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不应该忘记这种天职和神圣的召唤。它使人确信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得以继续保障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①”这是在实然层面上的反思,也是在应然层面上的追求。作为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时代宣示者的角色。本文着重在宏观层面上全面把握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力求对其理论、立法和实践作客观、鞭辟的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展望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向。一、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理论述评与创新(一)理论述评理论源自于实践,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一种经实践凝炼和升…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胜 《中国司法》2010,(12):92-94
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保障公民享受法律公正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否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同时,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意义重大,我们应超越个人利益、阶层利益的局限,站在时代、历史、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来看待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是维护贫弱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欧洲有一位法律界人士曾说过这样的话:“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律方面最重要的革命就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法治的基本标志。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诊所法律援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诊所法律援助及其特征 诊所法律援助产生于美国,是一种新兴的法律援助形式。之所以称为“诊所法律援助”,是因为它在形式上借鉴了医学院的诊所实践模式,通过开设“法律诊所”课程,使法科学生能够从类似于医学诊所的“法律诊所”中学习法律执业技能,并以此为平台服务社会,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振红 《中国司法》2006,(10):82-86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律方面最重要的革命就是法律援助”①。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受援面较小,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较差,有些受援助者未真正得到“法律实惠”等问题。在法律援助制度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提高受援助案件的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质量问题日益成为中国法律援助管理者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②。本文认为,应从立法保障、经费保障、监督保障等方面着手,构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质量保障体…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14,(14):6-12
法律援助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论述中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大力发展法律援助事业.对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权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确立一个秩序良好、治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世界各国政府不遗余力的追求。现代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直接以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为自身使命的法律制度,它以国家行为面貌出现,国家掌握着本国法律援助的机构设置、制度安排、经费拨付和人员配备等重要方面,决定着本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现代法律援助制度的这一特点,预示着法律援助将可能成为国家控制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怿 《中国司法》2007,(3):85-87
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它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本文以法律援助制度对当前我国新疆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为基础,把法律援助在新疆的实践和现状作为切入点,将揭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来探讨并完善一些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法律援助对策和实施办法,以求对当地法律援助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裴俊杰 《中国司法》2010,(6):98-100
引言法律援助作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自1996年建立并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司法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被誉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形象工程”。然而,大墙内的服刑人员是不是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0.
魏月霞 《法制与社会》2011,(16):29+31-29,31
法律援助是现代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其要旨是通过对贫困者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立法层面、实践层面和观念层面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亟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