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女性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识主体和社会实践主体两个维度来看,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女性对其生存困境的探求与思考、对其人格尊严之平等与自由解放之个性的追求,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它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作为女性的“人”的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和体现,女性主体意识是决定女性自我存在的本质要素。  相似文献   

2.
孙犁的短篇小说,塑造了众多鲜活亮丽的乡村女性。她们以女性的眼光清醒地洞悉自我、审视世界,突破了传统囿于宅院居室的空间限制,超越了只做贤妻良母的心灵藩篱,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男性相媲美的社会人,展现了新一代乡村女性立足家庭任劳任怨的奉献意识、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投身抗战不为强暴的抗争意识等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嬗变。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开始,女性意识觉醒又是以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得到呈现的,一是面向男女公共空间的社会化视角,二是面向女性自我空间的个人化视角.这两个层面性别意识的表现都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5.
清末民初,在女子学堂乐歌的感召和浸渍下,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步被唤醒。呐喊反缠足,唤醒知识女性自我解放意识;礼赞女体操,唤醒知识女性自主意识;高歌颂女权,唤醒知识女性权利意识;倡造女国民,唤醒知识女性新民意识。这个唤醒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培养女性的积极主体意识,是国家实现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构建融洽、和谐两性关系以及个人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必需.女性主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教育制度,正确认识和引导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过程中的困惑与迷失,以期推动女性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到群体意识的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何香凝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兼任广东省妇女部长,领导广东妇女运动,她与共产党妇女运动领袖通力合作,发挥知识妇女的先锋与桥梁作用,深入基层发动广大农工劳动妇女,促成了各界妇女的大联合,使妇女统一战线对国民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女被誉为社会的"半边天",但是,总体而论,妇女解放的步履仍然十分缓慢妇女的"主体意识:"还未完全建立.本文以1847年出版的英国著名小说<简·爱>为研究对象并将与中国当今社会女性的意识进行对比思考,指出女性的彻底解放应是社会全体人的意识,尤其是女性意识的转变、更新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女性性别魅力的极力张扬是当今中国大陆女性小说的一大特征,它分为故事型小说的外视角"客观结撰"与自叙型小说的内视角"自我剖白"两种表现形态.然而这种在性别魅力彰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女性"主体"地位在遭遇消费性文学接受潮流时,则陷入了无以摆脱的悖论之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新诗的主体意识群由人道主义意识、悲观主义意识、忧患意识与光明意识组成,它们构成了现代新诗的全部内涵价值。诗人用前所未有、开阔丰富的主体意识抒发诗情,以丰赡的意象群体作相应的表现,开拓了新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了现代新诗异彩纷呈的流派与诗歌创作的实践形态与局面。  相似文献   

11.
农村籍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通过对高校农村籍女大学生的质性研究发现,农村籍女大学生既有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又有很强的主体性意识,也有着男女平等、实现个体价值的诉求。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既受到农村文化的熏陶,又受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性别话语和个体成长经历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也对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主观原因包括:部分女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业观念陈旧,对就业竞争缺乏自信心。女大学生应从上述客观原因出发,认清就业形势和自身的优劣势,积极应对,调整心态,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3.
萧红的独特在于不使用理念的语言表达思考,而是以情感的语言表达思考的理念.<呼兰河传>浸渍情感的写作倾泻了她对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寂寞的歌哭对呼兰河子民卑琐、平凡生活的哀痛,童年感伤的记忆和成年悲惨的爱情皆化作荒凉的情感表达,诠释着生命的荒凉,阐释着沧海桑田,人生无常.字里行间流泻着孤寂中的故园之恋与生命的哀思,张扬着女性意识,她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她渴望飞翔.  相似文献   

14.
论公众社会治安意识及其培育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众社会治安意识,就是公众的大脑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客观反映,是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认知、思维和态度的综合。它主要由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态度状态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素质两方面组成。判别公众有无社会治安意识主要从四个方面判别,如公众是否具有关于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一定的科学知识、工作方法和相应的技能等。培育公众社会治安意识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改变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态度,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二是努力提高公众的社会治安工作的素质,使公众更加熟悉、了解社会治安及其治安工作,掌握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特有的方法和技能。  相似文献   

15.
水生神话折射出女性与水即生命之源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奠定了女性与水主阴的共性。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中,水之千姿百媚与柔情婉约往往与女性的阴柔之美相提并论,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理想和趣味,女人如水,以水喻女成为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错失焦虑在女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采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错失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956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错失焦虑、手机成瘾均呈负相关(r=-0.29,-0.44),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朋友支持、家...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尚未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应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并努力探索实现家务劳动社会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与既往对晚清公益的研讨多限于男性组织的研究不同,本文选择广州“ 公益女学堂”作为个案,发现当时投身公益的晚清女性,绝大多数出自绅商阶层。正是基于地缘、学缘和阶层等交往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基于同道中人的理解、欣赏和信任而产生的认知型社会资本,在同一群亲友型志士群体中深度交融,为当时不被主流社会所容的有志女性生产出一个相对自由包容的“平行世界” ———既是女性公益事业生发之初最现成的组织依托,又是其存续和发展最关键的抗风险系统。本文遂提出多维社会资本交融的观点,来解释中国女性近代公益组织的生发机制。事实上,这样一种集多层次社会资本为一体的亲友型志士网络广泛存在于近代中国变革的肌理之中,尚有待于未来更多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