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廉政体检"为考察干部德才表现架起了"探测器"。通过各种渠道考察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是落实党的干部路线和选人用人标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12)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修订是新时期党对干部选任工作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真正把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树德,选才用人之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追根溯源就是"德"的迷失。在干部选任中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必须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3.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1):8
干部提拔先要来个"廉政体检"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甑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标准的基本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要多部门联动,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干部进行"廉政体检",作出负责任的结论,为科学选人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廉政体检"为考察干部德才表现架起了  相似文献   

5.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既是干部工作的标准和导向,又是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众所周知,干部的选拔任用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具体体现,是从政环境的导向。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地方发展,关系党的事业兴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复杂因素的作用,我们的干部选拔工作存在唯年轻是选、唯学历是选、唯"绩"是选、唯选票是选、唯金钱是选、唯"关系"是选等极为突出的问题。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必须严格坚持按照习近平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选拔干部;着力秉持高度的公心和责任心选干部;切实以长期、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为基础选干部;在高度重视操作层面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前提下选干部。  相似文献   

7.
正唐山市丰南区将干部考察作为选人用人重要环节,不断完善方式方法,全方位多角度考察识别干部,力求把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日常考察见"底色"。丰南区注重在干部日常考核和监督管理工作中了解掌握干部情况,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探索建立了以一项目标任务清单、一本平时考核手册、一个丰南考评网、一份督导问询函、一次分析研判会为抓手,以"干事清单化、全程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创新推出“娘家来人了”干部考察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近距离调研考察,考准考实干部,切实掌握班子和干部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把真正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常态化、近距离调研考察近一年,张家港市委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冯鹏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以“娘家人”的身份到市里面的相关板块、机关企事业单位去“走亲戚”。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党的干部方针和用人原则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近20年来干部选拔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准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辩证关系,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就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知人善任的工作水平,拓宽选人用人的标准和视野,更好地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用"三个代表"思想选好人、用好人,需要组织部门转变观念,对传统选拔干部方法进行改革,在原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基础上,把公开推荐、考试、考察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定性、定量考核分析,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干部情况,探索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用人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正处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敢担当"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选正气的干部,让能干者有舞台选什么样的人、从哪里选人、怎么选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更是净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仲祖文 《党建》2011,(10):33-33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  相似文献   

12.
当值换届之际,正确考察干部对于选好用好干部至关重要。只有将考察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换出风清气正的好风气,才能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考察干部,就是要把干部还原本相。不可否认,官场上存在着一些"高级化妆师",这类官员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3,(7):56-57
<正>公正选人顺民意,量才用人得民心。长白县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格纪律不放松,积极探索"为发展配备干部"的导向机制、"靠制度选  相似文献   

14.
张健 《先锋队》2013,(19):18
组织部部长担负着为党的事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等重要职责。如何选人识人,考验着一位组织部长的眼光和能力。看干部的"德",既要看政德,更要看私德。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德,要准确把握私德与政德间的辩证关系,强化对干部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道德的考核,由集中考察向日常考察延伸,由听取本单位干部职工反映向搜集社会反映延伸,由考察上  相似文献   

15.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7,(22):20-20
海源县在乡镇人大换届考察工作中注重在"人"字上做文章。围绕德才兼备,在"选好人"上做文章。一是注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能力突出、实绩优秀、干部群众认可的"好"干部"能上"、"有位"。二是注重推荐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让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干部尽  相似文献   

16.
正干部工作的核心任务是选准用好干部,而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是对干部进行客观真实的考察。建立一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职责明晰的考察责任机制,对全面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干部考察责任制概念的界定和建立干部考察责任制的目的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是指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对实施考察单位、考察组及其成员、提供情况单位和人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考核干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切实克服凭个人好恶、感觉和经验评价干部的弊端,获得对干部真实、客观、准确的认识。为此,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采取全方位、立体式的方法考察了解干部。任何现象都存在于大量的客观实践之中。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就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增大考核干部中的信息量是关键。一是要拉大考核的时空跨度。人是社会的人,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其思想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行为无不同社会相联系。因此,考察了解干部…  相似文献   

18.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考察对象人选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即实行干部差额考察。这是在新形势下拓宽选人视野,减少用人失察,提高干部选拔质量的一项有效途径,对于选准用好干部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不容忽视的现象,这就是在干部考察环节上,反映考察对象的优点和成绩时,列出一二三,有理有据;反映缺点和不足则轻描淡写,含糊其辞。这样,往往对组织部门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带来影响,甚至会造成对干部考察失真,影响党委客观公正地提拔使用干部。因此,切实改进干部考察方法,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是认真贯彻《条例》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求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考察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是识人用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把好考察关,对于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的考察方法目前,干部考察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考察的范围相对狭窄,对考察对象工作圈外的情况了解不够;考察的标准比较笼统,受考评者主观影响较大,缺乏一定的客观可比性;考察的方法比较简单,随意性较大;考察材料表述公式化、概念化,不能准确反映干部的德才和个性特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