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江泽民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对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邃的理论思考和新的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2.
充分重视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一直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群众路线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我党领导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邓小平同志继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指出一方面要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方面要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充分重视和尊重群众的创造性,成了邓小平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通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学习并实践邓小平的反腐辩证法王兆铮邓小平同志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始终坚持彻底的唯物辩证法,他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极具透彻地剖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诸矛盾,从而提出实事求是的对策。在新时期反腐败问题上,他阐发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同志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典范。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他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精神,对于我们贯彻十五大精神,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具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政策评价思想,是其政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不搞争论"又是邓小平政策评价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评价和判断各项政策"不搞争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由敢试敢闯、允许看、不争论、让事实说话四个方面共同构成的思想体系,其实质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7.
求实的改革态度─—学习《邓选》体会王丽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邓小平同志改革理论确立的思想基础,也是邓小平一贯坚持和提倡的改革态度。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中国要走怎样的一条改革之路?这是与党与民命运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以实践为基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点体会王兴嘉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时,始终坚持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尊重实践,树立实践权威,注意总结实践经验,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芳  孙萍 《西部社会》2002,(4):23-23,3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凝聚着时代精神和全党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眼光,展示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这篇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相似文献   

10.
王红星 《前沿》2006,2(11):21-23
邓小平是我党历史上一位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领导人。他经过长期思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原则和方法:解放思想、发扬民主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发展理论、锐意改革是创新的首要任务,不争论、敢试敢闯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检验创新的根本标准。他的这些创新思想对现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段精辟的论述,深刻阐明了邓小平同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崇高政治品格,揭示了他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  相似文献   

12.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邓小平的实践观张洪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其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体现新的时代精神。邓小平同志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13.
万斌  ;王学川 《求索》2008,(4):201-204
历史创造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其实质就是社会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指的是主体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有意识地从中进行选择。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要以选择性为条件并通过后者实现出来,而后者则要以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为根据并在其制约中运行。历史创造活动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的自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历史创造活动也是尊重群众和尊重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把握它,一是要正确理解尊重群众,二是要正确理解尊重群众与尊重实践在理论上的一致性,三是要正确理解主体在实际活动中是如何实现二者结合的。  相似文献   

1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品质,是《江泽民文选》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的“两手抓”思想王九元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对于全面系统地掌握邓小平同志思的科学体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丰富内容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  相似文献   

16.
实践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居重要地位,它也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实践,并形成了自己的实践风格。关于实践问题,他留下了大量讲话,并对某些问题作了理论阐述,形成了邓小平的实践理论。邓小平的实践理论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和现代活动方...  相似文献   

17.
试论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郑树义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中共中央制定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在推进改革开放、实施℃涉走”发展战略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根据党和人民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包括...  相似文献   

18.
历史实践主体与历史价值主体的统一——邓小平人民观的理论特色蔺淑英人民观是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继往开来,形成了自已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观,即将人民群众看成是历史实践主体与历史价值主体的统一。研究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对于...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通篇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讲话高层建瓴、气势磅礴、呐涵丰富、思想深刻,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党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纲领、党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先进性作了新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下面我就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从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角度,谈三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永远高举群众路线的光辉旗帜学习邓小平尊重群众、引导群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冯子标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所坚持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