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县域经济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要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就要实施县域经济合作化改革。一、实施县域经济合作化改革的动因。实施县域经济合作化改革,是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科学分析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合作经济的成功做法提出的新的改革思路。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要求进行县域经济合作化改革。要实现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轨、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改革是经济转轨的基础,经济转轨是经济改革的深化和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在形式上已经与世界接轨,但仍然存在着大量限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这已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质性融合并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瓶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经济改革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多如牛毛,因此,提纲携领、重点突破是极为必要的。一、加快以股份制为重点的、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性突破。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积极地推进国有企…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发现并科学地揭示这个规律,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经济体制改革的程度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度,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是当前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历程 中国农村改革是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起始标志的。22年来,整个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改革和农业技术改革等。 中国的改革是以农村为突破口,农村的改革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和主体,而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的10年间,改革的方向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改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涉及的关系和层面也越加复杂和繁多,在21世纪进入攻坚阶段。那么,在新的世纪中,改革的方向是否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呢,我认为主攻方向应当有所调整;重心是从政府经济转向以资本社会化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即政府经济的社会化。 一、第三阶段改革的核心是资本社会化 我认为,从改革目标和重点的不同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别于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侧重于结构性调整的改革。在传统侧重需求管理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失衡、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经济结构转型滞后,进而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变大。因此,2017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应积极发挥其精准调控作用,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从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朝鲜经济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从城市改革以及农村改革同时着手,并且不断加大开放经济特区和对外贸易的程度。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朝鲜的经济改革采取了谨慎而渐进的方式。朝鲜实施的渐进谨慎的经济改革有着其深刻的原因:一是观念上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是朝鲜国内的复杂政治因素;三是经济改革必然引起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以待解决,需要谨慎进行;四是国际环境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改革始终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由一般性政策调整进入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阶段。经济体制转换阶段,可称作改革的攻关阶段,企业改革自然地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经引起了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推动实施经济转型,绝非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制变更过程,而是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曲双重变奏。增量改革与行政主导、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变革、改革与开放并行等交织在一起,两个性质不同的转型过程在同一个经济体系内同时发生,中国经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会计改革事业,是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改革的其它措施是配套进行的。从1978年——1982年是企业会计改革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实行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则刚刚起步,当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是:统收统支、统购统销、统负盈亏,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细过死企业  相似文献   

12.
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而行政体制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载体 ,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 ,是政府与市场的连接点。所以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一国政府能力大小的显性表现。如何建立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目标。文章以美国、日本、英国政府机构改革为切入点 ,探讨政府机构改革的一般规律 ,以益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郑重宣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明确提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的历史经验,综合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基本国情以及今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启动了改革的总开关,预示着新一轮改革将有更大的突破。按照十五大精神,重新认识我省的省情,选准改革的切入点,显得尤为迫切。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14.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今天,当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当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政府给非公有制经济良好的发展空间,让非公有制企业和以国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的有进有退、腾出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既是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形式,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社会化的  相似文献   

16.
缩小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滞后和转换的方式 ,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农村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即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宏观制度改革 ,逐步取消城乡隔离的歧视性社会经济政策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们正在进行着社会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对传统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确立现代管理意识。从现代管理意识来看,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同时还是一种哲学。  相似文献   

18.
《经济改革与收入分配:匈牙利与波兰专题研究》一书,由亨利克·弗拉基尔斯基著、美国夏普出版社1986年出版,全书共194页。 本书考察了经济改革和收入不均程度变化的关系,重点分析了东欧一些国家扩大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人民法院在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由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首先源于实践,在我国无现成的理论可供借鉴,因此,虽然各地法院有一些尝试和突破,但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无一客观检验的标准。故审判方式改革的路子是否正确,一些规定和做法是否符合国际通行的民事诉讼原则,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和误区,今后又将如何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塑造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调控机构。为此,必须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转换政府职能,这是当今我国经济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