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司法的指针,是对我国先前刑事政策的发展与创新,是对“严打”刑事政策进行理性反思的成果;“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理论有天然的契合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法治的灵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司法保障。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执法的重要部门。在执法活动中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当前公安工作中。由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面临着重刑主义的司法理念阻碍、宽严相济具体措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统一的“宽”“严”标准。从而导致操作困难。应以严格执法为着力点,以此推动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并非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简单延续而是一项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理念基础是刑法的谦抑性,时代背景是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贯彻该政策应当进一步推进刑事和解制度,推广社会矫正制度,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建设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项全新的刑事政策,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定位,有助于在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不仅是我国法治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也是通过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对于和谐社会构建与刑事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蕴涵丰富而深邃的基本内涵、坚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必须自觉贯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努力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基于对犯罪的科学认识,是充分认识到刑法的功能,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政治理念的呼应,这三方面都与权利恢复制度具有相通之处。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对我国具体适用权利恢复制度进行“度”的考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又要将各种不和谐因素消除。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旨在将"宽松"政策和"严打"政策相结合,既注重"宽",又强调"严",更要求"宽"、"严"相济,"宽"与"严"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追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通过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历史发展作出回顾,然后从"宽"、"严"和"济"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语义学上的分析,从而揭示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涵义,再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宽严标准进行阐述,最后指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宽严相济是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安机关中的运用,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高效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有效途径对于全面开展法律监督,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仅在立法上有所体现,而且在司法层面也应得到体现。检察环节的各项办案工作都应当审时度势,把执行刑事政策与依法办案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现象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正确对待犯罪的青少年,怎样感化、引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是司法工作人员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刑事审判中,要以法官为主导,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通过个案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使“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提出的,公安工作中的侦查执法活动是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安工作必须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政策。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内涵,转变执法指导思想,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将"宽严相济"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遏制、减少犯罪,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检察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终体现在检察机关的办案方式上.本文从批捕环节就逮捕条件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学者们对其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主张宽严并举,有的主张以宽济严。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来看,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应当全面解读,其所包含的科学内涵应是全面而完整的,既包括“从宽”,也不排斥“从严”。人身危险性是刑事实证学派的理论核心,重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在犯罪及其处罚中的作用。它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在定罪、量刑和行刑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也相继出台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被认为是根据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适用法律人人平等的原则确定的准确惩罚犯罪的刑事政策,将成为当前乃至今后较为长期的一个阶段指导国家运用刑罚及相关措施惩罚和预防犯罪的基本策略和方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建国初期以打击贩毒为重点,严厉惩办与改造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毒品犯罪实施“严打”政策,主张“从快从重”打击毒品犯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我国开始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的同时,也要坚持审时度势,慎用死刑,注重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以犯罪和犯罪人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罪责刑相适应、处罚目的等原则为依据而提出的,这种刑事政策思想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文阐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赋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丰富的内涵,论述了贯彻落实这一刑事政策的立法、司法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刑事政策是一定国家、社会对犯罪行为、犯罪现象回应的集中体现,其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要的统率和指导作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标志着我国在经历了长期的全面高压态势、严打政策之后,在社会转型期新的形势下,对于刑事政策的理性回归。但是,根据应然刑事政策和实然刑事政策的理论,当前提出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仅仅是在国家对社会发展以及犯罪这一具体社会现象深刻认识基础上作出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科学判断,是应然刑事政策的一种。众所周知,“应然并不必然引发实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在相应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具体机制的建立、转变和完善中得以完成由应然刑事政策向实然刑事政策的现实过渡。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公诉权是国家打击、惩戒犯罪和实施审判监督的重要司法环节,如何在公诉部门行使公诉权过程中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该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机关的刑事办案活动中实现,必须正确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一方面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实现宽严相济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必须围绕办案活动能动地开展必要的社会工作,实现办案的社会效果,进而实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刑事政策是刑法的核心和灵魂,刑事司法政策是刑事政策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国家控制犯罪目标的有效实现。职务犯罪中的刑事司法政策根植于我国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总体框架之中。基于对我国职务犯罪形势的基本判断,在相当时期内职务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应“以严为主,辅之以宽”,且应避免从严过度、不依法从严和无节制擅法宽大的错误倾向,做到严格依法办案,公正文明高效执法,努力实现对职务犯罪的有效控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当下的基本刑事政策,其多维度的指向隐含了多元价值。在和谐社会语境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定位应为宽严并用、宽优于严,而促进社会和谐就成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