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秋丰  黄飞骏 《证据科学》2008,16(2):250-256
目的探寻头颅CT片同一认定的方法。方法分别计算同一被检查者不同次头颅CT片指标差值和不同被检查者头颅CT片指标差值,再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同被检查者和不同被检查者指标差值,建立头颅CT片同一认定回归方程。结果建立头颅CT片同一认定方程46个。结论通过头颅CT片测量可以进行有效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头颅CT片同一认定的方法。方法分别计算同一被检查者不同次头颅CT片指标差值和不同被检查者头颅CT片指标差值,再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同被检查者和不同被检查者指标差值,建立头颅CT片同一认定回归方程。结果建立头颅CT片同一认定方程46个。结论通过头颅CT片测量可以进行有效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择颈椎CT片上的特征指标,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探讨其在法医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名被检查者颈椎CT片各1张,70名被检查者不同次颈椎CT影像片各2张。选择并测量颈椎CT片上的13项指标值,分别计算被检查者随机分组后相同测量指标的组间差值,以及同一人不同次测量指标间的差值,运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各项指标的一元回归方程和多项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盲测检验。结果建立的13个一元方程中同一认定的准确率在69.0%~90.4%之间;建立的4个多元回归方程的准确率在90.4%~96.7%之间,盲测准确率为100%。结论本文在CT片上选择的13项特征指标可以用于同一认定,使用时应尽可能选用多元指标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骨盆CT片上的特征指标,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探讨其在法医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名不同被检查者骨盆CT影像片各1张,70名被检查者不同次骨盆CT影像片各2张。选择并测量骨盆CT片上的14项指标值,分别计算不同人随机分组相同测量指标的组间的差值,以及相同人不同次测量指标间的差值,运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各项指标的一元回归方程和多项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盲测检验。结果建立的14个一元方程中同一认定的正确率在61.1%(骶骨耳状面后缘宽)~80.5%(第一骶椎平面左右髂骨前端间距)之间;建立的6个多元回归方程的正确率在80.5%~93.8%之间。盲测准确率为100%。结论本文在CT片上选择的14项特征指标可以用于同一认定,在使用时应尽可能选用多元指标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颅脑CT及X片的同一认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亦斌  涂彬 《法医学杂志》1994,10(3):114-116,99
颅脑CT及X片的同一认定程亦斌,涂彬(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上海医科大学法医学系,上海200032)1概述同一认定(又称个人识别,Personalldentification)是法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颅骨CT三维重组技术检验Walker模型推断我国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颅骨性别推断模型。方法 收集陕西省汉中医院2017—2021年的576例颅骨CT三维重组图像,分为实验组486例、验证组90例。观察者1采用Walker模型对实验组样本评分进行性别推断,并修正为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样本的logistic函数,3名观察者对验证组90例样本评分,代入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完成回代检验。结果 应用Walker模型推断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准确率为63.2%~77.2%,修正的性别推断模型的准确率为82.9%。3名观察者回代检验性别推断准确率为75.6%~91.1%,观察者之间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689(P<0.05),观察者内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874(P<0.05)。结论 不同地区人群骨骼特征存在差异,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在西部地区汉族成人获得了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放射影像资料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越来越多。同一认定常使用的标志包括牙齿、头颅、脊柱等相关特征结构。头颅放射影像资料,包括X片及CT片中的额窦、乳突、蝶鞍、颅缝及其他结构均可作为同一认定的标志。目前,我国法医放射学尚属起步阶段,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Gao D  Wang QH  Ye JQ  Wang H  Zhang ZH  Deng ZH 《法医学杂志》2008,24(2):114-117
目的采用颌面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针对牙齿无病变者筛选简洁实用的法医学同一认定识别指标并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及评估。方法随机选取170例牙齿无病变者的颌面数字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进行观测.根据牙齿的生理变异特征和牙齿的排列特征分别筛选全口牙型和牙列型识别指标。按设计的编码标准对全口牙型、牙列型逐一编码,统计分析编码的多样性,以评估两类识别指标的应用价值。结果170例中共有74种全口牙型编码,多样性为43.53%:170例中共有129种牙列型编码,多样性为75.88%;170例同时进行全口牙型和牙列型编码.则共有150种全口牙型/牙列型编码,多样性为88.24%。结论全口牙型编码多样性较低,单独使用尚不能满足法医学同一认定的要求。牙列型编码的多样性比较高,具有一定的法医学同一认定价值。如果同时进行全口牙型和牙列型编码,多样性明显提高,有较高的法医学同一认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标准条件下获取腭皱的数字图像,对腭皱信息都进行采集、降噪、增强、分割、特征提取、边缘检测、信息匹配等处理,运用Matlab软件研制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系统,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从匹配结果来看,正确率达到100%。结论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的建立,为同一认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腭皱模型分析法评价腭皱形态的个体独特性及正畸治疗前后腭皱形态的稳定性,探索腭皱形态在法医齿科学个体识别应用中的可靠性。方法分别收集70例正畸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通过模型测量分析对腭皱形态及个体识别进行检测,包括数量、方向、形状及长度的变化和近、远中侧端点分别在近远中向及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同时对正畸治疗前、后及正畸治疗后与其复制后腭皱模型进行配对检测,计算其平均正确配对率(%)。结果 (1)正畸治疗后腭皱数量、方向、形状及长度均有变化,表现为长度变化(28.6%);分裂(4.3%);联合(2.9%);方向变化(1.4%);形状变化(1.4%)。并且治疗后腭皱远中端点的前后向位移变化占45.7%,近远中向位移占40%;而腭皱近中端在在前后向和在近远中向上位移变化分别为32.9%和17.1%。(2)正畸治疗前组及正畸治疗后组不同个体均未发现相同的腭皱模式。(3)正畸治疗前、后模型的腭皱平均正确配对率为92.19%。而治疗后模型与复制后模型的腭皱平均正确配对率是99.05%。结论腭皱形态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尽管正畸治疗后腭皱的形态有一定变化,但仍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法医齿科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男性肩胛骨测量值与身长的关系。方法 测量了 2 0 7例已知身长的中国汉族男性肩胛骨的 14项指标 ,用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分 3个年龄段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求出肩胛骨测量值推算身长的方程式。结果 建立了用男性肩胛骨推算身长的 9个方程式 ,其复相关系数在 0 65 99至 0 5 192之间 ,标准差在 5 13 45至 6 3 93 1之间。结论 中国汉族男性肩胛骨测量值与身长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的数字X线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量四川汉族青少年(8~20岁)人群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探讨其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法医人类学的面部重建提供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974例(男496,女478)头颅侧位数字X线片,分13个年龄段(8~20岁),选择面部10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川汉族青少年人群面部10个标志点的中线软组织平均厚度,在青少年阶段大多数测量标志点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男女性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统计学分析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15岁之后差异增大,且LLI点显著差异性在9~20岁之间均存在(P<0.01)。结论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的趋势,男女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汉族成人胸骨多项测量值与身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成人胸骨多项测量值与身高的关系,建立以胸骨推算身高的方法。方法 测量135例(男100,女35)已知身高的中国汉族成年人干燥胸骨的全长、柄长、体长、柄最大宽、柄最小宽、体最大宽、体最大厚、柄厚、柄最大厚9项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求出由男性(分年龄组)和女性胸骨的多项测量值推算身高的多元回归方程式。结果 所建立的4个男性(分年龄组)和1个女性胸骨推算身高的多元回归方程式,其复相关系数(R)在0.6237~0.7350之间,标准差(s)在4.5720—7.0348之间。结论 根据人体胸骨的多项测量值可以推算其身高,准确性略低于四肢长骨的同类推算;相同身高组的男女性胸骨多项测量值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胸骨柄长不能作为单因素推算身高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的性别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性别判别的函数方程。方法 对142例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男73例,女69例)进行大体测量,选择7个性别差异非常显著的测量指标,然后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和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判定甲状软骨性别的系列判别函数。结果 建立了13个甲状软骨的性别判别方程,完整或大部分完整的甲状软骨性别判别准确率均达100%,残缺的达90%。结论 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性别差异明显,运用所建方程能够判定甲状软骨的性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汉族人腰椎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提供体质人类学的数据资料 ,建立中国汉族腰椎性别判别的方法。方法根据人体骨骼测量方法 ,测量 117付 (男 80 ,女 3 7付 ,年龄 17~ 90岁 )中国汉族人腰椎的 10项指标 ;选择性别差异显著的椎测量项目 ,建立腰椎及各腰椎的性别判别方程。结果第一至第五腰椎均有 5个以上的测量项目的数据存在显著意义的性别差异 (P<0 0 5 ) ;建立的 5个腰椎及各腰椎的性别判别方程 ,判别率在 69 4%~ 91 8% ,以 5个腰椎的多项指标的性别判别方程的准确率最高 (91 8% ) ,其次为第一腰椎 (84 5 % )和第二腰椎 (82 1% )。结论中国汉族人腰椎的性别差异以第一和第二腰椎明显 ,腰椎性别判定以多项指标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家族人群头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中国土家族人群头面部软组织厚度。方法156名中国湖南西部土家族成年男女(男80,女76),经拍摄头面部侧位X线片,选取正中矢状面5个部位上的10个点,测量其软组织厚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国土家族成年人群头面部10个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值,男性在(3.46±0.09)mm~(9.11±0.14)mm范围,女性在(3.29±0.16)mm~(9.05±0.18)mm;除鼻下点外(男性9.06mm±0.15mm,女性9.02mm±0.19mm),男女性之间各点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下面部软组织厚度较上面部大。结论土家族成年男女性头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着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及青少年下颌恒牙钙化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牙齿钙化的分级标准,对来自广东、河南、陕西、黑龙江、重庆地区11275张(男5499张,女5776张)6~18周岁汉族儿童及青少年全口曲面断层影像片中下颌左侧恒牙钙化程度进行分级评分;评分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性别及年龄段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两两比较上述地区儿童及青少年牙齿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下颌左侧各恒牙钙化分级值存在地区间差异(P0.05),差异最大的为尖牙。结论中国汉族儿童及青少年牙齿发育存在着地区差异;在建立相关利用牙齿钙化程度推断年龄的方程模型时,最好分地区建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辽宁汉族青年女性面部的不对称性,为面部识别和颅面复原提供数据。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正常青年女性,采用MRI摄片,应用VG Studio 2.2MAX软件测量面部的标志点,测量后的右、左侧面部坐标进行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最后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左侧面部三维图像进行镜像合成,生成完全对称的镜像面部并与真实面部进行比较。结果 EDMA分析显示,右、左侧面部有显著形态学差异,bootstrap检验T=1.402,P=0.001,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在0.95-1.05的有224个占85%,FDM比值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有40个占15%,40个不对称比值中有15个小于0.95占37.5%,25个比值大于1.05占62.5%。Geomagic Wrap 12分析结果显示镜像合成的面部与真实面部图像有明显差异。结论辽宁汉族青年女性面部不对称,不对称性为15%,右侧面部比左侧面部不对称性影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