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人多把《老子》“道生一”的“一”理解为最高存在者“道”本身,本文从动态角度指出,“一”应为在形而下的世界中存在的“道”;《庄子·大宗师》中“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一句,本文结合庄子“齐物”思想指出,这里讲的应是事物自身究竟以什么方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唐代不会存在并行不悖的两部规范宗教群体的法律,《道僧格》与《祠部格》 之间应该是一种因唐格篇目嬗变而导致的继承关系,其中《道僧格》可能作为《贞观格》、 《永徽留本司行格》、《永徽留本司行格中本》的一篇而存在,此后因道僧立位不分先后之 诏的颁布及唐格卷数的变化,“道僧格”之名无法存在,且唐格的篇目渐次向以尚书省二十 四司为名转变,《道僧格》最终为《祠部格》所取代。自近代以降,中日两国学者孜孜不倦 地对早已佚失的《道僧格》进行复原,这些复原成果亦可为新的研究成果或新文献带来的新 知所补正。至于《天圣令·狱官令》中的“僧道法”,应该包括《道僧格》与宗教内律。  相似文献   

3.
陈珺 《中国律师》2002,(10):35-36
2002年4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正式实施,笔者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在司法解释中承认“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差异性。《规定》第63条指出:“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作出裁判”。可见,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不要求证明结果达到“客观真实”.只须达到“法律真实”即可据以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4.
“法”字,古体为“瀵”。古人仓颉造字的一个大致规律有两条.一是从音,一是会意。“瀵”字是会意的,左偏旁从“水”,表示法令应当如水一般公平,右半部从“庸”(zhl)、“去”,表示法令的另一层含义为“去不直”。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的经典释义:“漳,刑也,平之如水,从水;麂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平如水”是法的特征.“去不直”是法的使命,二者构成“法”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中”的解说。《中庸》第一章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中的概念提到了天地与万物的定位与存留、发展与衍生的境界,大矣哉!儒家经典及后人诠释中,随其所叙述的问题,“中”也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用词。如“中庸”、“中和”、“中道”、  相似文献   

6.
目前.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五项“十一五”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是:《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各专项规划回顾了该领域在“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米咪 《研究生法学》2009,24(1):129-136
庄子之“道”,最大的特点是“不可言说”性。庄子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向人们展现“道”,而是更希望世间众人能够悟道、得道。《庄子》一书,致力于促使人们放弃世俗之“成心”,追求自然之“道”。庄子之“道”,简而言之,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从语词意义来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差别。“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9.
法治漫谈     
“法治”(Ruleof Law)是什么?古今中外,概莫一是。中文“法治”一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文献。《管子·明法》中有:“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商君书·任法》中有:“任法而治国”。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儒”“法”两家关于“人治”与“法治”之外辩。梁启超在1922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分别用“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来概括儒、法两家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00,(8):35-36
怎样在“一五”、“二五”普法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建立一种制约机制,使普法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由“弱”变“强”,从而保障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我们带着这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认为衡阳市从1995年开始在干部和群众中实行《普法合格证》制度的经验很好,于是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决定施行《干部普法合格证》制度。为真正把《普法合格证》制度落实好,我们与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牢牢把住了7道关口。(-)制证印表,登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成绩。《干部普法合格证》共8页16面,有…  相似文献   

11.
善小而为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刘备临终前托孤遗诏的话,妇孺皆知。所谓“善小”,意在小小的善行。惟所行可以称为“小”。行虽微小.善心乃大。一丝“小小”的微笑,给人信心无限:每日一件“小小”的善行.足以广结善缘;  相似文献   

12.
《公民与法治》2014,(20):F0002-F0002
王殿明,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会长,致力于“和”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是“和”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建设者,在“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上,进一步提出“举和旗、求和道、生和美、和天下”的“和”的宗旨,主编《中国和学年鉴》、《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系列丛书,《中华新二十四孝》、《和之说》、《和千问》、《史伯研究文献辑录》等“和”文化著作。  相似文献   

13.
过度频繁的推杯换盏、不分场合的称兄道弟……过于紧密的官商关系.易于滋生难测的后果。一些人大代表委员呼吁,官商交往在所难免,但应切记交往有“道”,守住“底线”。勾肩搭背、不分彼此的交往方式。会给权力的使用、自身的前途埋下重重隐患。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制》2012,(24):11-11
《人民日报》2012年7月27日刊登李拯的文章:“经”者.恒久之道也;“权”者,应变之策也。以原则维护根本、指引方向,用应变照顾当下、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有“经”有“权”,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有“经”无“权”,过分拘泥于抽象的概念原则而缺少现实关怀,这其实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如果不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政策就可能沦为悬浮于现实之上的文本。  相似文献   

15.
吴小如在2001年4月14日的《今晚报》上撰文《“显学”和“俗学”》指出.“显学”之名始于《韩非子》,它不仅指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而“俗学”则是一种冒充学术的.并无多少真正文化内涵的假学问。当前文化学术领域中还有一种更加危险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周静 《中国检察官》2011,(21):76-76
文章简略回顾了“是”、“应当”、“事实”和“价值”等观念在学术史上的演变以及它们同规范观念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规范的性质问题作了初步讨论。一是关于二元框架。“是”和“应当”的分野,或者说“事实”和“价值”的分野,主要是现代问题。传统形而上学是“是”的学问.并不刻意做出上述区分。休谟和康德之后,“应当”分化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一、何谓“私服”关于“私服”,目前在我国尚无法律意义上的权威解释,唯一可循的是我国新闻出版总署等五家单位于2003年12月28日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对“私服”、“外挂”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基本标志,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我国这一关键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为“四个深刻”和“两个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9.
张方 《中国司法》2002,(1):33-35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是“四五”普法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理解规划和决议的精神,重点是把握“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两个转变、两个提高”是指通过“四五”普法的实施,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23日.石家庄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认真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董文志所作的“关于检查《石家庄市河道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并一致同意这个报告。大家对“报告”和市、县政府贯彻实施《条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总的精神是:让河道更加畅通靓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