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文化亦称犯罪亚文化,它与犯罪同步产生和发展,并伴随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有组织犯罪与犯罪文化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有组织犯罪是对犯罪文化中一些最主要内容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美国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在观念上已趋至理性,法治运行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停留于对相关立法规范的分析比较层面。本文通过研究表明:美国惩治有组织犯罪的刑事法治发展,从形式与立法上看,体现为其有组织犯罪的概念构建从狭义演变为广义;从机制及本质上说,历经法治实践中的曲折和认识观念上的反思,社会主流对有组织犯罪的演变规律、现实特征和特殊危害的认识到位是其关键原因和实质内容。上述要领,对于我国打击正处于活跃期的有组织犯罪,在观念反思和对策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磊 《法制与社会》2010,(24):89-89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提高,有组织犯罪也借助人类最新的科研成果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有组织犯罪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团体,为躲避打击,他们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手法,其组织结构也在不断的完善着,犯罪手段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些组织严密,结构完善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其犯罪手段正在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有组织犯罪团伙正通过非法手段和渗透转换角色,以求获得合法地位或为其寻求保护,通过贿赂腐蚀手段为自己寻求更加牢固的保护伞,而具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从宏观方面而言,也呈现出在数量上日益增多、在质量上向典型的黑社会组织演化、在活动领域上趋于跨国跨地区性、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组织内部来看,呈现出内部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员激增、趋于职业化的特点,给打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境内有组织犯罪现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30年的演进.目前总体形势表现为发展速度快、再生能力强、存在形态丰富和持续存在的时间较短:尤其是近10年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活跃和蔓延趋势,从整体上加剧了有组织犯罪的危害深度和广度。中国对有组织犯罪始终坚持严厉打击政策,但在执法层面却面临着可资利用的立法资源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在反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完善方面,首先应根据有组织犯罪的规律及其本土表现.形成符合实际的有组织犯罪的整体性概念,并以此为指导对有组织犯罪各发展形态进行统一规制,为刑事打击的介入确立合理的起点;在反有组织犯罪的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坚持“以严为主、以宽为辅”的基本政策导向和贯彻“打早打小”专门政策的具体要求,从严密法网、便利追诉和严厉制裁三方面推进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有的大量数据表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现状严峻,其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出现低龄化倾向、犯罪类型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从性质上看,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化方向发展;从犯罪手段上看,智能化犯罪增加;从组织形式上看,团伙犯罪现象严重、女性犯罪增加。本文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将其消灭在犯罪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犯罪参与层面刑法理论的本土构建集中体现在有组织犯罪领域。在概念上,通过《刑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界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组织。在政策上,从“打黑除恶”转向“扫黑除恶”彰显有组织犯罪刑事政策的成熟,其内容具有广泛性、实质性、协同性和衔接性的特点。在刑事立法上,我国围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规定了专门规则,并在特别累犯、限制减刑假释、洗钱罪上游犯罪范畴规定了该类犯罪的特别规则。在有组织犯罪网络化上,我国围绕网络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网络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融合的层面分别制定和完善相关规范。  相似文献   

7.
马克昌 《法学论坛》2004,19(5):77-80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 ,不仅对什么是有组织犯罪及其范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而且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对有组织犯罪进行了大量的对策研究 ,特别是从国际合作层面上加强刑法的一体化 ,共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我国而言 ,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司法上尚存很大缺陷 ,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为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特请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刑法学泰斗马克昌先生主持并组织了本组稿件  相似文献   

8.
包雯 《法学论坛》2004,19(5):80-84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 ,不仅对什么是有组织犯罪及其范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而且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对有组织犯罪进行了大量的对策研究 ,特别是从国际合作层面上加强刑法的一体化 ,共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我国而言 ,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司法上尚存很大缺陷 ,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为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特请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刑法学泰斗马克昌先生主持并组织了本组稿件  相似文献   

9.
论有组织犯罪的社会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发民 《法学论坛》2004,19(5):90-93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 ,不仅对什么是有组织犯罪及其范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而且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对有组织犯罪进行了大量的对策研究 ,特别是从国际合作层面上加强刑法的一体化 ,共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我国而言 ,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司法上尚存很大缺陷 ,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为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特请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刑法学泰斗马克昌先生主持并组织了本组稿件  相似文献   

10.
论有组织犯罪研究——十年回顾、评价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曾一度销声匿迹的有组织犯罪在国内开始滋生、蔓延,我国学界就逐渐投入较大力量,对这类犯罪现象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有组织犯罪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深入发展?我们却缺乏宏观上、整体上的了解。为了促进我国有组织犯罪研究向前发展,笔者试就我国学界在十年(1994年-2004年)期间对有组织犯罪研究的成果进行回顾和分析,期望能为学界同仁奉献微薄之力量。一、十年来我国有组织犯罪研究的基本状况由于“迄今为止,有组织犯罪这一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仍没有一个精确的、…  相似文献   

11.
康树华 《法学杂志》2004,25(3):11-12
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可能出现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有: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装备更加现代;犯罪手段更狡猾;犯罪数量上升;性质上向典型的黑社会组织演化;农村有组织犯罪更加突出;犯罪活动向跨区域、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组织犯罪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也成为困扰我国社会治安的一种特殊、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探讨有组织犯罪的原因,对于从理论源头找到扼制有组织犯罪发展的方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政法学刊》2010,27(5):87-92
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有组织犯罪侦查工作也基本上能适应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案数量、社会破坏性的迅速增加,以及跨国有组织犯罪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逐步扩大,现有的侦查主体之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应分析西方主要国家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我国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丽霞  赵红星 《河北法学》2005,23(10):132-135
世界范围内有组织犯罪令人触目惊心。有组织犯罪在中国特指黑社会组织或者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实施的犯罪。在新形势下,有组织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数量上迅速增长,质量上正向典型的黑社会犯罪演化;装备更趋现代化;犯罪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化”趋势更加明显;犯罪手段上越来越重视“软”手段的运用;犯罪活动呈现跨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一些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有组织犯罪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犯罪活动之一。1985年联合国第七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上,将有组织犯罪、恐怖犯罪和毒品犯罪列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灾难”。然而,对于什么是有组织犯罪,各国由于各自国情、犯罪状况、法律规定等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迄今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这一概念还未形成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第22届国际亚裔有组织犯罪研讨会中国代表团的发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是:有组织犯罪是指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以暴力、威胁、贿赂等为手段,通过垄断获取巨额利润,为长期犯罪而形成组织,严重危害社会的一种犯罪形式。有组织犯罪包括萌芽阶段的团伙犯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为近邻,近年来都面临国内及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威胁,为有效打击和控制猖獗的有组织犯罪蔓延,比较研究中日两国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日两国有组织犯罪界定比较;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实体法,主要从立法模式、罪名罪状和刑事责任规定比较;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程序法,主要从侦查机关、侦查措施、证人保护制度及没收和追缴程序等比较;打击有组织犯罪的下游犯罪——洗钱罪的规定比较。  相似文献   

17.
蔡军 《人民检察》2023,(4):18-23
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实施的有组织犯罪和纯粹线上模式实施的有组织犯罪两种形态。与传统的有组织犯罪不同,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在组织形式、犯罪手段、行为模式、危害后果等方面均呈现“进化”和“异化”的新特点。关于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认定标准,有关法律、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规范性文件已经进行了系列探索。反有组织犯罪法起草过程中对于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表述变化,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于该类犯罪认识观念上的差异。相较于既有法律及司法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反有组织犯罪法第23条的两款规定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为广义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认定提供了法律规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组织犯罪"的基本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各方面都呈现出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景象。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犯罪现象不仅没有减少,相反,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的犯罪数量在增多,手法在翻新,水平在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增多,成为当前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组织犯罪,是指除一般共同犯罪之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类型,包括团伙犯罪、集团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实施有组织犯罪的犯罪主体即有组织犯罪集团。在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这一概念尚未在中央文件、各种新闻宣传媒介以及政法部门内部用语中形成规范化。一方面是由于对有组织犯罪的研究起步晚,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尚处于低层次阶段,所以在概念表述上存在着不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法国政府为惩治与震慑有组织犯罪而在立法上做了大量的储备,不仅从实体法上,而且从程序法上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防治。对有组织犯罪,不仅规定了基础刑,同时也规定有附加刑,可以对所有恐怖主义分子或不计国籍专门对外国人员适用。1992年刑事法典的制定也拓展了对相关犯罪与主体的刑罚效力,生态恐怖犯罪与法人刑事责任追究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特别部分。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有组织犯罪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种种发展机遇,如促使有组织犯罪跨国化程度显著增强、非法资金的转移更为安全与便捷等;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有组织犯罪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如增强了政府防范有组织犯罪的能力、提高了政府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合作等。因此,关于经济全球化对有组织犯罪的影响,任何夸大或歪曲的描述都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