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1989,(4)
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国际形势明显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两大潮流。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上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拟就亚太地区发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益加深的相互依存为这个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条件。这个地区各国间存在着各种政治经济矛盾,但是,发展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在增加。中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地位日益重要,希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亚太地区各国合作,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今年第二季度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了题为《亚洲经济的合作、机会与挑战》的年度报告,主要就亚洲区域合作的现状、成果和前景等作了分析,摘介如下: 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亚太发展中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据此,亚太地区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区域合作组织,如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南亚区域合作组织(SAARC),还有许许多多的“成长三角”。这些区域合作开拓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而且是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具有经济发展活力的亚太地区中的东盟将亚太地区视为世界上经济搞得最为成功和最具有经济发展动力的集团已是当前的通论。六个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组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很杰出的组成部分,亚太地区还包括有:日本,中国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即南朝鲜、台湾与香港)。  相似文献   

5.
<正>《远东问题》是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办并发行的社会-政治研究类学术杂志。杂志的俄语版为双月刊,英语版为季刊(英语版杂志名为《Far Eastern Affairs》)。杂志创刊于1972年3月。《远东问题》为大量俄罗斯及外国读者提供了了解亚太地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机会。同时也让读者能够及时追踪亚太地区多边、双边关系,以及国际合作的发展动态。亚太地区是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充满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集中了世界  相似文献   

6.
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是国际区域合作的两大根本支柱。国际经济合作,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组合。这种流动和组合具有不可抗拒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济要素的互补性,是由各国家和地区在资金、技术、资源、劳动力、产品和市场等方面的差别决定的。亚太地区各国在经济要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和不足。这种经济要素的互补性是发展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可以使亚太地区各国在经济合作中得到比较利益。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正在崛起,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能源的支撑。然而除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7.
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贸易往来、资本交流、技术合作更趋活跃,展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是这一地区的一个“经济大国”,又处于新的历史变革时期,因此,对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亚太经济出现了令人注目的稳定、持续、高速增长,从而使这一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广义的亚太地区包括西太平洋诸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沿海、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等国,狭义的亚太地区就是东亚、东南亚地区。通常讲的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地区是指狭义的亚太地区,即包括日本、中国、“四小龙”、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要考虑世纪之交的亚太经济,必须首先考虑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的亚太外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继续实行务实、平衡的亚太政策。面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俄罗斯积极开展亚太地区外交活动。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邻国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与中印的战略伙伴关系,广泛参加亚太地区事务,开展多边对话与合作。俄罗斯积极推动国际金融结构和货币体系改革,扩大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对话与合作,以及亚太地区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关系,促进了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俄罗斯大国外交开拓亚太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0.
俄中两国的经济及投资关系极度不平衡 作为中俄关系资深专家、俄罗斯原驻华大使、俄罗斯联邦上院议员罗高寿指出:尽管中国是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第三大合作伙伴,也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但在俄罗斯境内实施的长期经济投资合作已不符合俄中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进一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关系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即次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环黄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东北亚经济圈”、“东亚经济圈”等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思想不断被提出,并成为亚太地区各国政府、经济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些构想已付诸实施,有力地促进了  相似文献   

12.
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为在本地区发展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本地区各国的看法渐趋一致,加强经济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到90年代中期在本地区可望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式的松散的经济合作组织。此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经济大国是否真正按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行事。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本文指包括日本、“四小”、东盟和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欧、美快一倍以上,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它仍是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和增长最快的地区,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90年代,亚太经济将继续保持过去十年中出现的三个重大发展趋势,这些趋势的不断发展将对世界经济发生更大的积极作用。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经济的重心将进一步向亚太地区发生倾斜。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与欧洲及其他地区相较,亚太地区相对稳定,出现了战后4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较好的政治形势,经济上更成了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发展趋势如何?本文试作如下分析。一亚太地区出现相对稳定的局势是与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引人注目,这个地区以日、美两大庞大经济力量和已迎来“产业革命”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这三极为中心,正在成为世界经济中具有广阔新开拓地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正在支持着这个地区的贸易与投资的扩大循环机能,这种机能不仅存在于两个国家双边的关系之中,也广泛地存在于亚洲地区,甚至亚太地区之中。  相似文献   

16.
APEC成立于1989年11月,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8年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已逐渐成为其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拟就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历程,现实基础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一、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历程(一)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探索阶段(1989-1993年)早在60年代后期,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就开始酝酿。由于亚太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所以区域经济合作一直进展缓慢。进入8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出现了明显的缓和趋势,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日…  相似文献   

17.
中美两国是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国家,对亚太地区新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一些中外学者认为,受中美互动影响,未来亚太新格局有可能呈现新冷战格局、二元格局、陆海分治、共同领导、协调合作、中美共治六大趋势。由于中美在亚太经济、安全等领域各具优势且两国利益相互交织,中美协调合作将最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新格局的未来趋向。中美互动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形成何种亚太新格局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在中美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彼此的利益,适当采用议题联系战略,对于中美关系平衡十分关键,中美协调合作的亚太新格局将在中美理性互动中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中国在跨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亚太地区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已经和将要成为世界上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增长最快和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有人预言,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从本世纪末的世界形势来看,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落,欧洲由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虽然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苏联的解体及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社会上的动荡,经济上的倒退下降,使整个欧洲经济很不景气。唯有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称为东亚地区)处于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19.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个区域性广、成员国间差别大、合作潜力深的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体,韩国是其贸易、投资议长国。韩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战略是重振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坚持中间立场、积极谋求多边经济合作、调整同美日的关系、实现朝鲜半岛统一。  相似文献   

20.
李淑娟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4):54-63,76
本文主要考察了新世纪以来拉美国家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近10年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在逐步加深,而拉美与亚太之间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是这种变化的最好例证。在拉美的对外经贸关系中,美国的地位在下降,亚太地区则有了大幅提升,尽管其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中国是拉美国家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鉴于拉美在中国经济和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应进一步增大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对话空间,推动双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