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昊 《工会博览》2013,(16):48-49
近日,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火爆热映,很多人都在感叹一位香港导演能把中国大陆的现代创业发展刻画的入木三分.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的额头爬满皱纹,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让它们也爬在心里."文艺愤青、"土鳖"、"海龟精英",我们或许都能在人群中找到这些稚嫩的身影.6月,又一年的"毕业季",这个从1981年出现的"毕业季",已经有32年的历史.每一次青春身影步人社会都无不让人喟叹.是选择职业,还是在选择人生?是相信命数,还是相信这成百上千的大军造就的中国式就业?大幕的开启将是又一次人生的新旅程.  相似文献   

2.
看了这题目,您也许会奇怪:“路”怎么能“走”人呢?有有搞错?那么就请您先听听我的故事吧! 有了人就有了路。人和路都集中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城市了。当初我还不会骑车时,天天走路。走路,这最平常的事,还能分对错?为了争分夺秒抢时间,我是“哪儿有空就往哪儿钻”。人行道若是被“走鬼”和乱停乱放的车辆占了,我就会一边骂一边走到自行车道里去。有时不小心被自行车撞了,我又会很自然地骂他们是“睁眼瞎”,“有眼无珠”。要是碰上绿灯过马路给那些右转弯的车碰着了,那我就更火:我走路又没挨着你,你惹我招我干嘛?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5,(25)
<正>前些时间,湖南邵东发生了一起恶行案件:一名和蔼、慈祥、独自守校的小学女教师,惨遭杀害。嫌疑人是3名中小学生,年龄最小者仅11岁,最大13岁。据报道,3名嫌疑人都严重沉迷于有打杀情节的网络游戏。其中一人还说,可以拿刀枪打打杀杀很刺激,打赢了就特别有成就感。你注意到没有?这样的例子太似曾相识了。上网一搜,近年各种未成年人、年轻人的恶性犯罪事件似乎都和网游有关。"两少年深陷网游杀人焚尸寻刺激"、"男子沉迷网游造成灭门血案"……这些新闻标题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显然,对于任何曾经见过那么几个网瘾少年的  相似文献   

4.
锐评     
《南风窗》2003,(2)
跳楼的"权利"正如"烈女"跳楼并非某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者所说的"不珍惜和善待生命",民工跳楼也不是民工"把钱看得比命重",而是他们最基本最正当的利益被包工头垃圾般漠视践踏,在喊破嗓子也无人关心无人问的前提下,为了引起媒体和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注意,不得已而为之。1月7日南方网讯:深圳大学城清华工地一个月内竟两次上演"跳楼秀",每次爬上塔吊的民工都开出高额价码,并以"死"相迫最终得到赔偿金。此前一日,施工方无奈地  相似文献   

5.
正刁民这个词,特指那些让人头疼的老百姓。这个词很少听到,官员更是不敢使用,因为政治上不正确,谁敢这么说谁会被骂死的。大家都不提,就意味着这个现象不存在了吗?当然不是。已经开工的工地,坑都挖差不多了,中间孤零零立着一栋房子;路已经要完工了,路中间戳着一栋房子,把六车道逼成两车道。之所以有人当"钉子户",无非是要求高补偿,但能把情况推到那么极端的地步,要价肯定是有过高的问题。把制造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7.
3月3日,57岁的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刚刚在古巴进行完手术没几天,就"织起了围脖",连续在古巴经由微博客网站发布多条信息,自称手术后身体恢复良好,"感觉自己像鹰一样翱翔". 可见,果真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不过,要治病,这些领导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他们中有的会选择在本国秘密治疗,有的则像查韦斯一样选择走出国门求医.自然他们心中都有各自欣赏的海外求医地.  相似文献   

8.
正在家的"宅战斗",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一江之隔"宅两地",分开是为了更好的团圆6点开启"宅学习",高三学子"停学不停课"一周时间"宅"教学,100万人上了他的直播课"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采访时,号召全社会动员起来,"闷"死病毒,战胜疫情。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是在不同战场上的"士兵"。  相似文献   

9.
现在人们一般都能做到每天最少刷两次牙,刷的次数是够了,但是刷得"达标"了吗?日本医学界认为刷牙只需"六两力",其实也就是说刷牙别太狠,否则会损伤牙齿.另外,刷牙讲究三个"3",即一天刷3次,每次刷3分钟,一颗牙要3面都刷到.  相似文献   

10.
曾言  周庆辉 《南风窗》2010,(24):52-55
2008年,一位外来工罗炼失踪,临走时他留下一张纸条,写着《庄子》的一段话:"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罗炼为何出走?"成为社会沉重的发问。在城市中,我们每天都与像罗炼一样的年轻外来工擦身而过,他们的衣衫沾满石灰或油漆,散发着不那么好闻的味道,在公车上,在地铁里,人们会嫌恶地避开。有多少人会在意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包括他们的父母和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春节是最大的民俗,合家团圆、看望父母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为了能够买到一张车票"回家看看",楞是把亿万国人折腾得上下都秃噜掉一层皮。即使是这样,一个现实又让人无比纠结和无奈——7天时间加起来只有1天时间陪爸妈。(2月6日新华网)七分之一的概率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多,而一篇"这辈子你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的报道中有网友感叹:"我在外地上班,每年只有春节能回家一次。我妈妈今年55岁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那么,我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还不到一个月,这个结果真是太残酷了。"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1人、致伤3人事件后,腾讯网转载的此事件新闻报道后面,竟然有4018人次(占65%)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而选择"愤怒"、 "难过"和"同情"的,分别只有879、410和258人次. 患者捅死医生的悲剧让人震惊——可比这种医患冲突悲剧更让人震惊的,是"65%网友表示出了高兴".这种莫名其妙的"高兴",这种不合时宜的"高兴",让人感受到了比医患冲突更可怕的网络暴戾之气,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冷峻.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2,(13):38-39
2400多年前,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被当作"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们确认"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艾琳·卡瑟说: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诚信,曾是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但曾几何时,我们丢掉了这个传统,近年来食品、药品行业频频爆发诚信危机,消费者人心惶惶莫如一是,这些最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行业由于其特殊性也愈加地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陆晓光 《南风窗》2008,(11):34-37
王元化先生去世了。去世前一个月,先生在病床上与人聊天:"如果说我的一生有什么一贯的东西.那么这就是反思。"先生的"反思",首先是指对自己思想进行反省检讨。在《我的三次反思》中,先生自述这三次反思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40年代,新中国的50年代,以及上世纪末90年代以来。其时先生分别是20岁青年,三四十岁壮年,七八十岁老年。  相似文献   

15.
都说今年经济环境不好,工作难找、钱难赚,这些都不假,但这不等于我们每个人在牛年里都发不了财。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越是非正常的局面越蕴藏着平时没有的机会,只要能坚持理财的"三大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陈双田是浙江省金华县(现婺城区)汤溪村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农业劳模。2006年4月, 1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模被评选为"劳动伟大——浙江最具影响力劳模",陈双田名列榜首。上台替这位已故劳模领奖的是他的遗孀、75岁的沈郁庭老人,她饱含深情地说:"双田走了6年了,还有那么多的人惦记他,夸奖他,他这一辈子值了。"敢为人先,竭心尽力办实事1952年,陈双田通过两次蹲点"落后队",  相似文献   

17.
南方朔 《南风窗》2010,(25):94-94
<正>当代人常会说"内耗","内耗"通常是指一种非生产性的"自我消耗",如果一个体系出现转型的僵局,某个关键点硬是无法形成,型也转不过去,投入再多的心力也是徒劳,大家说着这些关键点天天做着没有建设性的虚功,人人都搞到精疲力竭。因此,"精疲力竭"(Exhausting)乃是"内耗"所造成的精神病理学。当一个体系里的人们总是在为某种问题而精疲力竭时,我们就该警觉它是状态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生一大憾事,是不敢在人前唱歌,或者可以加上个限制词"单独",因为每每在公园里看到一群人在树林里合唱,我也按捺不住加入进去,唱低声部.但是,这不妨碍我喜欢听歌,尤其喜欢听器乐.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五音五色都是害人的东西,让世间人心不古.然而吾生也俗,性情亦属怪诞之列,不古也罢. 音乐算得上是最"有教无类"的艺术,按时下的话:"亲民".别的什么绘画、雕塑、书法之类,欣赏起来有时让人费劲,操作一下更得有专业技能才行.音乐就不然了,它天生与人的心情、行为融为一体,感人最易,加入也不难.当初在农村插队的时候,一把竹笛在手,整个世界都泡在忽高忽低的情调里了,一只口琴,"莫斯科郊外的、晚么晌",能招着周围的人都跟着唱.  相似文献   

19.
我在初中3年最快乐的记忆是童子军训练.战时的少年比较勇敢,因为是真正的天真,爱国更绝不落后. 那年重庆被炸得最凶的一次大火后,我们选了一队童子军代表走路进城去共赴国难.走了大半程,只见士兵从未熄的火中抬出无数焦黑尸体由军队运出城,指挥者问带队老师:"这些娃儿(四川话)来做什么?赶快带他们回去!" 我们站在路边拼命哭,一面唱:"我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少年兵,年纪虽小,志气高……"据说回校后,老师被记了大过.但是那一具具焦黑的尸体,绵延十里,是我半生的噩梦.  相似文献   

20.
同道     
周末那天,单位组织员工去市郊明月山风景区爬山,"局花"张琳娜跟我们分在一个组,她也是我们这个组唯一的女性. 有意无意中,大家都喜欢跟张琳娜走在一起,其中有人帮她背包,有代她人拎水,远远看去,很有些前呼后拥. 看着那些雄心勃勃的人,走在后边的大李和小吴大发感叹.大李说:"看他们那兴奋劲儿,跟张琳娜凑一块,就那么提神啊?" 小吴说:"我也想不明白,咱们有些男人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一副正人君子相,怎么一见漂亮女人就犯贱!" 大李说:"你看老高,都他妈四十好几的人了,也屁颠屁颠的跟在张琳娜屁股后头,真不嫌寒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