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不断增强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创造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提出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一项长期方针在全党明确下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把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  相似文献   

2.
许晓桃 《政策》2005,(7):32-3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充分彰显了创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东平 《政策》2005,(8):36-36,3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紧密联系的。和谐社会一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增强创造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就必须努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4.
建设“平安浙江“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浙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处于顺和、协调、稳定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二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三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四是社会稳定有序。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的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平安浙江”是构建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应当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就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决定”的有关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这一内容表明,实现全社会的充分就业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要善于引导和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改革和发展的创新实践。要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创造主体的素质关注人、尊重人、重视人。必须发挥人的积…  相似文献   

9.
王焕亮 《新东方》2007,(3):39-41
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关系协调与增长系统,包括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人的人态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心态和谐。这三大和谐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1]。作为各项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要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发挥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功能,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一个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是一个从过分注重秩序、效率到秩序与自由、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社会,而这一理念必然对公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公安工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等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切入点不断提高自身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一时间,“和谐”旋律响彻神州大地,“和谐”建设沸腾大江南北。在浙江,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相融,注重经济社会的和谐互动,注重各类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如今,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文明、平安、和谐的浙江巨轮,再次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迎风畅航。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性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升华。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21世纪前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任务是:“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3.
提炼公安精神 打造和谐警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勇华 《公安教育》2006,(12):14-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核心任务。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主旨目标,是各项领域工作开展的一个指导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是一个从过分注重秩序、效率到秩序与自由、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社会。这一理念必然对公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公安工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等新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契入点不断提高自身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翁卫军 《今日浙江》2004,(21):24-2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问题的全新认识。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结构加快转换、体制加快转轨、社会加快转型时期,这既是我们的加速发展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们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党在新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创建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而且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就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法制化程度高的和谐社会。要建设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方针,是我党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成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党的十…  相似文献   

17.
毛荣志 《新重庆》2007,(10):10-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激发社会活力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在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增强构建和谐重庆的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全市人民群众构建和谐重庆的创造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06,(3):19-2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这也就是说,充满活力,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条件,也是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许克振 《政策》2007,(5):29-31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如何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呢?那就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四个能力”、“两个水平”,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