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曾丽芹  宋姗 《传承》2010,(21):152-154
二十年前卧轨自杀的海子铸造了一个神话。生前贫困寂寞的诗人死后却声誉逐年升温,是用生命写诗,为诗歌献身的殉道精神造就了海子,还是诗人的诗歌世界蕴含着神奇的魅力?从诗人之死与诗歌文本两方面入手,简析海子神话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谢遂联 《求索》2007,(4):176-178
唐代主要诗人几乎都与都市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映诗人都市经历及情感的唐代都市诗自有其研究之价值。本文以唐代涉及都市的诗歌为切入点,对唐代诗人的都市心态做一番梳理和研究。都市作为一个名利场,往往使诗人于其中感受到多重苦闷并由此导致了诗人山林田园情结的产生。但是,对于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又使诗人难以彻底逃离“衣冠所聚,身名所出”的都市。最终他们只能沿着佛、道两务途径以平衡内心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前卧轨自杀的海子铸造了一个神话.生前贫困寂寞的诗人死后却声誉逐年升温,是用生命写诗,为诗歌献身的殉道精神造就了海子,还是诗人的诗歌世界蕴含着神奇的魅力?从诗人之死与诗歌文本两方面入手,简析海子神话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人皆可以为诗人,但未必能成为大诗人。审视古今中外大诗人的辉煌业绩和成长轨迹,有"五个备件"不可或缺。一是特殊天赋。一个诗人要想成为大诗人,非有天赋不可。天赋就是要天然爱诗,天性喜诗,天性爱写诗,与诗有缘,痴迷于诗。人们熟知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都是有天赋的。如王羲之于书  相似文献   

5.
范月霞 《前沿》2005,(8):239-242
诗在唐朝不仅承载着诗人们喜怒哀乐、希望、失望甚至绝望等心灵体验,也以艺术的真实记录了诗人一生兴衰荣辱、求索失败、自我超越的政途艰辛。诗人作为古代知识分子中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宦海沉浮的经历和内心感受,是和其他类型的知识分子大异其趣的。统治阶级的重吏轻文,诗人与政治家个性的天然隔绝,最重要的是盛唐社会思想领域的平庸甚至缺席,造成了这个时代整个诗人群体政治梦想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也被用到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头上……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已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模式了。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诗人,既爱国,诗又写得好,人们爱他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  相似文献   

7.
谢克强出过好几种诗集,发表的作品也恐在千首以上。但我认为,在《孤旅》(中国文学出版社)之前,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或杰出的)诗人。但自此诗集以后,他有了创作个性、独特风格,有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诗歌意象和表达方式。不是写过诗的人都可以叫做诗人。诗人是一个崇高的称号。必须有相当的真诗因素时,才能称为诗人,也许这种要求有些苛刻,但为了诗的发展与繁荣,必须如此。有人说:没有山峰的山只能算是丘陵。这句话说得有点尖锐,同时也说得有些智慧。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警告:一个从事专业工作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山峰”。而…  相似文献   

8.
李贺有一个"巨鼻",是唐代嗅敏度最高的诗人,特别钟情芳香气味。他描绘了植物芳香、物品芳香、美人芳香,创造了嗅觉审美的"瑰诡"诗境,传达了唐代香文化的审美信息,并藉诗作中的香意象表达了诗人自己渴望功名追求爱情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9.
惠特曼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创作观。在这一文学观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诗人"、"美国诗人"、"伟大诗人"、"宇宙诗人"、"肉体诗人"、"灵魂诗人"等概念,并赋予特定的内涵。惠特曼关于诗人的种种概念体现了他对创作主体的要求,如入世精神、民族意识、本土化意识、全球化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王海英 《青年论坛》2005,(1):142-143
杜甫避乱川中寓居成都草堂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草堂落成、亲人团聚 ,使诗人对生活表现了少有的满足感 ,其对生活环境的热爱都一一诉诸笔端 ,同时杜甫其积极入世的思想始终未因暂得安定而削弱。这也是杜甫成为伟大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斌 《求索》2013,(8):125-127
久负盛名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明代诗歌接受史上其关注度和好评度竟然下降到二三流诗人的水平.甚至受到部分诗论家的激烈批评。这一现象源于明人的诗学观念,一方面。由于文学流变观念的强化,杜牧被认定为一个“变之极”的晚唐衰世代表性诗人:另一方面.因与宋诗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杜牧被极端宗唐抑宋的明人看作开宋诗“不良风气”的罪魁。杜牧诗的这一遭际展示了一种普泛化、极端化的诗学观念如何深刻地影响到明人对具体诗人和作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就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在那个尚不知人生愁滋味的孩提时代,竟也揣摩出几分人生的离愁别恨。长大后又读了他的《白玉苦瓜》、《我的缪思》、《昨夜你对我一笑》等脍炙人口的诗作,不禁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仰慕之情。当时间的年轮驶进2000年12月,我终于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一个文学颁奖会上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诗人真容。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自如,语言风趣幽默,待人亲和且有问必答,横竖看上去都让人感到可爱可亲,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好老头、美老头,并不像世人所说的诗人都是神经兮兮的“怪物”。在那短暂的几…  相似文献   

13.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歌烦秦始皇的著名诗篇。李白在这里赞美和颂扬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雄伟事业,他用"六合"这样的词汇形象地说明秦王朝疆土的广大。诗人的热情赞颂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的最大贡献就是首次统一了全中国,建成一个拥有广大疆域的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相似文献   

14.
佐人 《现代领导》2009,(9):31-32
我国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先生可谓卓具“空想”之能力了.池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不纳税、无徭役,老人和孩子都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5.
在元宵之夜万家灯火的簇拥中,经历了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历史风云的老诗人99岁的臧克家先生驾鹤西去了。在默然静悼的时分,人们的耳边蓦然响起老诗人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有的人》:  相似文献   

16.
艾青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郭沫若之后的一位重要诗人。如果说,郭沫若是“五四”时期当之无愧的伟大作家;那么,艾青便是抗战时期为人称道的优秀歌手。艾青是以他的诗歌的雄浑气魄、沉健笔调、浓烈色彩、厚实内容鸣响诗坛,饮誉中外的。解放以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诗人奋笔放喉,又写了许多久为传诵,众人赞赏的佳篇。艾青是一位成熟的诗人。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不仅要有举世公认的力作名篇,而且还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有精辟独到的见解,那怕这种见解是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5月,《广西民族报》(汉文版)副刊取"花山"的壮语读音"岜莱",开辟广西本土诗人创作阵地——"岜莱诗会"专栏,每月用一个整版来刊登广西各族诗人作品。至当年12月,专栏已成功推出8期,共发表80多位本地诗人诗作100多首。"岜莱诗会"专栏的开设得到了热烈响应,一批知名作家、诗人、诗评家、文化学者和诗歌爱好者集聚于此,在母语"岜莱"的意象统摄之下营造精神家园,抱团取暖,话诗论剑,共谋诗歌创新之宏图。  相似文献   

18.
"窗"在方位上不仅具有东西南北的朝向,而且在形态上具有敞开与闭合之分。唐诗中的窗多以开敞的形态存在,"开窗"成为一个固定的诗学话语,与"闭门"形成了鲜明对照。"开窗"蕴涵了中国文人一种特殊的观物方式,诗人们凭借窗这个审美支点艺术地、诗意地、哲理地观照自然万物。同时,"开窗"又蕴含了唐人特殊的隐逸心理,一方面与现实世界诗意相通,是诗人对闲适追求的渴望,一方面与精神世界相通,是诗人消解内心矛盾获得精神自由的媒介。  相似文献   

19.
高国庆 《前沿》2012,(13):196-198
晚唐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呈现出奇情异彩的一个时期。历代学者在提到这个时代诗家时,关注的焦点大多是诸如李商隐、杜牧之类的杰出诗人,而对许浑却很少驻足、留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晚唐诗人许浑诗歌的思想内涵,经过分析之后,认为他的诗歌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他的诗歌也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20.
蒋建农 《新东方》2006,(6):57-60
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时,诗人臧克家一次在接受采访中套用过去塾学里赞颂孔子的话,写了这样一幅字:“大哉毛泽东,大哉毛泽东。毛泽东之前没有毛泽东,毛泽东之后谁若毛泽东!大哉毛泽东,大哉毛泽东。”言词间透映出诗人的独特感触和浪漫情怀。在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之际,回顾毛泽东的传奇经历,不知何谓“诗”的我,竟也不由得对诗人的感触产生了共鸣。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百二十多年以前,韶山一处坐落在偏僻山坳里的普通农居,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毛泽东。正像那首被后人争相咏唱的歌曲中所写:“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