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反垄断法》刚刚出台,很多问题值得探索,其中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是一个较大的课题。虽然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在各国的争议颇大,但我国已经在第二条表明了态度,结合反垄断法本身的特性,尤其是我国反垄断法的特殊性,其域外适用应当审慎而更具操作性。在实践方面更需要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垄断案件的管辖权确定,然而在确定管辖权之后对涉外垄断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却鲜有人论及。本文以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适用为视角,从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与涉外垄断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反垄断法的特性,揭示了相比一般涉外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反垄断法域外适用中的损害赔偿问题所展现出的独特性,并对我国《反垄断法》中的相关制度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会因此而放慢脚步。我国必须确立《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制度,并且应该积极的促进双边、区域内合作机制,致力于国际反垄断统一立法的制定,后者才是最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谢尔曼法》域外适用问题一直是各国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自2005年以来,我国维C生产企业在美国遭受反垄断诉讼,历经2006年和2008年两次庭审裁决,美国纽约东区法院均否决我方所提出的以"礼让"作为主要抗辩理由的诉讼请求,目前该案仍在继续。透过对《谢尔曼法》域外适用中"礼让"现象与规则的考察,对我国"维生素C案"的下一步应诉提出了诉讼战略与我国政府外围行动两个方面的构想。同时,在应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宏观进路上,设计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运行的大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200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第二条的内容说明了我国反垄断法具有域外适用的效力。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产生的原因和现况进行概述,指出现阶段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对于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实现在对外开放中更好地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的目的,促进国际社会经济交往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仲春 《政法论丛》2009,(3):54-60
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确立了建立在效果原则基础上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效果原则确立了国家管辖权行使的法律前提,但容易带来法律冲突。我国应不断完善反垄断执法程序,将效果原则与合理原则配合使用,积极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开展反垄断执法合作,并不断深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的域外适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中起  刘鹏 《法学杂志》2006,27(1):63-65
在反垄断域外适用的理论原则中,效果原则、履行地原则、单一经济体原则各有利弊。我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外资并购反垄断域外适用的规定过于粗糙。本文按照审查阶段对其进行了解释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的城外适用是有其理论基础的,"两拓"并购案促使我们有必要分析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依据及可行性,从而对我国适用反垄断法以规制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探讨,进而督促我们更好地反思和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扩大,国际私法的调整范围突破了传统的民事关系,开始调整具有"准公法"性质的国际经济关系。基于对一国经济立法的公法性质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各国经济立法域外适用的各种理论,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第2条的规定,指出我国反垄断法有关域外适用原则的缺陷,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是对国外发生但是对国内市场产生限制、排除竞争影响的垄断行为适用国内反垄断法的制度。反垄断法域外管辖主要集中在国际卡特尔以及跨国并购领域,其本质是要通过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来规制跨越国界的垄断行为,维护国内市场的竞争秩序以及国家利益。反垄断法在实施域外管辖过程中会引起法律适用冲突。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主要国家达成了反垄断双边合作模式。我国应该与相关国家签署反垄断双边合作协议,采取适合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垄断法域外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新视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认为,就发展规模经济而言,我国反垄断立法应恰当地把握其中的“度”,并适用“合理原则”。同时,作者提出我国反垄断法应有域外效力,并分析了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领域。作者还主张我国应设立国家反垄断委员会,作为反垄断法的专门执行机构,以更有力地保证反垄断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2.
制药巨头辉瑞惠氏合并案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商务部有条件放行是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从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概念入手,回顾美国反垄断法的适用原则,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制度已成为各国立法的普遍趋势。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域外适用原则的改进、适用冲突的避免和缓解以及适用合作等方面,而我国的研究则多侧重于与国际接轨问题上,对本国利益的保护的思考相对欠缺,因此,构建我国相对完善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提出了反垄断国际化的要求,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成为适应这种要求的重要手段。效果原则是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重要原则,能最大程度地主张国家利益,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处于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维护国家利益,我国也应当确立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效果原则,并不断对之加以具体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更有效地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以反垄断法为代表的国家经济管制性立法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域外适用的情形。从国际法上国家管辖权理论出发,以美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实践为基础,分析美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管辖权依据及其发展演变历程。认为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依据首先在于一国对于纳入规制范围的经济行为可以成立立法管辖权。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及其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法作为国内法,其立法目的在于反限制竞争、反垄断。其效力范围限定于该国主权管辖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但是,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的往来与发展,特别是跨国经营活动的增加,使得反垄断法在适用范围上有了扩大的趋势,出现了域外适用问题。尽管目前我国的反垄断法还没有出台,但研究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问题,对于全面了解西方国家反垄断法的总体内容,制定我国的反垄断法,并尽可能使其在立法上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一、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所谓适用范围,是指法律规范效力所及的时间。空间和主体的范…  相似文献   

17.
近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在商务部的禁止令中落下帷幕。分析此案的性质,不难看出,这是我国《反垄断法》中域外适用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性步骤。本文在比较国内外相对成熟的域外适用制度及其立法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在这一制度上还存在缺陷,并在综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8.
徐原 《法制与经济》2009,(9):72-72,79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是整个反垄断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反垄断法主体的禁止制度相互配合,共同担当着维护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任。我国出台的《反垄断法》虽然没有明确使用“适用除外”这一概念,但法典中有适用除外的个别条款,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反垄断法》己经初步确立了适用除外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蕊卿 《法制与社会》2013,(35):237-239
《反垄断法》第七条建立了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或豁免制度。本文通过比较适用除外与豁免制度的异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反垄断法》第七条的性质,得出了该条款属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这一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域外适用制度是全球反垄断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难点。美国和欧盟对域外适用制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完善,在效果原则基础上形成了合理管辖原则。而目前备受关注的两拓合资案,从法律依据、域外调查等诸多方面给我国的反垄断执法带来了考验。从完善我国反垄断执法的角度来看,细化域外适用的条件,加强域外适用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等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