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从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中得到巨大的利益。自18世纪初开始已经持续发展了整整3个世纪的现代经济.主要同西方资本主义相联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起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战后的第二个增长期。从国内生产总值看.经合组织成员1980年共计76,203,520亿,1994年达到200168990亿美元.1996年为2202607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0,(13):14-15
一、“中国奇迹”之源的各种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增长率.经济总量居世界位置已从1978年的第11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高科技工业占工业产值的15%以上.以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3.
晚清:一个屡遭侵略的经济大国 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说法,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人口的22.9%增长到36.6%。  相似文献   

4.
唐烨 《新湘评论》2010,(2):57-59
刚刚谢幕的2009年全球经济,犹如一部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美国好莱坞大片—— 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经济悲剧: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如雪崩般地直坠最深谷,各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推出经济刺激政策以挽救危机之后,部分国家因此出现了主权信用危机的严峻局面:我们也见证了太多的经济奇迹:在全球刺激性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在2009年第三季度止住了持续一年多的经济萎缩,实现了2.8%的增长,而中国则在2009年第二季度触底回升,并在第三季度实现了8.9%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唐烨 《学习导报》2010,(2):57-59
刚刚谢幕的2009年全球经济,犹如一部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美国好莱坞大片—— 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经济悲剧: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如雪崩般地直坠最深谷,各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推出经济刺激政策以挽救危机之后,部分国家因此出现了主权信用危机的严峻局面:我们也见证了太多的经济奇迹:在全球刺激性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在2009年第三季度止住了持续一年多的经济萎缩,实现了2.8%的增长,而中国则在2009年第二季度触底回升,并在第三季度实现了8.9%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刘涛 《学习月刊》2010,(11):47-47,53
一、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美国推手 为了在即将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前营造一个相对融洽的气氛.美国政府近来也“顾全大局”暂时搁置了对人民币升值的直接敲打。但对于中国而言.这绝不意味着来自外部的压力就显著降低了。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10月,雷曼兄弟倒闭后的全球救市,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从最初各国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到现在的欧债危机,整个世界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美国,无论是评级机构.还是媒体、院校,有一种“唱空中国”的论调,认为我国经济很快就要硬着陆了:  相似文献   

8.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  相似文献   

9.
李江宁 《党史文苑》2014,(12):54-56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成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快速推进的时期。2003年前后各级体改委撤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出现转变.改革速度有所放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标志着改革形成了新的共识.并有望成为强大的改革推动者。  相似文献   

10.
罗莉 《学习月刊》2012,(4):109-110
一、人口老龄化与“银发经济”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早在199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10%.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整个21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11.
沈刚 《学习月刊》2010,(5):9-10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正在汇总完善中.将在今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后再实施。1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中部和东北地区座谈会上指出.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社会建设、着力保护资源环境、着力加快体制改革和着力提升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第三次农村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与当代》2005,(11):59-60
王世玲在10月13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上介绍: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课题.一个全面的农村政策新体系正在浮出水面。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未来5到20年中国农村政策的目标,将是中央抓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马晓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7,(2):32-32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以及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专家考证,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一般为80至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知识更新速度为5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农业经济时代,一个人7-14岁时在宗教寺院和私人学堂里接受教育就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一般从6-22岁接受正规教育,基本上也够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习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只有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才能培养成完善的人,才不会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当今社会,谁掌握了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邓伟志 《求贤》2010,(3):29-29
最近报刊上,就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交谈中.说到中国历史上不少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有跳出“兴亡周期率”的“率”字.展开了争论。我这里说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常丽君 《党建文汇》2013,(12):40-40
国际TOP500组织近日公布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的“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轻松登上榜首。美国专家预测.在一年时间内,“天河二号”还会是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基本完成转型.平均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提高到目前的74.8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进入“高度老龄化”的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近年逐渐引起围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说法.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  相似文献   

19.
曾有人把1930年通过并实施的《斯姆特一霍利》法案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这个法案在经济萧条席卷全球的关键时刻大幅度提高关税,最终导致全球关税大战.让经济危机周期大大延长.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给本已动荡的国际局势又添了把随时着火的干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层面,同时也将对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