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记下了刘斐将军一段光辉的历史.刘斐生于1898年10月,19岁投于桂系白崇禧手下当兵,此后,他投身于打倒旧桂系和北伐战争.1926年东渡日本留学考察,1934年春回国后,帮李宗仁、白崇禧从事抗日反蒋活动,多次劝陈济棠反蒋并最终促成“两广事变”爆发.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对日“作战组”中将组长,他坚持抗日,主张国共团结,亲自参与组织指挥了淞沪、南京、徐州、武汉等会战.抗战胜利之初,他不满于蒋独裁内战政策,多次提出辞职.1948年12月初,这位桂系出身的爱国将领,在抗战胜利后第八次递上辞呈时获准辞职.他返回湖南,秘密策动和帮助程潜起义.1949年4月,他积极投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邓小平等人于1929年、1930年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起义后的红七军和红八军的结局,尤其是两军被迫转战贵州的征程却鲜为人知。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当事人回忆录,以再现这段历史。保存实力,兵退桂黔边区1929年,蒋介石与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因争夺国民政府领导权爆发了"蒋桂战争"。蒋介石利用新桂系的内部矛盾,成功策反李明瑞和俞作柏。后来新桂系被击败,李宗仁、白崇禧等逃往国外。随后,蒋介石任命俞作  相似文献   

3.
1965年,李宗仁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果真如此,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命令毛人凤对白氏直接采取制裁行动。毛人凤将这一任务交给谷正文办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末,国共大决战胜负显见,国民党800万精锐丧尽,内外交困的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下野,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李宗仁上任后,就与白崇禧达成共识:与中共谈判,以求早日结束内战。他们安排曾以桂系特使身份与中共秘密接触多年的刘仲容作为密使北上。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1949年后,国民党的反共内战遭到了惨重失败。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把部队向南京移动,上演了"逼宫"一幕。蒋介石于无可奈何之际,被迫第三次宣布下野,李宗仁当上了南京政府的代总统。作为国民党内最大的地方势力,桂系一直是蒋介石所要打击和排挤的对象。这就注定了军统、中统在历史上便与桂系仇隙颇深。在国民党内历次斗争中,桂系也一贯把蒋介石的特务系统当作攻击的对象。军统改组为保密局后,毛人凤出任局长,为改变戴笠时期树敌过多的局面,他曾一度有意与桂系三巨头李宗  相似文献   

7.
1949年1月,国民党的张轸在河南信阳宣布独立,程潜在湖南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李上台后,表示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八项谈判条件,先后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使团前往北平,国共双方开始了和平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还有一个秘密使团,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使者名叫刘仲容。刘在抗日战争初期,曾作为国民党桂系的代表常驻延安,后任第五战区青年军团顾问、桂林行营参议等职。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刘既是“桂系的亲信,又是中共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貌合神离,互存戒心。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击败蒋介石推举的孙科,当上了副总统。三大战役中,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血本无归,而李宗仁则急调自己掌握的桂系军队聚集南京附近,大有取而代之之势。蒋介石感到忍无可忍,遂策划秘密干掉李宗仁。《蒋介石密杀李宗仁内幕》揭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情节曲折,悬念迭起。  相似文献   

9.
刘斐,字为章,1898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北乡(今株洲县姚家坝)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年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投身革命,曾为桂系的智囊人物,对撮合蒋桂联合起过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刘斐任国民政府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中将组长、军令部厅长、国防部参谋次长,是国民党中坚决抗日的重要代表之一,后因不满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而辞职。  相似文献   

10.
李宗仁治下的广西在民兵组织和动员群众方面获得"模范省"称号,并受到广泛赞誉,特别是有效的抗日宣传和贯穿全省的抗日救亡宣传。李宗仁和桂系的政治策略和思想为广西的群众动员提供了推动作用,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此外,他们进而把反蒋政策推动到关键点——"逼蒋抗日"。李宗仁逐渐总结出著名的抗日思想"焦土抗战论"。这种思想引导了桂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行动,并成为"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中的国策。  相似文献   

11.
“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  相似文献   

12.
1936年9月,广西当局将省会从南宁迁至桂林,徐悲鸿向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提出筹建桂林美术学院的建议得到批准,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也推动了桂林的抗日救国运动。  相似文献   

13.
1938年3月16日,日军第二集团军向山东省滕县发动进攻,开始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3月下旬,北路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外围展开激烈的战斗.这时,守卫津浦线地区的是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国民党第五战区的部队.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从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  相似文献   

15.
正有这样一个重庆人,他是民国时期桂系军队的名医,深受国民党"小诸葛"、桂系第二号人物白崇禧的信任,但他一心向着共产党,并想方设法,辗转来到红色圣地延安,最后成为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他叫周泽昭,是中国科学院首批生物学部委员(院士),著名的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桂军中的名医1902年1月,周泽昭出生在重庆江津一个医生世家。1919年,他奔赴上海,先入同济大学德语速成班,次年入私立同德  相似文献   

16.
白崇禧是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素有“小诸葛”之称。历任过国民党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华中“剿总”总司令等职。又有谁想到就是这位“小诸葛”,却与我党有段鲜为人知的秘密交往,是中国共产党争取的三个国民党军政要人之一。 1934年5月,桂系与蒋介石的矛盾白热化,蒋令湖南省政府主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  相似文献   

18.
1 家父韩练成1908年生于甘肃固原(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县),1925年从军,入西北陆军第七师(马鸿达部)军官教导队、军事干部训练学校,结业后随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北伐,作战骁勇,晋升很快.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曾提到:“……韩练成,在北伐时曾与我共过患难的……”这种评价对一个在北伐时尚不足20岁的青年军官来说是极少见的.1927年夏,韩练成在豫军任骑兵团团长时,曾在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麾下作战,担任骑兵集团司令(辖两个骑兵团,另一团是白的部下).1937年,时任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推荐韩练成担任李宗仁的高级参谋,从此韩练成开始在桂系部队任高级军职,曾任117师、170师副师长兼351旅、508旅旅长(1938年)、170师师长(1940年)、十六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1944年)、46军军长(1945年)、海南岛防卫司令官(1945年),直至1947年2月莱芜战役.  相似文献   

19.
蒋元明 《前线》2009,(11):59-59
那日到桂林,夜游“两江四湖”。夜色中.岸边的树木、建筑经灯光一点缀,就成了美丽的景观。夜色朦胧,星光静谧.真乃别有一番情趣。左岸有一家榕湖饭店.国民党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的故居就在里边。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从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面对有蒋介石支持的孙科,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制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也从此埋下了祸根。 尤其在1948年、1949年间,蒋介石的一百多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