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版权制度与技术保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版权制度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版权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技术已经广泛的介入版权领域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保护措施的出现及广泛运用已经对原有的版权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究竟是以技术保护措施取代版权法,还是保留现有的版权制度而作相应的修改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这是目前学术界所急待探讨的问题。  一、数字化时代版权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技术对版权制度的冲击  版权制度是古藤堡的现代印刷术发明后,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印刷复制的可能,适应对文字作品进…  相似文献   

2.
张宇庆 《北方法学》2011,5(3):67-73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保护视听节目内容与信号的一种版权技术措施,但"一机一盒"技术措施的合法性应受反垄断法的审查。开发节约资费型共享器可适用著作权保护的"个人使用"例外;开发独立选台型共享器及用于酒店等经营性场所的共享器将构成版权侵权。对机顶盒内部的半导体及程序进行反向工程的行为可能会侵犯机顶盒原始创新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以机顶盒业务为例,反垄断法的功能与价值在知识产权领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加强对商标的保护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商标边境保护措施成为对商标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现有的对美国的商标海关保护的研究不够,中文资料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全面详尽的研究了美国海关对商标的保护,更正了现有中文文献中的错误,并指出了我国企业商品准备进入美国市场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版权法中的技术保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技术保护措施概述 在模拟技术环境下,防止盗版除了法律手段外,除非版权人能破坏复印机、录音机、录像机等设备外别无他法。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一方面为盗版和非法利用作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为版权人保护自己的权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手段。“机器的问题还要机器来回答”,这就是技术保护措施的核心思想。从美国白皮书肇始,国际版权界开始越来越重视技术保护措施在数字时代版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欧盟法律顾问团甚至注意到“加密将作为主要的信息保护措施逐步取代版权”。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版权界就已经在计算机软件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范围的设定上和TRIPS协议所列范围存有差异。我国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应当包括专利权、地理标志,不宜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纳入保护范围。海关在实施边境保护措施时,对知识产权货物的平行进口应采取有限制的许可态度,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专利权边境保护及其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5年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主要参考了TRIPS协议中边境保护措施条款。《条例》与我国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及《对外贸易法》中有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规定,基本形成了一套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历史短,对边境保护措施问题未有充分的认识,我国现行的  相似文献   

7.
论版权法、技术保护措施和替代的可能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有关数字技术的版权问题,在涉及版权人与使用者的利益关系的作品传播层面,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数字传输行为的版权规范、版权的合同管理、在线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精神权利和技术保护措施1。其中的技术保护措施及相关的技术规避问题,可以说最具有前瞻性和最富有挑战性。近几年,在知识产品市场发达、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占据明显优势的美国、欧盟成员国等,就版权人的技术保护措施,在产业界人士、立法界人士和学术界人士中间展开了热烈讨论。这里所说的前瞻性和挑战性首先表现在,目前为止,覆盖预防、识别和报复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8.
由链接引发的间接侵犯版权的责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技术的发展冲破了传统的版权法的框架,在版权的主体、客体以及权利义务等多方面向传统版权法提出了挑战。从9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开始研究网络环境下引发的版权新问题,如复制权、发行权概念的重新界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版权新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链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一、链接导致的版权问题虽然链接导致的版权问题很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从问题的来源来讲,不外乎两类:一是由链接引发的直接侵犯版权的问题;二是由链接引发的间接侵犯版权的问题。1.由链接引发的直接侵犯版权的问题链…  相似文献   

9.
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技术保护措施的功能已超出各国立法所依赖的技术认识前提.当前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运用不仅涉及到信息技术产品的兼容性问题,而且也影响到终端用户的信息隐私,更是关系到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因此,版权法应转变现行的技术保护措施规制的立法模式,在完善技术措施的保护和例外制度基础上,增加版权人的信息披露义务.  相似文献   

10.
“武松打虎”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决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松打虎”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决引发的思考●郑成思1996年末,北京海淀区法院就“武松打虎”图版权纠纷一案,判被告山东景阳岗酒厂未经许可将刘继卣创作的图画用作商标,构成侵犯版权,判被告停止侵权并向版权人支付赔偿。1997年2月,中国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  相似文献   

11.
略论版权的技术保护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耕 《现代法学》2004,26(2):119-124
技术保护措施弥补了法律手段保护版权的不足 ,但技术保护措施又催生了更先进的破解技术及其装置 ,版权及其邻接权权利人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主要国家均加强了反规避技术措施的立法。本文从技术保护措施的主体、相关性、有效性及目的正当性方面考察了各国对技术措施的界定 ,并对规避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侵权抗辩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了我国著作权法中有关反规避技术措施的立法缺陷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二月底,澳大利亚联邦上诉法院对于广受关注的iiNet侵权案件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决定,认定iiNet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不需为其用户侵犯版权的行为负责。该案的原告是澳大利亚反版权盗窃联盟(AFACT),他们于2008年提起该诉讼。  相似文献   

13.
试论“合理使用”原则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使用”,作为版权法领域始终存在的“症结区域”,被认为“定义太有弹性而几乎无法下定义”.其内涵一般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的作品,可以不经版权人的许可,不向其付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及文章出处,并不得侵犯版权人其他权益。这一制度体现了版权法的宗旨,是平衡版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硅码。同时也是各国法官在判定是否侵犯版权时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合理使用制度是版权法重要的一部分,当技术进步与版权法产生微妙的互动时,“合理使用”也应“责无旁贷”地自我完善以适应现实的需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然是合理使用制度无法…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中的商标侵权与不公平竞争董灵一、国际贸易与商标当今世界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空前繁荣.随着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现代的经济战也更多以商标为利器来开展.商标素有"商品的脸面"之喻,"无言的推销员"之美称,具有表彰商品的来源、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夫妻相互侵犯监护权的含义与实例夫妻相互侵犯监护权,本文中指作为未成年人的父母,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相互侵犯对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夫妻相互侵犯监护权表现为,夫妻一方妨碍另一方或相互妨碍对方行使监护权,包括剥夺监护权或限制监护权行使的内容与方式等。例如:连某(女,俄罗斯国籍)与我国公民徐某于1994年在南京结婚,次年生一女(新西兰国籍)。连某母女除在国外住七个月外,一直与徐某生活在南京。1998年5月徐某因女儿抚养权分歧与连某协议离婚未成后将女儿藏匿,使其母女不能相见。连某通过多种途径未能解决问题,于…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好市多诉欧米茄案展开,通过回归基本版权理论,论证了版权平行进口中"首次销售原则"适用的根本性问题。提出(1)研究"首次销售原则"问题,根据产地加以区分的做法缺乏理论依据;(2)国内法对 "首次销售"行为之效力的认定是关键;"首次销售原则"与版权地域性、独立性无关。换言之,"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条件中是否包含地域限制,纯属一国国内立法与法律解释的问题。这取决于各国对版权人能否从域外"首次销售"行为中完全获偿这一问题的回答。因此"首次销售原则"本身的地域性限制只是一国在制度设计上的选择,属于对版权限制的反限制,而并非该制度的天然特性;也并非源自版权的地域性特征,两者切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7.
版权贸易,在国际上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在我国真正使版权进入市场领域的.却是近几年关于“复关”(GATT)讨论以来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著作权向来被人误解为是文人墨客的事。与商业行为沾不上或极少沾上边。随着党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在国内贸易市场与国际贸易市场逐步衔接的今天,此种不正常的观念才被淘汰.版权业方开始被重视,版权业的经济意义才越来越引起我国国民的瞩目。在版权贸易中,要不要规范版权贸易市场?如何规范版权贸易市场?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看法,以求指教。一版权业的含义是什么.国外有的学者认…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区联邦法院法官Howard Matz2月21日公布,裁定Google图片搜索服务侵犯了成人娱乐公司Perfect10的版权。  相似文献   

19.
据OUT—LAW8月11日消息,美国旧金山(San Francisco)一联邦法院裁决:《圣约瑟信使报》(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在刊登书评时引用书中的图片不构成侵犯版权。本案原告Christopher Harris拍摄的照片.经允许用于《你拯救的生命可能是你自己:一个美国人的生命历程》一书中。2003年,《信使报》在评论该书时引用了书中的四幅图片,Harris起诉报纸侵犯版权;违反了《数字千年版权法》,在刊登照片时没有登载他的版权声明;并要求得到17.5万美元的赔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阐述既有数字版权权利冲突及其解决研究的局限性的基础上,以数字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技术属性为中心,系统地剖析数字版权权利冲突的类型及其表现形式。进而以构建回应型的数字版权权利冲突解决模型为目标,本文尝试性地提出数字版权权利冲突解决的三阶数理模型,试图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为动态地解决数字版权权利冲突探索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