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社会建设,而公民社会则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建设。当前各级党政部门大力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所形成的公民社会在实践中演绎出两条平行的社会建设路径。通过创新法制和塑造公民、改革体制和发育社会、改革党治和以民为本、创新政治和服务社会等路径,能够实现这两条社会建设路径的有效对接,从而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改革潮流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彭张超 《法制博览》2021,(2):156-157
作为社会的参与者,其意识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程.公民的法治意识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公民的法治意识也是检验法治建设程度的标准.因此,培养和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建设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执政基础的问题 ,表明了执政意识的新觉醒。无论是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旨、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还是现代民主政治框架下政党执政的规律来看 ,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与认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建设必须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改革执政方式、推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先进文化、维护社会公正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该文指出,长期以来,从洛克、托克维尔到普特南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和公民社会的理论家们一直强调信任的重要性。但是,个体研究数据对这一强大的思想传统提出了质疑。没有多少证据表明:(1)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之间存在重叠的地方;(2)信任与志愿性组织的成员有联系;(3)个体中存在着信任/不信任的天性。但是,在整个国家层面,存在支持上述理论的证据。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认为,经典理论是正确的,但是需要对它进行修改和量化。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公民精神,不能缺少法治意识、参与意识、公平意识、宽容精神以及妥协精神等因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野看,公民精神具有社会资本的主要属性,对于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点,我们是否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我觉得把中国出现的问题放在一个世界大局当中考虑,可能会有一个恰当的考虑,不夸大也不缩小。8月3日~5日我到夏威夷参加一个高级政治论坛,感觉到大家对中国充满希望。新疆"7·5"事件没有一个人谈到,相反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中国上半年7.1%的增长,表明世界经济衰退已经见底了,中国会带动世界。会议上我看到另外一个景象就是日本的极大失落感,我没有  相似文献   

7.
笑蜀 《南风窗》2010,(5):15-17
就是因为这种自由、包容和多元,每个阶层的人都能在广州找到适合自己、跟自己对应的那么一个生存空间,都能在那儿比较满意地定居下来。这点上它跟上海、跟深圳有根本的不同。这种自由、包容和多元,甚至影响到官方政治。  相似文献   

8.
自阿尔蒙德与维巴有关"公民文化"的经典研究以来,西方政治文化领域的实证研究始终处于将政治现代化等同为民主化的基本研究预设支配下,围绕"何种政治文化有助于民主制度的稳定"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在意识形态之争终结、"第三波民主化"的大背景下,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进步,通过修改关键概念和改进操作方法,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出现了新一轮的繁荣局面,其中围绕社会信任对民主的支持作用展开的"社会资本"和"价值观变迁"研究议程风行一时。本文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政治文化实证研究领域不同研究议程和理论模式的梳理考察,试图展现这一研究领域内在的局限,并解释其为何难以出现"范式转移"型的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阿萨尔罕·奥利佐诺维奇·博罗诺耶夫(АсалханОльзоновичБороноев)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本文是博罗诺耶夫院士应本刊之约特别撰写的论文。文章首先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性进行了界定,然后重点剖析了影响政治文化水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文化与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与  相似文献   

10.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经济的增长能够为政治民主创造条件。然而,很多亚洲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改革并不一定会导致向政治改革的过渡。与那种认为亚洲为了实现经济和政治的双重进步就必须接纳新的价值观的看法不同,亚洲领导人宣称,亚洲的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本文重新审视了亚洲的经济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建立在三个相互关联和重叠、但又彼此不同的概念(文明、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当笔者随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考察团赴澳洲考察期间,碰巧与国内的一些旅游团比肩出入国门,而且在旅馆、饭店、街道、商场、海滨或其他旅游景点,也能与同胞邂逅.故此,一路上竟也不觉得"身在异乡为异客".也正因为如此,在行迹匆匆的旅途中,无论是听导游介绍,还是耳濡目染,大家对许多现象感慨良多,随时随地都会自发地对本国与所在国的人文素养进行对比分析,深感差距不小.好在国人都有"知耻近乎勇"的哲学理念,不妨列举数端,与有识之士共飨,祈望"他山之石"有奇效.  相似文献   

12.
Victor M. Fic. Revolutionary War for Independence and the Russian Question: Czechoslovak Army in Russia 1914–1918. New Delhi: Albhinav Publications, (E. 37 Hauz Khas), 1977. Pg. xv, 270. $12.

Thomas Spira. German‐Hungarian Relations and the Swabian Problem: From Karolyi to Gömbös 1919–1936. Boulder: East European Quarterly, Distribut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7. Pp. 382. $18.50.

Robert A. Kann, Béla A. Király, Paul S. Fichtner, eds. The Habsburg Empire in World War 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xiv, 247. $17.50.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结构变迁与俄罗斯政治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自独立以来,虽然经济分层充分、阶级分化深入,但这种以纵向分化为主的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并未导致现代性社会结构的出现.这是俄罗斯民主化进程举步维艰、政治转型道路崎岖不平的结构性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苏联、东欧国家十几年来政党格局和社会政治思潮变化的分析,考察了制度变迁的特点与后果.苏联、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党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剧烈变动,原来执政的共产党纷纷倒台.实行多党制后,政党政治逐渐走向制度化,议会也成为国家政治的中心,基本上进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范畴,从政治体制上结束了斯大林模式.同时,各国原有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文化丧失,各种潜在的或外来的政治思潮涌现,在制度变迁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三股思潮在苏东国家制度变迁和变迁后的十几年中,不同程度地左右着政局和社会的变化.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执政党要充分认识社会政治思潮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列宁曾严厉谴责书报检查制度;甚至在十月革命后,列宁也曾遭受书报检查之害.由国内战争转变为国内和平,实现人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言禁"的文化思想管理体制严重阻碍文化的发展,障碍国家进步.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应该逐步改革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管理体制,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有赖于政治体制得到合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activists’ attitudes towards using social media for civic actions in 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sing countries. Specifically, it examines whether civic activists in Belarus and Ukraine perceive social media as ‘liberation technology’ or as unhelpful and overhyped, a ‘net delusion’. We compare the ways in which civic activists use social media for the purpose of spreading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mobilisation. We find that social media is used by them for civic activism in order to campaign for civil and political liberties in their countries. Civic activists are generall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however we highlight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socio-polit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activists’ online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7.
We assess how far the committees of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have succeeded in engaging the public in their work, in line with the parliament's founding principles. We suggest th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but argue that factors such as party politics and continuing support for traditional representative democratic norms have limited moves towards more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engagement with politically marginalized groups has been limited and that, for this to change, issues of social inequality must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8.
19.
20.
Social capitalist assert that civic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yield significant economic gains for a county but, generally focus on democratic governed societ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if social capital transitions to Vietnam, a single-party governed country. This analysis first identifies factors that impact civic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Then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c engagement, participation, and economics. Using the 2012 Provinci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Index, we find human capital is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economics in Vietnam. We conclude by offering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social capital in single-party, transitioning economy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