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基础教育目标模式转换的必要性面向二十一世纪,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目标模式必须改变。从世界变化发展的大趋势看,二十一世纪我们将由缓慢渐进的时代进入快速变迁的时代。从中国发展的趋势看,将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社会变为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就是说,要使我国摆脱贫穷和落后,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由自  相似文献   

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所反映的政策调整的动向,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第一,更加注重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促进城乡发展,保证城市化能够顺利地、比较平稳地进行。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心阶段,正是城乡关系调整的时期。一方面,现在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非农产业;另一方面,现在农业是弱势产业,不能够再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相反的应该给农业一些帮助。问题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占多数,非农业人口占少数,而非农产业效率又比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农民工的“身份”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问题涉及几亿农村人口转入非农产业和城镇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涉及几亿农村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农民进城就业和农民变市民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过程,贯穿于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整个阶段。农民工问题具有普遍性、全局性、长期性。最近制定的《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三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处于高增长的情况下,花气力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尤为重要和迫切。"三农"问题既各有侧重,又是有机的统一。解决农业问题,就是要稳定地保障农产品供给特别是粮食安全,满足十多亿人口的衣食需求;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要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决农村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可以说,现在面临的"三农"问题,内容比过去更丰富,任务比过去更艰巨,困难比过去更大,机  相似文献   

6.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也就是农村的城镇化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应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加速农村城镇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新型工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城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具体体现。而县域经济就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中观经济;发展壮大隆阳区县域经济,城镇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支持农民进城务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进城,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实现农村产业化是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农村人口、环境、生活方式及社区治理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党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瓶颈的根本性的措施。我国能否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经过24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占世界近10%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近些年,农民增收缓慢,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淮安视察指导工作时也指示:“要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民发展农民。”淮安作为农业大市,有384万农业人口,120万人从事种植业,2002年农民从种植业获得的人均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农业比较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是当前农村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  相似文献   

13.
温卓文 《人大论坛》2008,(12):25-2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相互连结在一起的。因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过缓的问题,不仅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紧要的任务,而且也是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城市现代化,还要实现全国城市化;不仅要实现工业现代化,还要实现全国工业化。这是真正的困难所在。而这一难题的核心是农民太多,并且长期存在着导致城乡结构严重失衡的体制因素,使得农民资金积累过慢,就业转移面临着诸多障碍。过去我们时常以“世界耕地的7%(调整后是10%)养活世界人口的21%”而自豪,却很少提及它的另一面———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  相似文献   

15.
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未来20年的最重要和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我们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清"三农"问题的历史由来,认真全面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大力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大量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为主要手段,在推进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6.
叶红 《创造》2003,(12):35-36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两个难题,一个是农民增收问题,另一个就是就业问题。积极促进就业,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并强调:"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经营城市,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就业指明了方向。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持续 不断的话题。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解决农业 问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解 决农村问题,要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城镇的 建设。解决农民问题,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鼓励农民进城。但当一部分农民转移出  相似文献   

18.
郭霖 《江苏政协》2013,(11):46-48
<正>去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和环境。这说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会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会引发一些利益矛盾和冲突,因而要深入探讨和努力构建化解这些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协调机制。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发的利益冲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切身福祉与公平正义,关系到亿万城镇  相似文献   

19.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路径。但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而言,只靠城镇化很难解决“三农”问题。不要说七八亿农村人口城镇化“化”不了,就是十三四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不能靠城镇化来解决。所以,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农村,关键还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20.
蔡志刚 《前沿》2010,(10):93-95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推进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必须提高人口占多数的农民的公民意识。目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比较淡漠,主要表现为内容"非系统化"、性质"平面化"、现实表现"单一化"、表现途径"被动化"等方面。为此,必须积极开展和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民参政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意识;明晰"两个关系",满足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正确看待农民公民意识的觉醒,善于"疏导和化解"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