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洪斌 《侨园》2011,(5):24-25
齐白石是世界文化名人、20世纪中国画坛的旗帜。齐可来作为齐白石的嫡孙,谈起祖父、父亲以及自己,如数家珍,感触良多。我们沉浸到齐白石的传奇世界,也见识了白石老人第三子齐良琨之子齐可来。让我们听听他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佚名 《各界》2013,(12):18-18
齐白石生于1864年,张大千生于1899年,两个人年纪相差35岁,论年纪和资历,白石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老前辈。齐白石曾“三刺”张大千的轶事,  相似文献   

3.
齐可来、齐育文、齐灵根三兄弟,是名满全球的大画师齐白石老人的第三个儿子齐子如的第二房夫人王紫佩所生的三个儿子。齐氏三兄弟皆出生于湖南长沙,都是跟随父母在沈阳落户的。父亲齐子如建国后由北京来沈任东北博物馆的馆员。1955年因病于沈阳逝世,曾葬于沈阳市西塔附近。60年代初,王紫佩回长沙白石村定居时将其骨灰带回老家安葬。三兄弟虽系白石嫡孙,出身名门,却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经过采访,我发现兄弟三人在人生道路上自强自立的拼搏精神,都有白石老人的遗风遗德。农民画家齐灵根  相似文献   

4.
艾华 《侨园》2004,(5):48
在辽沈书画名家中,有一位从题材到运笔,从结构布局到款题、印章,与齐白石大师极其相像,他就是被齐白石曾孙女齐艳芳女士誉为“白石三代传人”的王振华。王振华,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艺术大师靠什么享名艺坛?一般说,多靠他们功力深厚的实践,多靠他们独具风格的作品。梅兰芳靠他的演出,齐白石靠他的笔墨,而当今的刘海粟老人——用老人晚年的话讲——“自己首先还是一位中国画家”。因此衡量他的造诣和成就,也就仍然要遵循中国艺术大师的“既定标准”,要看他在将近80年艺术生涯中不拘一格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艺术史道路上最杰出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不计其数,是众多艺术家前行的指路明灯。谈到齐白石先生,大家总会谈到《虾蟹图》,图中体态通透,长钳威风的虾蟹形象令人拍案叫绝。殊不知齐白石先生在绘画、篆刻、诗词、书法都有很高的造诣,除了在他早期收录成册的《白石诗草》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作品册还有《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等一系列的作品集。先生那种对艺术美学独特的见解,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一代又一代艺术学者研究、学习的至宝。  相似文献   

7.
晓群 《瞭望》1993,(42)
浙江画院画师——何水法,师承陆抑非先生,临画于白石老人。他泼墨于大江南北,挥毫于大洋彼岸。于今,美国、日本、瑞士、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都有他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林达 《各界》2010,(9):1-1
齐白石老人的节俭是出了名的,而且已经节俭到了成为一种怪僻的地步。凡是和老人有过交往的,都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老人在画界久负大师盛名,勤奋且高寿,再如此节俭,当然就有了可观的积蓄。于是,老人在家乡湖南湘潭县购田置地,也出租。在那个年代,顺理成章,是最传统的投资。  相似文献   

9.
1923年,李苦禅从山东来到北京,客居在古旧的慈音禅寺,生活十分清贫。他每天都坚持到北京艺专听课,还要赶到白石老人家中学画。一天,李苦禅为生活所迫,便由朋友丁五作保,租来一辆旧人力车,打算拉车挣钱糊口。 他把租来的旧人力车藏在慈音禅寺后堂里,每天照常去上课学画,傍晚和假日就去拉  相似文献   

10.
1990年2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文章在评价了近代国画大家吴昌硕和白石老人的作品之后,说道:“当代篆刻大师孙竹先生,六十余年操刀不辍,治印数万方……其篆刻作品天趣盎然,兼融并蓄,……”这位与两位艺术大师并论的孙竹先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1.
<正>齐白石与毛泽东,都是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生于1864年,比毛泽东大了将近30岁。也许是因为同乡缘故,毛、齐二人从初识到深交,终于成为"忘年之交"。这方砚台是齐白石送给毛泽东的最为珍贵的礼物。砚台长24.8厘米,宽15.5厘米,厚2厘米,整砚配有一精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胡耀邦同志在一份材料上作了批示,要求适当从优解决一位七旬老人的困难。 这位老人就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唯一的中国学生——魏风江。 不久前,魏风江先生由原先居住的七平方米的陋室,迁入了新安排的八十平方米的宽敞住宅。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7,(8)
正他曾是齐白石的得意弟子,但却在中国美术界鲜为人知,如果他不是流落到我们这座偏僻的小城,如果不是遭遇到台风般的运动,他一定会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闪耀在当代国画家的行列。他叫孙万青,在鄂西北的小城老河口默默生活了大半辈子,最后又遗憾终生地葬在了这里。老河口文化界的老人对孙万青至今仍记忆犹新,提起他都会叹息不止。  相似文献   

14.
藕花吟馆胡沁园 丹青巨匠齐白石,在艺术道路上起步之初,胡沁园是他的第一个慧眼识珠的引导者,为他日后的多彩人生第一次树起了醒目的路标.齐白石对此终生铭感,永志不忘.1914年夏,胡沁园因病逝世,齐白石号啕痛哭,肝肠俱裂,参酌老师生前赏识过的画稿,重画了二十余幅,拿到老师灵前焚化,还作了十余首悼诗、一篇祭文和一副挽联.挽联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6,(12)
正不久前,笔者采访了一位"80后"的耄耋老人——从沈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阳市志》主编岗位上离休的殷蔚然。他银发稀疏,神采奕奕,侃侃畅谈,一口标准北京话。他思维敏捷,逻辑严密,谈、话姗,根本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他1934年出生在北京,建国前夕来沈阳,到现在67年了。15岁参加革命,1953年入党,1994年离休,离休22年出版了6本书。对这位老人的采访就是围绕这6本书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齐白石与毛泽东,都是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生于1864年,比毛泽东大了将近30岁。也许是因为同乡缘故,毛、齐二人从初识到深交,终于成为“忘年之交”。 这方砚台是齐白石送给毛泽东的最为珍贵的礼物。砚台长24.8厘米,宽15.5厘米,厚2厘米,整砚配有一精致楠木匣。砚台表面一半面积微陷,用于研墨。左、前两端及背面左下角小部分刻有云状浮雕纹。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7,(5)
正沈阳市格林豪森社区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她多年做社区义务调解员;赶上年节自己做面食免费送给居民;她无怨无悔伺候卧床老伴22年;更有一段令她至今还骄傲的经历——近日,笔者在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格林豪森社区见到了任吉芬老人。别看老人今年80多岁了,但说话走路一点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而且在她身上还有不少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她是山东人,性格热情豪爽,善良仁义。上世纪50年代初,爹妈  相似文献   

18.
梅兰芳学画,拜过许多画家为师,与齐白石相识,是齐如山介绍的,时间是在1920年秋天。当时,齐白石在画界地位和吴昌硕相当,有"南吴北齐,可以媲美"之誉。  相似文献   

19.
马志国 《民主》2010,(3):54-54
<正>"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少人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物质上的赡养——提供给老人丰足的衣食,而常常忽略另一个重要的层面——老人的精神需求。估计我们做成年儿女的都难忘这样一个公益广告镜头:节日来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母亲,张罗了一桌好菜,等来的却是儿女  相似文献   

20.
李长新 《侨园》2014,(2):85-85
许多人一直以为,沈阳是和平解放的.2005年1 1月,沈阳当地媒体的一位记者采访了年逾七句的冯荆育老人.冯荆育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报》社长,参与过《沈阳军区史》、《沈阳军区政治工作史》、《沈阳军区简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和《雷锋日记》等编撰编审工作.当时,老人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翔实的历史资料,向记者披露了六十多年前沈阳解放的经过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