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苏联时期和苏联改革时期都存在对资本主义停滞的、片面的认识。苏联时期的认识是停滞的,停留在19世纪以前:资本家残酷剥削,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等。苏联改革时期是片面认识,把资本主义描写成是天堂,是苏联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库里申科,全名为格里戈里·阿里莫维奇·库里申科,乌克兰人。他于1939年6月率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的轰炸机部队来到中国,于该年10月14日对日  相似文献   

3.
张鹏 《理论与当代》2014,(11):26-27
正众所周知,苏联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曾在无数历史紧要关头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过国家的统一和完整;但同样是这支军队,却在七十多年后选择了对责任和使命的放弃,最终导致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不可逆转。一、苏联红军对苏联存亡的重要意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政权到1945年"卫国战争"的胜利,战争让苏联军队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即使是在此后苏联所奉行的"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时期,尽管面临国  相似文献   

4.
正"咱们是去机关采访,你怎么穿这身衣服?"这是2010年7月底,入职不到一个月,我第一次外出采访时发生的"插曲"。在火车站与当时的杂志社记者潘则福见面时,我穿了一件大学时期的红色T恤,咖啡色短裤,一副学生模样,让对方哭笑不得。这一个月,刚从大学毕业、非新闻专业出身的我进入廉政瞭望,迄今已在采编岗位上度过了9年时光。在这些青春年华奋斗的日子里,我感受着血脉偾张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延安,革命圣地。在那里,我度过了青年时期最重要最难忘记的一段生活;在那里,党把我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穷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通信专业技能的军队干部。延安是我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先后在杭州笕桥航校和北京南苑机场航校学习。航校有很多苏联顾问授课,他们的授课方式很有特点,言谈举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天然磁石是中国首先发现的。苏联顾问马捷洛夫在一次上电工课讲到磁石时说:"天然磁石是中国在2000多年前首先发现的,最早的指南针大约发现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就是由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他要我们牢记这一点,并指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黄教授,您好!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您的新著《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出版。从这本书的内容看出,您近年的研究重心无疑是在"中国道路"这个主题上。那么,能否谈谈您研究"中国道路"的缘起?黄宗良:好的。本来,我并不是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而是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苏东问题的。但是,讲国外社会主义显然不能不讲中国社会主义,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了,苏联解体了,我顺理成章地把侧重点放在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炎热的夏日,去邮局办事。因为常去,关系很熟,局长问我:"这么热,受得了吗?"看他坐在空调旁,我便调侃:"这么热,农民也得下洼锄地啊!"一位熟人顺口道:"赤日炎炎似火烧,田中禾苗旱枯焦。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揺。"我改了一下末句:"公子王孙吹空调!"众大笑。人生,其实是在"比"中度过的。在学校比成绩,在单位比工资、比级别,甚至死后比悼词的评价。在官场也有比,而且往往是"两比"。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界近30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今的30年是国内俄国史研究全面深入发展、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的一个时期.但是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是:国别史名称混乱,忽视俄国历史传统与苏联历史的内在联系;帝俄时期(俄国史)研究不足,苏联时期(苏联史)研究不广;等等.进一步推进俄国史研究的发展,应在以下两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将俄罗斯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哲学和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有选择地引入俄国史研究之中,建立中国学派的"俄罗斯学";第二,俄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要特别注重借鉴俄国文学研究方法和文本资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认识过程,即"以俄为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学习;"以苏为鉴":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反思;"反修防修":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维护;"走自己的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扬弃。中国共产党认识苏联经济模式的曲折艰辛表明,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58年至1978年,辽宁老工业基地虽然受"大跃进"、"反右倾"斗争、自然灾害、苏联撕毁合同、"文化大革命"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所占比例也不如"一五"时期那样大,但国民经济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在各地区的对比中仍然位于前列。我刊与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这组稿件,与大家一起回顾——  相似文献   

12.
马保奉 《党史纵横》2007,(10):32-35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至1991年末苏联解体,42年间中国与前苏联保持了"同志"称呼.两党、两国关系曾由友好变成敌对,1989年后逐渐恢复了国家正常关系.在双方关系恶化时期,"同志"称呼经受了"严重考验",但基本上是勉强维持了这一称呼.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中俄国家领导人和外交人员之间的称呼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1949年初,斯大林派特使米高扬去西柏坡访问。为了表达对苏联代表的热情欢迎,有关方面早已备好了丰盛的酒菜。毛泽东招呼:"吃饭了,吃饭了,尝尝我们滹沱河里的鱼。"苏联翻译指着红烧鱼问:"这是新捞的活鱼吗?"他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后才吃。一年后,毛泽东出访莫斯科,向随行的厨师严格下令:"你们只能给我做活鱼吃。他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西柏坡是革命圣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曾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经历了从西柏坡到北京的不平凡的时期。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柏坡情结一直让我魂牵梦绕,尤其是近年来报端  相似文献   

15.
我的好父亲     
<正>亲爱的父亲,您36岁时生我,72岁时离开我,陪我整整度过了36年。您离世已15个年头了,但您却好象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您永远活在我心里。对我而言,女儿认为您是天底下最优秀的父亲。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我的好父亲!"  相似文献   

16.
正1990年前后,戈尔巴乔夫发动的政治民主化改革陷入困境,统一的苏联国家岌岌可危。正是乌克兰率先打出"独立"、"主权"的旗号。然而20多年过去了,事与愿违。乌克兰这个以"欧洲粮仓"著称,在苏联以工程师比例最高,制造业和工程技术最发达的国度,几乎沦落到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发展程度"垫底"的境地。仅从1992年到1999年间,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5%,约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生活远不如苏联时期。10年之后,乌克兰又爆发了一次"橙色革命"。国际上一些政治势力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以为这是继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民主化的"第四波"。然而,没过多久,"颜色革命"狂热之后,被折腾和  相似文献   

17.
有关《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的历史文章 ,我是在北京一家杂志的连载中读到的 ,其史料相当一部分来自俄罗斯解秘的苏联档案。我过去觉得文章里头未知的史料不少 ,很有用。最近读了刘统先生一篇文章 ,才知道我过去没有细推敲。刘统先生在文章中讲到 ,解秘的苏联档案中关于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武器来源的材料完全不对。这一点提醒了我 ,我们以后使用苏联解秘档案要小心 ,要多方查证 ,不然会上当。解秘的苏联档案中说 ,194 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民主联军 (即后来的东北野战军 ,后又改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正>"长江流过我整个的生命,波涛声中震荡着我的思乡曲!"曾卓的青少年时期,是在长江沿线城市武汉、重庆与南京度过的。他并非"七月派",却是"七月"诗星;曾被胡风划为"另类",又被硬性定为"胡风分子";他没有做过水手,却是享誉诗坛的"老水手",逝世后追授为"当代诗魂"。你可曾知道,作为编剧人,他促成将《江姐》首次搬上舞台。值此纪念抗战七十周年之际,笔者浏览当年采访曾老伉俪时他们的赠书签名,诗人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10)
<正>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牧民,以放牧为生。我的父辈是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代人,那时的苏木政府还叫公社,全公社的牛羊加起来只有几万头只,由于存栏的牛羊太少,我们虽然是牧民却很难吃到肉,遇到灾害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那时的牧民做梦都希望日子能富起来。度过困难时期,我们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抓经济建设"上,老百姓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再加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家畜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1981年陈白尘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离开四川已三十六年了,我时时地、深深地怀念着它。除了少年时期居住的家乡以外,我在上海住过十年以上,在首都度过十五个春秋,遣返南京也达十六个年头了,但我还是怀念只住过八年的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