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尊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自尊有内在自尊和外在自尊之分,人的内在自尊是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实现的。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自我评价实质上主要是主体对自身的社会属性作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手段,是主体不断获得自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继超 《江淮法治》2014,(10):22-22
“韩剧”、“美剧”的入袭,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许钦松委员甚至因此抛出“文化自尊受伤论”。但也有人认为,播一两部韩剧、美剧,不用大惊小怪,看艺术作品就和人吃东西似的,要经常换换口味,不必要将单纯的文艺现象拔到民族自尊的高度,这样是过于敏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刘飏 《中国司法》2001,(10):9-11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总书记又提出了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去推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总书记关于创新问题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的精典之作,通篇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确实需要我们反复学习,深刻领会。 …  相似文献   

4.
法律语言和法律表达不仅是专业学习与学术交流的工具,也是法律历史文化及其观念认知的展 现与反映。“公民”作为民事主体的法律表达,不仅与“自然人”在内涵上存在差异,而且与传统民法所崇扬的 理性、自由、人文主义精神也大异其旨。回溯“公民”表达之起源可以发现,从苏联民法到俄罗斯民法,民事主 体的立法表达经历了由“公民”向“自然人”的转变。而我国民事立法仍然充斥着“公民”之表达,这不得不 使我们思考是否应当在“公民”与“自然人”之间做出选择与取舍,以契合民法观念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义”?我们都希望自己在危难之时,有人能见义勇为。我们也希望自己可以拥有英勇的精神,能够见义勇为,救他人于危难之时。但是,在现实中,见义不为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不时会发生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既然我们希望看见见义勇为,不希望看见见义不为。那么,什么是“义”?《孟子》中说道:“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对这句话进行简单理解就是,“仁”是我们安居之家,是我们向往之地;“义”是我们“回家”的正路。我们望文生义,可以把“义”字理解成歧途中的正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11,(12):1-1
“一个微细的、瞬息即逝的期待经常可以从纯自然的环境中产生出来,然而一个强烈而持久的期待。则只能来自于法律。”这是英国法学家边沁的话。正是基于对至高无上的法律精神的信仰,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律师业并为之奋斗,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播撒正义,践行公平。  相似文献   

7.
一、所有权个人物质价值 庞德认为,个人物质利益是个人以经济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对财产的主张,即控制有形物、人的生存所依赖的自然资料等。如前所述,利益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需要”;二是“满足需要的措施”。而价值是客体(各种物的、精神的、制度的对象)能够满足主体(某人、某个阶段、某个社会或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性能。所有权,作为财产权的一种,其自身并非个人利益的“需要”之所在,它应该是“满足需要的措施”,因而是个人利益之所在。也就是说所有权于个人仅有手段性价值。那么,它是如何体现的呢?  相似文献   

8.
精神高地     
唐剑锋 《江淮法治》2012,(11):58-59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人有精神,才会充满活力,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才会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当一个人把志气、信心与行动融为一体后,才能构筑一块“精神高地”。 精神是战胜曲折坎坷、战胜困难阻力、战胜挑战挫折的巨大力量。就像一面引领人们前行的旗帜.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就像黎明前的一缕曙光。  相似文献   

9.
蔡健 《法制与社会》2010,(1):293-293
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把“民族精神”引入了法学领域,认为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民族精神”的自我演进过程。建设中国的法治社会也需要立足自身的民族特性,考虑本土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是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邹总规齐王纳谏”,说的是邹忌以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这件事所蕴涵的道理,来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读罢这则故事,笔者感触最深的是邹忌寝而思之所得出的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妥之美我者,畏我也略之美我者,欧有求于我也。”由此笔者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领导干部,就他们自身而言,也有洁身自爱的良好愿望,然而缺乏邹忌寝而思之的精神,往往对身边亲近的人陷于盲目性。有的把身边少数人的偏见当做“正见”,尚有的一』点从善之愿一遇到这些人的讽刺挖苦,便赶忙弃之一旁,成了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把身边少数人的甜言蜜…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大人物或是小人物、名人或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自尊,都希望别人瞧得起。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为自己打气鼓劲,“自己要看得起自己。”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如今“自己瞧得起自己”的人越来越多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了,胆子也变得更大了。而与之相反的是,“瞧不起别人”却成了时下一些人的通病:庸人瞧不起能人,闲着的瞧不起干着的。人与  相似文献   

12.
“虱多不痒”别解易木有句俗话说:“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其本意是指一个人欠的债大多了,又无力偿还,精神麻木了,也就不那么焦愁了。这就像一个人头上虱子大多,长期被咬,头皮变麻木了,也似乎“习惯”了,便不觉其痒了。值得一提的是,“虱多不痒”又成了另外一种...  相似文献   

13.
“律考”热逐年升温,不但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人数随之递增,而且凡参与进来的有志之士所怀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也一年胜过一年。“梦想成真”就成为了这些对维护法律尊严、捍卫司法公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宁可舍身取义的参与者的“奢望”。   社会上,固然不乏自学成才的人,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成其才的话,恐怕我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义务教育和各种高等教育将如同虚设。所以,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国家,学校、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诚然,身陷于“律考”中的学员、学生在发扬“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时,也…  相似文献   

14.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人文主义批判之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人文主义批判之精神陈景良“士志于道”本是儒学的一个悠久传统。孔子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①宋之士大夫生活于忧患之际,奋起于汉唐之后,绍先圣之道统,承陈、范之素志。②“言...  相似文献   

15.
法: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规则体系。法不是凭空产生的,法是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规则体系。这里的“人”是指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没有人,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无存在之必要,也无存在之可能;由此,法应该与人协调一致,人应该是法的主体、内容何目的,法应该  相似文献   

16.
论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效率居先———现代法的精神的价值指向”①,以此来审视我国的不起诉制度 ,与之相悖的地方很多 ,需要深入研究使之渐趋完善。一效率 ,也称为效益 ,是指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 ,即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 ,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② 任何按某种程序进行的诉讼活动从一开始便需要投入成本、支出各种费用 ,而国家从冲突的合法解决中所获得的效益却未必都能实现最大化。因此法律经济分析者认为 ,法律程序完全可以根据效益分析的方式确定其合理性 ,即可以以“交易成本”“投入产出”等经济范畴来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7.
“姿态”论     
“姿态”是中性词,无须去褒去贬。一般地说,仅仅指一个人的姿势、情态。但有些时候,特别是眼下,刻意练姿态的人多了起来。当然,有人也可以说这是“工作需要”,是“文明化”、“规范化”以及什么什么“化”的需要。这话也许有一点道理,连“姿态”都不正规,不正经,或是俗里俗气、  相似文献   

18.
人格权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法中的人与人格是一种关于身份的理论,在法国民法典中也没有人格权的规定。人格权是伦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并随着民法在技术上的成熟而在德国民法典中最终确立的,康德的人格主义伦理学构成了德国民法典的精神基础。精神基础与制度基础的分离使得人格权进入法典面临诸多技术上的障碍。人格权的伦理内涵在于人的尊严,人格权的客体是“人的伦理价值”,人格权中的人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具有伦理上的人格。人具有尊严,作为一个定言命令是相互的,人格权之侵权责任的实质也源于“尊重”。  相似文献   

19.
边沁说:“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这多少让人感受到法律原来也可以温情脉脉。然而,联想起社会上沉渣泛起的泛刑化思潮,似乎又让人觉得严刑峻法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早一段时间,曾有媒体报道,某地数百群众眼看女孩落水却无人施救,当时就有人鼓噪要设立所谓的“见死不救罪”。  相似文献   

20.
潘亮 《政府法制》2013,(30):43-43
奥朗德出任法国总统以来,如何称呼尚未与其成婚的女友瓦莱丽是对各国外交礼仪的考验。其实法国人心中的“共和国第一夫人”只有一个,她就是玛丽安娜。这是一个虚构形象,已伴随“法兰西共和国”两百多年,象征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是绝对的“第一夫人”。她的铜像矗立在巴黎的共和广场及民族广场中央,代表着“共和的胜利”。玛丽安娜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虚拟第一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