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胜利 《人民论坛》2011,(10):212-21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一次全面建构。同任何思想理论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有其重要的理论逻辑背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时代思想家们的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和马克思所开创的新世界观基础。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一次全面建构。同任何思想理论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有其重要的理论逻辑背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时代思想家们的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和马克思所开创的新世界观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娟  刘虹 《传承》2011,(30):30-31
"交往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交往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释,揭示了交往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全球化进程加快,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交往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以及交往内容也变得更加的丰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理论所做的深刻解读,无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娟  ;杨义芹 《求索》2008,(9):88-90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刘忠厚 《湖湘论坛》2008,(6):115-117
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信息殖民主义、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因素的威胁和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方式和控制能力受到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应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对于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要把握好防止"左"警惕右、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相统一和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搞抽象政治性争论的方法论原则。在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加强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建设问题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加以解决、坚持为我国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构筑先进而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这些思想本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高度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科学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性和虚假性,揭示了其与德国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本质联系。以此为逻辑前提,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对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包括:意识形态的根源、本质及其生产机制,以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予了历史唯物主义解答,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原理基础。不仅如此,浸透其中的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而言,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价值思想嬗变历程中,《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形态》虽没有专门论述价值问题,但却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价值思想。价值本质、价值创生、价值评价、自由而全面发展等思想在《形态》中都有所研究,且构成其价值思想的基本维度。梳理和发掘《形态》价值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和修 《前沿》2011,(8):54-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体现了鲜明的人本价值取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作为新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始终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科学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即系统梳理、科学概括和全面阐述蕴含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建梅 《传承》2014,(9):60-61
《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作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成果。该著作具有历史线索明晰、理论结构完整和现实启发明确的特点。它的出版对于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思想文化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马克思说过,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产生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质内涵。同时从意识形态的建设方面来谈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概括,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重要发现,谁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阐述,崇高社会理想的坚定信仰等方面。这些重要思想,对我们在全党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克服和化解当前面临的四大危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一切意识形态学家将精神交往神圣化、功利化的理论和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现实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青年黑格尔派肆意放大精神交往社会历史功能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动机功利化的批判。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对于回应西方交往理论和扬弃异化的精神交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分工理论阐述最为集中和完整的一篇著作。马克思从分工的起源入手,论述了“真正的分工”产生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剖析了分工与所有制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阐释了由于分工所导致的私有制、国家和“异化”的产生。马克思分工理论对于建设美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凸显,处于"实然"与"应然"的紧张、"期待"与"差异"的冲突、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博弈、"一"与"多"的较量状态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资本逻辑仍然具有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已经成为重要时代课题。必须从哲学方法论视角,正确把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思想生产"和"思想分配"的关系、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贾淑品  孙自胜 《长白学刊》2021,(1):31-38,F0002
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同历史时代、俄国具体实际的发展相结合,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挑战和受伯恩施坦主义影响的俄国内部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地批驳和澄清。他批判了资产阶级哲学意识形态的荒谬性、政治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宗教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同时对无产阶级内部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进行了清算,加强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与实践,探讨了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意识形态建构的策略,建构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从理论和实践上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列宁意识形态批判与建构思想启示我们:一是要想建设好、发挥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重视党的领导。二是要与错误思潮作坚决的斗争。三是要在把握时代、创新方法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着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牢方向导向,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为推进集团公司安全稳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建章立制明责,扎牢意识形态“思想根”1.把牢政治方向。探索建立5815党建工作体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推进措施》,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大党建”工作格局。着力走心走深走实,抓好全面系统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梳理和借鉴西方一些思想家有关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研究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以民间文化丰富大众文化,以现代化的手段发展大众文化,从而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以实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使意识形态建设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