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来头的狗     
我有一位朋友,以贩狗为业.我叫他帮我找一条好狗.他问我:"你要狗干什么?吃狗肉,还是看家?"我说:"看家."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的“腐败教父”程维高真哏群众揭发了他那么多年未伤及他一根毫毛,揭发者却进了班房。可是,时候一到,说拿下他就呼啦啦大厦顷刻倾倒!所以说,程维高是一个很值得关注、思考、解剖、研究的人物。浪费了这个反面教材,将是件令人可惜甚至后悔的事情。[(\313\274\277\274\321\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15日11时许,家住沈阳市浑南新区的高大妈家里电话响起。"您好,这里是沈阳市邮局,您有一封挂号信件……"听到这里,高大妈迟疑了一下,"我怕真有事儿,就继续听了下去"。接下来,对方"告诉我不用去邮局取挂号信,还说这事儿直接涉及上海静安区公安局,说我涉嫌诈骗3万元,还问我身份证是不是丢失了",一连串的问题问得高大妈十分紧张。虽然这些事儿她都没做过,可毕竟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跟公安局打过交道,高大妈就继续往下听。对方"说我贷款3万元,不还钱。您说我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哪儿还肯给我贷款呢?这不明摆着瞎  相似文献   

4.
大师的败笔     
张秀芝 《政府法制》2013,(23):38-38
乔治·勃拉克是法国的著名画家.一天,一位画家朋友来他的画室参观.闲聊时,勃拉克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画了一个多月,可有一处小失误,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朋友看了看画说:"这处败笔来得恰到好处啊,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画跟你交换."勃拉克一惊:"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画跟你换,还是扔了好!"但朋友一再坚持说:"这幅画根本就没问题.你换一个角度欣赏,那‘败笔’就是锦上添花!我要将它挂在画室,让学生和收藏家们学习鉴赏." 朋友这么一说,勃拉克想:可能是自己把失误看得太严重,否则人家怎么愿拿精品来换.于是,把画换了出去.后来,勃拉克看到那幅画果然挂在显眼的地方,更相信朋友的话了.  相似文献   

5.
法律帮了我     
我的朋友于老三办了一个选矿厂,因此暴富。一天,路过他的工厂,凑巧遇到他。他热情地邀我进厂聊了一阵。我提出想参观他的工厂,他二话没说,便陪我参观。尽管戴上了口罩和遮尘帽,但走入选矿车间,由于尘埃密布,呼吸困难,还是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听说这种矿毒性大,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便问于老三“:人在这样的场合工作,身体健康要不要紧?”于老三直爽地说:“要紧哩,所以我只招外地人,只准干两年,便另外换工人。”我赞许地说“:嗯,这倒是保护工人身体的一个办法。那些在这里打过工的工人回家后,有生病的吗?”于老三小声地说“:实话说,有。发病的…  相似文献   

6.
一人的朋友跟他打赌说,你在屋子里面挂一只空鸟笼,过段时间,你非养鸟不可.此人不信,朋友说,那我们打个赌吧,你挂一个鸟笼试试.此人真在屋子里挂了只鸟笼.从此,到他家来的客人不经意地都要看一眼鸟笼,然后问:"你的鸟是死了,还是飞了?""要不我给你送一只吧?"第二天,客人又来了,说:"你是不是不会养鸟啊?我给你买一本养鸟的书吧?"第三天,第四天,一拨拨客人不断重复着上面的话,有的还拿着鸟儿,鸟食、鸟书来了……没过一星期,不堪其扰,他终于养了一只鸟.……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4,(21):62-63
正我最近做一项研究时,需要一些英文资料,托一位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在当地图书馆查找。朋友开玩笑说:"你要查的东西没什么不健康内容吧?否则,我还得去申请解除屏蔽呢。""图书馆的电脑怎么会被屏蔽?"我问。朋友解释,所谓"屏蔽",其实是指公共图书馆电脑上安装有过滤软件,这类软件会将所有暴力、色情网页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4,(22):40-40
正不忠法官正在审理一件夫妻出轨案件。听了双方的供词后,法官说:"太太,照这样看来,确实是你对丈夫不忠!"太太愤怒地喊道:"不!是丈夫对我不忠!他说要出差一个星期,可是才3天就跑回来了。"我住在他隔壁两个流浪汉被逮捕了,法官问第一个:"你住哪里?"他说:"田野、森林、山丘,海滩。"法官问另一个:"你住哪里?"那人说:"我住在他隔壁。"索赔一个妇女乘车时被夹断了右手食指,她要起诉,向汽车公司索100万元。律师对她说:"一个手指恐怕不能索赔那么多。"妇女咆哮道:"为什么?我那只手指是用来指挥我丈夫的呀!"  相似文献   

9.
有些时候,我幸福着却浑然不觉。下雪了,地上皑皑一片。早上起来,我忙着送孩子上学。街上路滑拥堵,烦躁之余,给南方的朋友发了一个短信。一会儿,朋友回复了:"你们那里下雪了?你真幸福!"我愕然,这也叫幸福?和暖的一个秋天,母亲从老家打电话过来,说要进城给我们送玉米穗。临近中午,年过六十的母亲背着一编织袋玉米穗,一摇一晃地爬上我住的四楼。老人喘着粗气进了房门,我赶忙接过母亲背上的袋子,心疼地埋怨:"大老远的拿这么多干吗?城里也不缺这个。"我拿了一些送给对门的孙大妈。孙大妈感叹地说:"你有母亲疼爱,多幸福!"  相似文献   

10.
幽默     
你骗人有一个人养了个超级聪明的鹦鹉,他朋友来家里逗鹦鹉。朋友说:我会说话。鹦鹉说:我也会说话。朋友又说:我会唱歌。鹦鹉说:我也会唱歌。朋友最后说:我会飞。鹦鹉说:你骗人!斗牛士的报复  相似文献   

11.
好领导     
这天,领导一上班,就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领导的朋 友打来的。朋友说:"周局长的儿子病了,住在人民医院的 311号房间。" 领导说:"好,我这就去探望。"领导进了办公室,对秘书 说:"如果有人找我,你就说我出去办事了。" 秘书说:"九点钟您不是要同一个重要客户谈判吗?" "让他等我一个小时好了。" 领导是单位"二把手",领导想成为"一把手"。好在"一 把手"快退下来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领导自然成"一把 手"。在这节骨眼上,领导自然小心翼翼的,怕在"一把手"面  相似文献   

12.
"想发财吗?朋友。"在福州市一家舞厅轰鸣的鼓点声中徐祖铭隐隐听到有人向他搭话。变幻的灯光中一个身影鬼魅般晃到他的眼前。38岁还在外打工漂泊的徐祖铭一下子动了心:当然想。"怎么发?"我有几个外国朋友赌博包赢,有没有有钱的朋友?介绍他们来赌博,赢的钱分给你7%。"徐祖铭问:  相似文献   

13.
一位北京网民在互联网上贴了一个帖子,讲述了来京打 工的一个外地朋友与居民身份证的故事。 "有一个哥们儿,身份证丢了,他打电话到老家央求朋友 代为补办了一个,用挂号信寄来后,他到邮局取。但是,取他这 个身份证,他必须用自己的身份证才能取出来--而只有把 那个身份证先拿出来,他才能取出这个身份证。这是一个悖 论。他急了,一遍又一遍地说,那证件就是我的,可是邮局工作 人员就是不让。他被逼无奈,发誓说,如果他撤谎,那么他就是 --他接着说了一大堆动物的名字。最后还是没有取到身份 证,他只得央求邮局把那封挂号信退回去。后来,他亲自回了 一趟老家,看到那封信上有一个改退批条,用圆珠笔写着:查 无此人。"  相似文献   

14.
底线     
正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  相似文献   

15.
(廿九) 离开吴主任办公室,一团一团的疑问不由涌上心头.我感到,今天的事儿有点蹊跷:吴主任怎么会对我家的事这么清楚呢?如果都是老妈说的,那老妈对他也有点太信任了吧?而且看得出,他对老妈还是挺关心的,甚至有点太关心了.难道他们有点那个意思?  相似文献   

16.
正老王不再唉叹了。2013年,老王不再唉叹的变化在服刑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日三叹的老王怎么就不再唉叹了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追问,老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一日三叹的呢?面对大家的追问,老王很爽快地告诉大家:"是《光明行》丛书引领了我、改变了我,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如何在服刑中做得有意义,让我看到了新生。"熟悉老王的人都知道,以前的老王起床后先是发呆,随后"唉"的一声,便不再多说一句话。眼前的任何事情他都不闻不问。午饭后,他依旧是一声长叹,算是下午的开始。晚饭后的一声长叹,算是他一日中的小结。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自己的刑期,老王把自己的心事全融入三声唉叹中。这样的唉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伴随了他多少个服刑日。  相似文献   

17.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个有大学问的大圣人,但有时候"需要"了,他也会说谎. 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易经的奥秘>时,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的一个朋友赌博,输给别人八、九百元,找我借钱,说要还人家,我看在朋友的份上,借给他一千元钱,谁知道他拿钱又去赌,当场被公安派出所的干警捉住,没收了参加赌博人的钱,并重罚了他们。我知道后,马上向我的朋友要钱,可他说,他在被捉时向派出所的人分辩过,说一千元是还人家赌债的,派出所的人教育他说,法律  相似文献   

19.
难解的幽默     
我是画漫画的。在报社任美术编辑,处理漫画稿,也写点漫画创作方面的文章。没料想又研究起幽默理论,而且研究了20多年,从不间断,为什么呢?记得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有一天相声大师侯宝林对我说:“有的相声演员不大会用幽默,‘包袱’使的不好。”我说,漫画创作也有这个问题。他问我:“幽默到底是什么?”这可把我问住了。我说:“明天上午到我家来,咱们好好谈。”我把李滨声也约来——他的漫画很幽默。我们谈了一个上午,谁也说不明白。宝林说:“咱们是搞幽默艺术的,总得明白幽默是什么呀。”我说:“交给我吧,到报社图书馆去查查书去。”一查《辞…  相似文献   

20.
福尔摩斯已经恢复了平静,但我在他的表情中似乎仍旧看得出来他心里觉得可笑。“哎,这是个很糟的发展,是不是,华生?不过这里面有些奇妙之处,还给咱们的委托人留下几分希望。”“你这样讲使我听了很高兴,”我由衷地说。“刚才我觉得恐怕他没有希望了。”“我就不愿意说出这样的话来,亲爱的华生。事实上在咱们这位朋友极其重视的证据中,有一个十分严重的缺陷。”“真的?什么缺陷?”“就是这点:我知道昨天我检查门厅的时候,墙上并没有血迹。华生,现在咱们到有太阳的地方去散散步吧。”我陪着我的朋友在花园里散步;我的脑子很乱,心里却因为有了希望开始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