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身处亚洲贸易中心,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和香港,成为了这场“金融海啸”肆虐的重点对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驱使下,我国两岸三地问的经贸关系早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是危机还是转机?两岸三地又该如何携手抵抗金融危机带来的一波波破坏呢?本文将从两岸三地最新的贸易数据出发,分析金融危机对两岸三地贸易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西 《南风窗》2011,(6):94-97
陈冠中,祖籍宁波,生于上海,旅台6年,驻京10年,居港40年,参与了两岸三地的文化进程。1976年,他在香港创办《号外》杂志,一万份创刊号只订出两三千份,卖出三四百份,却一直坚持下去,直至成为香港著名  相似文献   

3.
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三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已成引人瞩目的焦点,并正在改变着整个东亚的经济格局。北京申奥成功和两岸加入WTO强化了这一趋势。两岸加入WTO意味着两岸必将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加入WTO还标志着大陆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特别是与美日两国经济联系再上一个台阶,推动中国大陆经济加速发展的“二级火箭”点火,并带动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合作关系的发展,将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条件下,两岸有必要推动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不但有助于减少往来成本、推动各自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也有助于规避外来风险、强化合作保障,奠定两岸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基础,合则两利,对大陆有利,对台湾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话语,中国梦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它因鲜明的文化底色、生动的话语表达而具有突出的文化特色,形象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它承继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逐梦精神、回应了中华民族当下的文化诉求、指明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方向,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强烈要求;它具有整合社会共识、引领全面复兴、塑造共同理想等强大的文化功能,高高树起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文化自信,一个是文化对国家建设的推动作用.一个强大国家的崛起没有文化支撑是不可能的.从历史纵向上研究,希腊的政治、罗马的哲学造就了古代文明的根基.后来英国、法国、德国都是依靠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变成了世界大国.即使西欧的小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都能成为世界强国,也是海洋文化使他们走向了世界.当代美国是以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影响着全世界,美国是为了推广人类的普世价值,是价值观吸引着众多的国家,也是举着文化的旗帜.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的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今天,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齐头并进的新要求。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也专门辟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7.
吴云强  李昂  赵琳 《法制博览》2013,(11):160-161
在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过程中,一些监狱管理部门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监狱建设文化先行,这符合"十八大"在全社会开展文化建设的精神。一些有代表性的单位,如佛山监狱、太原监狱,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建设方式,给全国监狱系统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化育人之风。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分歧渐渐产生,对于什么是监狱文化、怎么看待监狱文化、如何搞好监狱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在学界产生了激烈讨论,本文针对监狱建设的文化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般将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定位于英国本土,尤其是定位于英国工人阶级文化。本文通过对霍尔的个人移民经历和学术背景的考察,试图提供另一种理解英国文化研究的视角。作者认为,霍尔的移民经历和学术背景使他在理解和建构任何理论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身份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被嵌入到意识当中的符号特征。20世纪50年代,牛津大学的生活强化了霍尔的这种经历,而新左翼的崛起更是促使他对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进行了独到的分析。70年代,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对葛兰西霸权理论范式的使用,也得益于霍尔较少被英国本土文化束缚的移民经历。霍尔在80年代对撒切尔主义的分析和90年代对英国身份的反思,同样可见其移民经历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文化多元化态势中的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的冲击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西方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大规模进入我国境内,对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重大影响,逐渐形成了我国文化多元化态势中的重要文化类型。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借鉴其优秀成分,也要抵制其腐朽消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来信     
《南风窗》2012,(8):20
阿伦特谈论20世纪以来形成的文化现象有她的独到之处,其实,她并不是反对文化多元的,她质疑的是文化成为了市场经济衍生出来的消费文化,她对文化本真和纯粹品质的期许受到了消费文化的极  相似文献   

11.
来信     
符号 《南风窗》2012,(8):20-20
阿伦特谈论20世纪以来形成的文化现象有她的独到之处,其实,她并不是反对文化多元的,她质疑的是文化成为了市场经济衍生出来的消费文化,她对文化本真和纯粹品质的期许受到了消费文化的极  相似文献   

12.
吕红  高飞 《工会博览》2009,(5):135-136
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的“助推器”,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体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并详细阐述其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必须解决文化创造主体愿意创造、能够创造、可以创造三个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激发文化创造主体的热情,使之"愿意"创造;培养文化创造主体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勇于创造、乐于创造的文化创造精神。培育能力,使之"能够"创造。要培养文化创造主体的文化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环境、提供条件,使之"可以"创造。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创造环境,搭建各种文化平台,为文化创造提供助力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样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涵盖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构成了新型的文化综合发展理论。系统梳理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向度,从文化层面深刻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冷战后与全球化相互叠加的时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国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和政府外交观念的更新。当前,尽管中国文化外交与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在文化与软实力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区,简单化地将文化"走出去"等同于赢得软实力;二是相比于西方,当今中国文化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存在多元价值冲突,因而在如何选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外交上存在困境。化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应注意两点:一是争取国际话语权,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价值观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二是重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一向有重视文化"软实力"要素在外交领域运用的传统,其对外文化政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完整阶段,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一整套理念、理论和原则。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德国文化外交完成了从"文化外交单边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17.
冯枝萍 《法制博览》2013,(10):309+308
当前,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认识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把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好,已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文化的定义及法律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本文在界定文化的概念之后,对法律文化进行界定,而法律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诉讼法律意识属于法律价值观念。本文提出了诉讼法律意识由"无讼"向"正义"转变的观点,并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导致不同的诉讼法律意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法系文化的组成之一就是中国军事法律文化。我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受到了中华法系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军事法律文化:兵农结合、国防法制观和义战实行奖励耕战制度、国防法制将慎战作为原则;法律由君主制定,不可更改;依法治军思想为"制必先定"、"以治为胜";法制方针为兼容礼刑,当出现违背礼的行为就需要进行处罚等等。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特质的文化,其建设过程绝不能闭门造车,而应秉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借鉴和吸收各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成功之处。探讨国外网络文化建设的经验,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2)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3)必须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4)必须把网络文化安全放在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5)必须加快网络技术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