更好。(二)知行统一,从行为要求上贴近学生知行统一是政治课的目标之一,学了要引导学生去做。而学生的行为实践要符合“可接受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如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学了道理后,要表现在对教师同学的态度和行动上,我们跟班主任一道…  相似文献   

8.
本课设计理念: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一、情景呈现,兴趣导入犤导入犦:大家好。我曾经向大家承诺过一件事,大家还记得是什么事吗?(给我们上课)对,我今天履行诺言来了。我可是一个守信的人。犤出示课题犦:守信履约犤师犦:我今天要跟大家一起探讨的就是这个话题。犤师犦:有同学也许会想,杨老师要给我们说大道理来了。诚实守信是大道理,但是谁敢说我们生活中不需要“诚实守信”呢?当你与朋友或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电影而久等他不…  相似文献   

9.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不能热情帮助人,是我们道德判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前不久看到一幅60年代的水彩画,讲的是少儿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非常可爱非常纯真。老慕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儿童生活,那真是个金色的年代。过去,自己对帮助的理解很简单也很天真,认为帮助总归是一桩很高尚的事儿,很少去想什么人能帮,什么事儿能帮。社会上滚打一番之后,也吃了一些苦头,开始对帮助有了一些复杂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与邓小平同志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一直是我与中央首长合影照片中最为珍贵的一张。这张八寸的黑白照片尽管已经有些泛黄了,但每当看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了解高中学生的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在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中学生世界观倾向”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我们的意见分述如下: 一、具体作法一九八六年下学期,我们根据学生比较感兴趣而又普遍存在着模糊认识的一些问题,组织高八八级哲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约30人),用两周时间,分别向自己周围的高中一二年级同学(包括本校和外校)进行调查。具体作法是:将事先搞好的调查表发给这些同学,由调查人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然后填写调查表;将该表直接交给被调查人,自己填写。调查中强调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为了消除顾虑,可不填写真实姓名。由于事前做好了动员组织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的行动式自我妨碍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活动是具有双主体性的师生间交互活动的过程。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来到课堂就是为了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这是学生课堂言行表现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他们一是追求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如自我满足、自豪等),二是避免失败所带来的消极情感(如悲伤、畏惧、屈辱等);成功会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效能感,失败则能降低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成功和失败都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反响,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由于学生在课堂表现成功与否有如此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最看重的是教师和同学对自己学习效能的评价,最害怕的是教师和同学评价自己学习效能低;而为了维护自我尊严,转移教师和同学对自己学习效能的注意力,会使用行动式自我妨碍的策略来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3.
张寅 《台声》2014,(11):89-89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海峡两岸都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一特殊的日子。当我翻看海峡两岸关于黄埔建校90周年的新闻报道时想起了我的外公。作为黄埔18期同学的他,若能看到此情此景,想必也会激动而欣慰吧。然而,我知道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去年8月22日,我的外公永远离开了我们。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但眼前还时常浮现出他在世时讲起黄埔精神时的激昂神情,耳畔似乎也回荡着他和蔼亲切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在采访过程中我想起了自己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在“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小姑娘,她说那个特殊的时代自己四十多岁的母亲在处境堪虞时竟跑去上电大拿来了一个物理专业文凭,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她那时一直没有理解为什么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母亲还要辛辛苦苦地学那个,只记得当她带领同学抄自己的家把那份证书烧掉时母亲的眼泪……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情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8,(17):52-53
过去农业时代的热情、淳厚,的确是减弱了。为此,我们不免有些怀念;另一方面,新型的人情结构又还没有完全地建,王起来。这样,人情这东西,有时的确会出现令人沮丧之处。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中学生正处于好奇的年龄。新鲜、离奇、惊险……一切都在趋于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血气方刚的我们,对什么总是跃跃欲试,单纯对待事物。好奇的年龄是我们中某些同学跃进的踏跳板,然而也是某些同学下跌的第一级台阶。一方面,人类生理成熟期的提前,给我们中学生带来了心理上青春意识的萌动;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是开放时代,知识激增,信息量大量流入,使我们中学生处在空前复杂的环境之中,由于我们中学生过渡时期,在思想与冲动不平衡,判断力与好奇心不适应时,就会出现早恋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一类的现象:某些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就会针对成绩单“苦口婆心”“、耐心”地帮助该同学分析这次失误的原因;我们还看到对某些违反纪律的同学,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让他写检查,反思自己的行为。其实这些做法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黄埔军校同学二代、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云布龙同志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每当我们看到与他的合影照片,总会想起云布龙主席的音容笑貌和对内蒙古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关怀与支持;每当我们回想起他耐心倾听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工作汇报,云布龙同志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作风和风格使我们永远难忘。云布龙同志的父亲云蔚是黄埔军校第九期骑兵科毕业生,1936年参与领导组织了著名的百灵庙暴动。1937年日寇侵袭归绥(今呼和浩特市),云蔚率蒙旗混成旅阻敌寇于城郊,后随队转移到包头、伊盟等地,御敌于黄河南岸。解放后,先后…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个"六·一",似乎每年这时我们都会想起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影视剧中、曾经陪伴自己一起成长的小主人公。他们是我们年少时最生动的记忆,所以我们即便是自己早已长大成人,也仍愿他们不会就此老去。然而,岁月划过,昔日的小童星终究也会经历成长与蜕变,他们此后的人生也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题记:初中毕业四十年了,岁月隔断了同学们彼此间的联系。经一位热心同学的苦心寻觅,终于找到了四十多位同学和三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单位和家庭地址、电话。为了留住初中这段难忘的同窗之谊,该同学决定出一本通讯集,除要求每人分别寄去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照片外,还嘱每人给通讯集写一段表达自己情感的文字。当收到部分同学团聚的照片时,这段“情感”便自然地流淌出来,流向了《时代潮》的“情感世界”,名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