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纠纷的日益增多且得不到及时解决正在使农村成为社会矛盾和冲突较为集中的地方。村民小组是土地纠纷爆发的集中地,而村民小组长在处理土地纠纷时的行为逻辑自然成为左右事态发展的关键。在浙北L村,当村民小组与不同冲突主体间产生土地纠纷时,村民小组长会生成完全不同的行为逻辑。对这些行为逻辑及其成因进行探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淮》2011,(9)
2010年10月28日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省农村按照新修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依法开展第七届村民委员会选举,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村民委员会。从这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出现的问题看,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努力提高村民委员会选举质量,进而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民主政洽建设,维护农村稳定,仍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15日,中国村民自治展示中心落成仪式在广西宜州市隆重举行。30年前,河池宜州市合寨村村民投票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实行村民自治,开创了村民自治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求实》2021,(6)
作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村民小组在后税费时代的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仍有可能发挥其重要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潜力。与村民小组在组织关系和权限上隶属行政村、村民自治基本上由行政村决定的"村强组弱"不同,"组强村弱"的乡村基层治理结构意味着村民小组在资源下乡和各种制度建设过程中相较于行政村一级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空间,而行政村一级既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源,又缺乏可用的经济资源。在"组强村弱"治理结构之下,村民小组长如何实现村民与村干部的有效联结,将深刻影响村民小组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具体功能的发挥。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的工作能力,是影响村民小组长与村民、村干部在治理实践中所处关系形态的关键变量,而这种关系形态又直接决定村民小组的村治定位。  相似文献   

6.
《江淮》2011,(9)
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组成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共7至11人组成,具体人数由乡(镇)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机构确定。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出缺的应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由农民首创,在人民公社解体过程中兴起,在撤社建乡之后大规模发展而来。这一民主政治建设,在兴起之初即被党和政府所充分肯定,并逐步纳入国家法制建设的轨道。宪法赋予了村民委员会应有的法律地位;国家立法与授权立法主体由起草、审议、修改到通过,完成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工作;地方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并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了试行法实施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完成了实施性的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8.
何阳  高小平 《求实》2022,(4):82-95+112
以村民委员会选举为实践形式的选举民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选民结构决定着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结果和选举绩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选民结构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呈现出具有选举资格人员在数量上远超参与有效投票人员的现象,且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是否“在场”等维度上具有多重特征。选民结构主要缘于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形成的过滤机制,通过动力、信息、成本和村民选举委员会干预等过滤网对具有选举资格人员展开了层层过滤。要引导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选民结构理性回归,以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过滤机制为突破口,拆解动力、信息、成本和村民选举委员会干预这四层过滤网,增强村民参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内生动力,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信息公开发布机制,降低参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各种成本,并强化对村民选举委员会行为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本刊编辑部 《先锋队》2011,(19):20-24,1
如何做好新一轮农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刊推出《〈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政策问答》,旨在为即将开始的第九届村民委员会选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期,全省第八届村(居)委会换扁选举试点工作启动,我省现有村(居)委会4万多个,今冬明春将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指出,选举工作要把握好推选成立选委会、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确定、正式选举以及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推选等五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1.
卢蓉 《廉政瞭望》2014,(14):75-75
王某,中共党员,村民小组长 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王某代收两名村民超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3000元,未上缴;2009年5月,在村上征地撤迁工作中,收受开发商2000元“辛苦费”。  相似文献   

12.
当前,村民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由于受到利益、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法制意识和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村民作用并未能充分发挥。因此,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配套规章制度,从而为村民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条题为“陆丰农民愿出100万诚征‘清官’讨土地”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帖子说,1996年以来,广东陆丰市东海镇炎龙村委会高厝村近半土地被高镰和高锦龙两任村民小组长卖掉,村民至今没有拿到一分钱土地补偿费。有关部门虽作出处罚决定,但迟迟未能执行。  相似文献   

14.
永善县把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的作用等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改革和完善村“两委”民主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民主参与机制。全面推行《党小组长、党员致富能手和村民小组长列席村“两委”会议制度》,做到工作上先让他们知晓,决策上先让他们参与,民情先向他们收集,切实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施政行为。二是建立民主听证机制。全面推行《党小组长、党员致富能手、农村党员代表和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听证制度》,对村内重大事项优先听取他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3,(8):49-49
<正>村"三委"换届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涉及许多复杂、具体的问题。结合以往这方面工作的实际,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一、回避问题1、村民选举委员会是主持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惟一合法机构,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之间不得有近亲属关系。2、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规对选举操作程序的规定更加严格规范了,但实际操作中,在村民选举委员会选举、选民资格认定、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产生、投票、选举违法认定和违法责任等方面,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使之更适应基层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级治理中具有领导地位和作用。但是从目前一些地方看,对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误识:一种是“代替论”。认为“既然实行村民自治就应该是村民选举的村民委员会说了算,党支部管管自己的党务”就可以了。另一种是“代表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村委会行政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这样也宣告了颁布了于1987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已完成了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十多年来 ,我国的村民自治在党、国家和农民群众的互动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并有力地推动了停滞多年的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但同时村民自治的运作与理想状态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自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矛盾。这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村委会的许多行为方式带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 ,与自身的自治性质产生了矛盾 ,在一定时期还表现得相…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正确界定农村村民小组长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村民小组长,在过去“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期间,被称为“生产小队长”,他们管理着一个一、对村民小组长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认识生产队几十户人家的吃喝拉撒和上百亩农田的耕种,曾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和稳定农村社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实行农…  相似文献   

20.
王德胜 《实践》2014,(2):21-22
<正>为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村民自治、基层民主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在实践中仍然困难重重。通辽市的一份调查分析显示,通辽市近年来的信访案件多数来自嘎查村。其诉求的事项主要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