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李约瑟之谜”,姚晓维先生在《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4期发表的“‘李约瑟之谜’的寻租理论剖析”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运用寻租理论“为解释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也觉得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姚文令笔者想起了《中国青年报》(2001年5月6日)登载的一段话: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停留在经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毕升故里在英山──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墓考马民权活字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其发明家毕升属何处人氏?各种文史资料均无确切记载,已成千年之谜。据《辞海》、《辞源》载:毕升,北宋人,业锻。,生年不详,年于公元1051年前后,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3.
高王凌 《同舟共进》2011,(12):53-54
一时沸沸扬扬的“毛罗对话”——1957年7月,罗稷南在上海询问毛泽东:“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毛答:“鲁迅么,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有了黄宗英的“亲聆”之后(《炎黄春秋》2002年第12期,可贵的是还配有一张现场照片),从一个史家的角度看,已经可以“定案”了。但若从史学的角度看,则还有些话可说。  相似文献   

4.
揭开“东方三圣”之谜白利民,陈建斌1993年初春,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刑警队特勤中队,偶然得到一个情报:西安市北郊汉城乡武天曾出家修行的感业寺方向,出土了3尊佛像,并且有人还见过佛像的照片和一支断了的佛手。同时还有消息说:掌握此佛像的人,正在联系文物...  相似文献   

5.
<正>十四、回国建军讨蒋邓演达于l930年5月间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回到上海。最初由组织为他租赁过格罗希路的大福里和愚园路的愚园坊两处居所,月租金四五十元,但邓演达认为太贵了,脱离群众,要求住更便宜更接近老百姓的地方。但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这样更容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广东秘书工作》杂志,并开始为之撰稿。屈指算来,我先后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近30篇文章,成为我学术研究道路上一颗璀璨的“亮点”。我永远不会忘记:10年前,《广东秘书工作》杂志扶我起步,开始涉猎秘书学与公文学研究领域;10年后的今天,《广东秘书工作》已在我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中铺就了令人欣喜的华章。每当想到这些,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7.
李俊 《今日民族》2012,(10):61-61
很多年前,在看《阿诗玛》、《五朵金花》时,我就想楚雄彝族自治州也应有一部表现自己民族形象的文学作品。期盼多年,我终于欣喜地看到,大姚彝族作家、诗人起云金,以其对彝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厚的文学修养,写成了丰满感人的小说——《咪依噜》。小说把一个美丽的彝族姑娘咪依噜展示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野风 《新东方》2000,(4):66-66
1995年7月18日,《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新闻,标题为“二战中载有整整2吨黄金的日本潜艇在大西洋底被发现”,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了揭开潜艇沉没之谜,军事史学家们把镜头聚集在了50年前的大西洋海面上。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几位中年男子走进浦东新区高行镇阳光驿站,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我们很久没有参加组织生活了,现在终于找到了‘家’!”如今有很多流动党员,他们加入了建设上海的行列,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阳光驿站的成立,给他们带来了欣喜……  相似文献   

10.
何标 《台声》2003,(1):17-17
《台声》作为沟通两岸的综合性刊物,20年来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仅以我撰写的有关两岸文学方面的作品来说,就发表过十几篇。记得最早一篇是1984年第5期刊载的《鲁迅先生与台湾青年张我军》,这篇文章首次公布了76年前台湾青年张我军登门拜访鲁迅先生的经过以及在交谈中鲁迅对台湾青年的高度评价;并附有张我军赠给鲁迅4份《台湾民报》原件的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样难得的资料,出现在我写的《喜迎<乱都之恋>归来》、《6O年前北京———台湾一座“桥”:读<少年台湾>创刊号》,《张我军与“新野…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1,(2):53-53
上海作家叶开的女儿乔乔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一次遇到一道题目,问谁是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的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孔明和庞统”。答案得到古典文学博士妈妈的认可。结果,语文老师说错了,标准答案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宝藏》中,寻宝专家本·盖茨终于解开了《独立宣言》的宝藏之谜,不但赢得了女友的芳心,还得到了国家馈赠的巨额奖金……  相似文献   

13.
楚梅 《今日上海》2013,(2):12-16
每逢年来岁初,各地部评选上年的“大新闻”。去年,上海年终压轴之作“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取得重大进展”入选“2012年上海10大新闻”之列。医院属公共服务范畴。年前中科院等发布2012年《公共服务蓝皮书》,上海在全国“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排名中居首位。上述机构这份继2011年后第二次发布的蓝皮书,  相似文献   

14.
微评论     
@极鬼僵王:《支部生活》彩版试刊,期待很久了!彩版大气端庄,一直很喜欢看“漫画小品”,彩色的更加生动。 @失落的逍遥岛主:咦?近60岁的《支部生活》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换新颜了!欣喜!建议在微博上发图片时使用统一的版面文件,这样喜欢《支部生活》尤其是喜欢“漫画小品”的粉丝们,就可以更清晰形象地在手机上阅读了。  相似文献   

15.
偶然,翻到一张旧照片,引起了我对20年前的一段记忆。我童年在校读书时,患脑膜炎,双耳失去听力,从此生活在无声天地里。耳聋后的最初几年,不论在哪家医院治疗,都是针灸。1968年底,《人民日报》报道解放军3016部队医疗队进驻吉林省辽源市聋哑学校,“靠毛泽东思想打开了聋哑禁区”,终于使铁树开花,哑巴说话。并报道该队卫生员赵普羽自己扎针体验,深刺“哑门”穴的事迹,使聋哑  相似文献   

16.
台湾人创业大上海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雨文  杨胜云  张敏 《台声》2002,(8):16-18
从6月22日到7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声》杂志、《今日中国》、“海峡之声”、“金陵之声”5家媒体,以“台湾人创业大上海”为主题,联袂到上海采访多家台资企业,透视台商投资上海热的现象。到上海来是为了求发展2000年,讲述一个台湾人在上海10年商海坎坷经历的书———《我的上海经验》,在岛内十分畅销。时隔两年,该书作者陈彬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开始我在上海做生意失败了,可每次到上海去,我都是很愉快。但是回到台湾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天灾、地震,就是贪污、八卦新闻之类,台湾的气氛我感觉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17.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刘庆云晏几道因沉沦下僚,在《宋史》中无传,连在晏殊传后作附传的资格也没有,因之清代顾梁汾大为感叹:“燠凉之态,浸淫而入于风雅。”近人况周颐对“其名殆由恃父以传”亦怀不平之意。(引文均见《蕙风词话》卷二)夏承焘先生作《二晏年谱》,虽...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有人出去,有人回来,身边的朋友越穿越新派,上海让我越看越爱……“几年前.某品牌啤酒的一个60秒广告述说了十几年的上海变迁,这首《喜欢上海的理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口口相传.不少上海人都觉得从歌中看到了自己,很多新上海人也倍感亲切。即将在我们这个城市举办的世博会,也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生活的现实,却还有不少令人不如意甚至是”窝心”和苦恼的事儿。为了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就不怕丑、揭揭短.”解剖城市痼疾,直面市民陋习”——就从“高空抛物”,一个不大也不小的事儿说开去。  相似文献   

19.
跨国追踪     
2001年6目10日,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了一条令人瞩目的消息:疯狂诈骗、鲸吞人民币5亿余元、畏罪潜逃国外长达8年的特大经济诈骗犯罪嫌疑人钱宏,终于在6目8日被上海警方从北美洲押解回国。至此,这起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影响全国的经济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倪湍平怀着不无复杂和欣喜的心情,首次公开披露了8年中上海警方缉捕钱宏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内幕。一 1992年5月,时年34岁的钱宏在上海市衡山路一高级饭店挂出了“美国康泰财务投资有限公司”、“美国…  相似文献   

20.
王行宾 《协商论坛》2012,(12):32-35
一桥变通途,让黄河两岸的民众欣喜无比,但突兀而立的收费站给这种欣喜带来了扬汤止沸的失落感,而且一收就是超期数十年;一名政协委员,深谙民意.执著4年提案,即使只有2次答复,也不言弃,委员尽职、政府决心……多方合力终于拆除横亘在民众心间的隔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通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