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性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了主体性原则的思想渊源。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伴随着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主体性原则经由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得以奠定。主体性哲学将人类从宗教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树立了人的主体价值,但同时对主体性的极端强调也使人进入了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人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实现主体性的人格化,才能使人的主体性得以持久的发挥。人的主体性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自主选择性人格是主体选择性、创造性等深层主体性特征的人格化,是主体性人格在现时代的实践形态。而自主选择性人格是一种独立、自由、理性、自主自为性人格,同时还是一种责任人格和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论文探讨了主体性教学的内涵,并对主体性教学方法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适用性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发案数量明显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多发、积累和激化造成的。依靠群众化解矛盾是"枫桥经验"最基本的经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对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和《人文杂志》编辑部发起的主体性问题学术讨论会,最近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深化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主体性的涵义 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主体性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理解强调的是主体作用于客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不仅主体具有主体性,而且对象也具有主体性。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对象主体性缺失而陷入了困境。面对现代社会对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呼唤,有必要对工作对象的主体性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助于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基石,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主体性原则贯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民主的实质是基于自身权利之上的人民的自治与自主.它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的自我立法,深刻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平等性.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民主作为一种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两种存在形态,即作为政治公共领域的参与民主和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及国家形态的建制性政治民主.这两种民主形态既具有共同的内在规定性,又在运行机制上相互区别,在社会功能上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疆地区“极端宗教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三股势力受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极端思想肆虐,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恐活动。其兴起和膨胀过程复杂,对民族团结和我国稳定恶劣影响,危害极大。对此,应始终坚持素质强警、快速反应、专项打击常态化,确实形成联勤联动、立体防控、可靠保障的运行体系,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群防群治三种力量,不断健全打击格局、完善打击体系、加强打击力量,确保打击暴恐取得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主体性的存在。“在”是其本体论涵义,“主体性”则表征了其存在属性,即:人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存在者,真实主体性是其本真的表现。对人的发展历程进行人为分割并不能违拗于人的本真。青少年阶段理应遵循这个前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技术时代“异化”的情境中,人的生存悖论凸显,理想的“子宫预设”以及“异化”的“遗传”,导致“自我异化”成为青少年的存在形态,即呈现“非真实自我”状态。建立在精神分析视角上的反思,不仅仅是再诠释与再思考,更在于解构与重构。回归真实自我是青少年存在的本真。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是哲学上的重要概念之一,将主体性应用到守法实践,是实现全民守法的重要途径.而对主体性守法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主体性与守法,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主体性守法的涵义、本质、特质及其与法律强制力的关系如何,从而为全民守法打下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化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女性主体性的议题更在后现代和后殖民的论述中相继出现.对主体性的理解,从女性主义与后殖民的角度,即要把女性及被殖民者的主观(主体)感情、反应和信仰,看成是与男性主导及殖民统治相对立的、信实可靠的和值得倡导的一种力量.女性主义正是女性追求自身主体性的运动,强调女人和男人一样是主体而非客体.因而在女性主义及后殖民话语中,对女性主体和主体性的建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现代化反映到哲学上,其核心就是主体性问题,而在诸多主体性理论当中,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在当代具有优先的解释效力和引导价值。通过对主体性理论的哲学史考察,进而分析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内涵,可以揭示他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尤其是当代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律师在场权本质上是公民对国家权力的一种监督权,反映了刑事诉讼主体性理论、程序公正理论、多元价值平衡理论的客观要求。律师在场权是对侦查权的一种制衡,许多国家及相关国际文件都确认了律师在场权。在我国尽快确立这项权利,有利于公正的侦查程序的建构,对遏制刑讯逼供、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当今主体性教育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基本目标,却忽略了师与生的关系问题。随着哲学主体性研究的转向,当代教育理论开始对主体间性加以关注。与主体性相比,主体间性对师生关系加以了更为完备的哲学阐述和实践建构,在一定意义上更好地映照了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6.
法律解释的悖论与法律论证——一个终结还是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解释学展开的思维基点主要有两种一是难题思维;二是整体或类型思维,也可以称为大全思维.但因为其共同具有的主体性思维特点,产生了法律解释的难题.法律论证理论正是通过主体间性思维取代主体性思维,进一步发展了法律解释学.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价值总量总体上处于加速膨胀状态。由于资本利润率下降的作用,当价值膨胀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萎缩,价值总量的萎缩就是资本的自我否定过程,马克思称之为价值革命。加速膨胀与自我萎缩之间的运动循环,所表现的不过是物质财富增长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反比例关系。但是,在物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价值总量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缩小。只有新的使用价值投入到资本中的时候,才能使价值总量处于一种膨胀趋势。但是,这种反比关系必然会达到一个极点。在这个极点之后,即便有新的使用价值被发现,价值总量也还是会处于萎缩之中。因为,此时人的使用价值,即人的才能的自由发挥成了人的第一需要。此时,资本的历史使命就会终结,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将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是自我在认知和体悟人类文明时,选择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实体性文化,达到思想上"心安理得"的本真状态,是自我意识对文化形而上的选择与追寻的展开过程中的思想的觉悟与觉醒。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现代性"在受资本逻辑和商品拜物教等魅惑下,使自我和对象性的文化闹剧不断上演着,在反观有自知之明的人类文化思想进程中,主体性视阈下反思文化自觉就显得尤为重要,哲学的主体性是文化自觉的逻辑前提,正是在主体性视阈下文化的价值取向才跳出了现代性的魅影,以自由自觉的崇高文化样态显现出来,从而在实践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未来图景,实现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观。  相似文献   

19.
如何界定女性主体性是女权主义的核心问题。追溯主体性在女权主义史上的发展轨迹发现,无论是现代女权主义还是后现代女权主义,在对女性主体性追求的同时都陷入了主客二元对立的困境。结合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女性主体性:一是个体层面,二是社会层面。从主体间性来把握主体性可以克服女权主义的二元客体困境,最终实现两性“和而不同”,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化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实施专题教学;二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变教师主体性为学生主体性,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理论讲授,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灵活施教;三是在课程考核方面,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实行综合测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