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模拟侦察、模拟审讯、模拟法度等模拟教学手段在公安院校的多个专业、多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运用。但基本上处于分散作业、各自为战的状况。为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应建立集侦察、审讯、审判为一体的系统的模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刘谋斌 《犯罪研究》2007,(4):47-53,69
审讯一般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提问就是提出问题,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本身;再是如何提出。探讨问题的不同类型,认识并把握其属性与功能,有助于侦查人员合理、技巧地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虽然法律规定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但在目前受贿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等司法环节中,还是无供不录案,故突破口供显得相当重要。口供的录取离不开审讯,审讯突破的成败关系到办案的质量与效率。然而,检察机关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来获取有价值的口供,体现司法规律,这需要从思维模式、科技手段、初查准备、审讯的谋略与技巧以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作考量与配合,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受贿犯罪的特点,试从不同角度对受贿案件的审讯突破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普通话计算机辅助测试和人工测试的对比,分析了测试形式改变对普通话教学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测前培训、因材施教等普通话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谷少朋 《法制与社会》2012,(21):230+24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甚至已经被广泛地采用到了课程的教学当中.而课程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任务,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种适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来学好机械设计这门课程呢?找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问题,因此,机械教育部门当务之急是找到一种适合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自检察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审讯时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来,职务犯罪侦查审讯的合法性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在该制度运行实践中,审讯的合法性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4条也因多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方面,刑讯逼供隐藏在同步录音录像的背后继续存在,并不容易被发觉,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尚无法有效根治;另一方面,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审讯方法即使暴露在镜头下,也不能因此直接依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而否定审讯笔录的合法性。为此,即使同步同步录音录像记录下法律所禁止的这些非法的审讯方法,但实务中并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所获笔录全部排除,而应当在规定特定标准的情况下肯定部分审讯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广泛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日趋成熟,安保物证检验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势在必行。在公安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承担“安保物证计算机辅助检验系统”项目计算机技术结合计算机网络,将安保部门在侦察活动中涉及到的信封、信纸、打印文件、签名字迹及印章印文等物证变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的图像文件,辅助侦察技术人员完成对印刷文件、打印文件等安保物证的检验,辅助技术人员完成文字比对表和鉴定书的制作,使比对表更加客观真实,出具的鉴定书更加规范。大大减轻了技术人员检验案件的工作强度,取代以往采用人眼观…  相似文献   

8.
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方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综合应用多媒体计算机,WINDOWS3.1视窗下多媒体创作工具等技术,结合法医学实际,根据心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研究成果,研制适用于法医学的心传导系统取材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方法。并经实际使用得到较满意的效果,满足了法医学工作的需要。本文还就提高法医学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向只靠课堂讲授,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作者凭多年的预审办案实践和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比对中外审讯教学的得失,创立了适用先进音像设施的现代化审讯室,实施模拟审讯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如何加强课堂讲授、妥善安排作业,如何组织和实施对抗演练的模拟审讯,以及做好观摩评比等,作了环环相扣的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模拟法庭教学还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模拟法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保证模拟法庭教学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本文针对模拟法庭教学的现存问题,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模拟法庭教学。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出台至今,已历经两次修订,一直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因为对十年文革的恐惧、三次全国性严打的实践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失,导致对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确地对待。立法上缺乏对侦查规律的研究,简单地将之等同于刑讯逼供,必然导致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应当正确评价刑事审讯中的威胁、引诱、欺骗方法。适度的威胁、引诱、欺骗方法是符合侦查规律的,也是得到国外法例和国内政策的支持的。某种意义上说,适度的威胁、引诱、欺骗就是侦查中审讯谋略的运用。就职务犯罪审讯来说,威胁、引诱、欺骗方法的许可程度相较于普通刑事审讯应该更宽。具体有三个标准:采取模糊语言的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采信,二是采取伪造文书的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排除,三是采取其他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权衡。  相似文献   

12.
余泽林 《政法学刊》2003,20(4):96-96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对内容有所取舍,注重知识理解与上机实践同步,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典型幼儿园特大火灾事故的特点,应用火灾科学、系统安全理论、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火灾场景,利用FDS(Fire Dynamic Simulate)对火灾事故中明火产生以后的幼儿园室内火灾增长过程和火灾烟气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真实火灾事故基本情况一致,解释了火灾事故的某些特征属性。表明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事故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动态地再现真实火灾场景,并为事故分析、风险评价、火灾原因调查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领域,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及当事人致伤方式的重建。方法基于对事故现场痕迹、车辆损坏和人体损伤等检验鉴定,利用事故再现软件及高性能计算机计算分析,对40起真实事故的碰撞过程及致伤方式进行重建分析,并以2起典型案例进行说明。结果事故再现效果与现场痕迹、车辆痕迹、人体损伤痕迹有关;40起事故再现中.28起符合性好,9起较好,3起欠理想;碰撞过程的准确再现有助于对致伤方式进行分析。结论计算机仿真模拟重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当事人的致伤方式在辅助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模拟法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法学教育一种全新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模拟法庭教学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中各方面的缺憾。模拟法庭教学对巩固学生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模拟法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充分实现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学教学中的价值,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一一解决。  相似文献   

16.
邱树玲 《政法学刊》2001,18(4):86-87
利用模拟现场进行教学实验是公安院校教学的一种专门手段,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模拟综合实战演练就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公安业务知识,按照实战部门的实际操作程序进行,通过模拟现场勘查,进行实战演练,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并检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霞 《政法学刊》2008,25(2):117-119
公安教学创新是公安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公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能够充分适应公安工作实际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各类公安专门人才的不容回避的任务。公安教学创新包括公安教学思想创新、公安专业课程创新、公安专用教材创新、公安教学方法创新、公安教学活动创新等五方面。它要求公安院校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改革公安教学思想,创造出新的公安教学观点、理念,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鲁刚 《刑警与科技》2005,(7A):124-126
本文通过计算机火灾数值模拟软件FDS动态输出的描述,使该软件更好地利用三维效果来显示火灾场景,为消防人员更直观地了解火灾发生、发展的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专业教育的一种趋势。模拟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性很强的公安教育,正在悄然兴起模拟教学,探索公安教育新模式,以便改变目前公安教育效益偏低,尚未全面形成适应实践需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现状。本文作者正在这背景之下,积极参与,把模拟跟踪付诸实践,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为整个模拟侦察教学的开展积累经验,以逐步确立适应当前与未来侦察工作实际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人头颅面三维容貌复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国内、外目前的头颅复原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