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陆富豪对慈善事业和捐赠没有太多兴趣几乎成为公认的事实。与大陆富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最近,华人世界首富李嘉诚宣布,将自己个人财富的1/3(大约480亿港元),捐给旗下“李嘉诚基金会”。这是华人富豪最大的一笔善款捐助,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李嘉诚的善举不禁让人联想到比尔·盖茨,想到巴菲特,他们都将自己的巨额财富捐给了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为什么如此慷慨捐赠,而内地企业家为何如此“小气”?一个常见的观点是:税收制度使其所以然。因为“巴菲特”们通过捐赠可以避税,所以他们非常乐意大做善事,而中国目前的税收制…  相似文献   

2.
成功之路     
陈克鑫辑 《湘潮》2010,(12):44-45
李嘉诚说,有人问我做人成功的要诀为何?我认为做人成功的重要条件: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要做到这一条,第一是诚信。  相似文献   

3.
心思     
因人是高级动物,所以就会思索,俗称心思。有些人的心思睿智而缜密:“人不可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于是被誉为哲人;有些人的心思庸劣不堪,总想着如何把人家灌到  相似文献   

4.
成功秘诀     
《学习导报》2011,(19):39-39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相似文献   

5.
5月16日-18日,2005年度《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众多国际商界巨子纷至沓来,全球财经界的目光一起投向中国、聚焦北京。本届《财富》论坛不仅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了解北京,也为中国、为北京向世界传递更多信息,创造更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机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论坛涉及的多个主题,为北京今后的发展留下更多思考空间。《财富》论坛成功搭建多方共赢的交流平台《财富》论坛是美国时代华纳集团《财富》杂志主办的全球财经界年会,被称为世界企业的“奥林匹克盛会”。2005年北京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这…  相似文献   

6.
李嘉诚是蝉联多年的华人首富,也是煲心灵鸡汤的大户与高手。记录他励志名言与成功经历的书有多种版本,且一直都很畅销,譬如,“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这是讲信心;“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这是讲勇敢;  相似文献   

7.
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未来的人类社会将是学习型社会。美国《财富》周刊曾载文说:“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我们将其引申一步,即可理解为,未来最成功的人士,将是那些学习型的人们。这就是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牢固树立学习型人生观念,矢志不渝地坚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学习什么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  相似文献   

8.
明德与格物     
2006年,在接受了李嘉诚10亿港元的捐款之后,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把港大医学院改名为李嘉诚医学院。医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就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医学院毕业生的反对。他们拿出港大的校训“明德格物”来质问校方,一个勉励学生进德修业的学校,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告诉学生们:钱才是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两个大局”的交互激荡,备受关注的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为河南未来5年甚至15年的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双循环”中,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新发展”中,如何在起步中走稳健?河南发展至今,一条至为重要的成功之道,就是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历史大势、时代大局和国家发展全局之中去思考、定位和谋划。  相似文献   

10.
杨光斌 《廉政瞭望》2014,(21):58-58
华人世界首富李嘉诚曾经是无数香港年轻人的偶像和人生奋斗的坐标,但似乎一夜之间.李嘉诚由英雄变成了部分香港人眼中的“恶霸”。现在一些香港年轻人把自己生活的困境、失业和低收入都归罪于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富豪们。这绝对是观察香港社会的指标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苗生 《世纪风采》2011,(10):47-47
当今社会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上追逐“成功”的队伍日益庞大,但是在不少人眼中,“成功”的惟一标准就是掌握更大的权力或者拥有更多的财富。于是人们为了达到“成功”的目标而日复一日地奔波与劳顿,甚至还有人为了“成功”而寻求实为歪门邪道的所谓“捷径”,这种风气使人们的心情变得焦虑与浮躁,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的社会上多了些急功近利,少了些三思而行;多了些迎来送往,少了些埋头苦干;多了些照本宣科,少了些读书思考;多了些张扬失范,少了些内敛谦和。这种种现象必定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很有必要静下心来作一点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所知道的关于监利的教育改革的信息,就此提出以下思考:基础教育面对的是未成年人的成长,有其教育的特殊性。决不能将投资基础教育作为公司或集团财富新的增长点,决不能像温州的财团炒房、炒煤那样去投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绝对经不起那样的骚乱,搅乱基础教育无异于乱国。因此,民营资本投资基础教育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即公益性。在投资的状态上就是“雪中送炭”。把好这个定位,无论是投资方,还是政府,都会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香港的李嘉诚、邵逸夫在大陆很多大学都有投资,都没有利益的诉求,还有大陆与海外的公司或个人在各地投资兴建的…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10,(17):18-18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阿里巴巴的马云与湖南广电合作时说过一句话,未来中国最大的财富不是地下的矿产资源,而是13亿中国人的大脑,这是全世界最宝贵的资源。由此可见,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于特定人才群的创造力。近年来,湖南广电营造富有自身特点的“人才气场”,培养和汇聚了一大批极具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团队,成功打造了“快乐中国”现代传媒品牌。  相似文献   

14.
正香港名校圣保罗学院最近更有名了,为啥?香港首富李嘉诚今年主动向圣保罗学院捐款9000万港币,该学院竟然婉拒了。李嘉诚为什么主动向圣保罗学院捐巨款?学校接受社会的捐助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圣保罗学院为什么婉拒李嘉诚的巨额捐款呢?圣保罗学院婉拒李嘉诚巨额捐款的消息一经传开,各种各样的说法随之而来,圣保罗学院一下子更加有名了:李嘉诚捐款被拒一事对圣保罗学院来说,事实上成了该校一个非常成功的广告。透过这一事件的风风雨雨,我们既可以看到李嘉诚热心公益的情怀和  相似文献   

15.
晓楠 《党建文汇》2002,(16):8-8
从去年年初开始,一股“老板热潮”突然之间在江苏省沭阳县的干部中弥漫开来。一些局长、镇长和科员们不再上班,不再过问原单位的事情,可以动用全部的心思办企业“赚取财富”。而在每一个发薪日,他们照样能回到原单位领到一分不少的工资。有关部门还以赢利的多少作为衡量干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和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如何将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关注、思考、期望解决的问题。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扰。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总结历史,着眼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未来社会的具体发展由未来的实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几年的香港十大富豪排名中,李嘉诚都以拥有总计超过200亿港元的资产而名列榜首。他不仅是香港首富,按美国《幸福》杂志的调查统计,他还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华人”,即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在香港知名度很高,也是各国报刊上谈论最多的华人企业家之一。美国最负盛名的《华盛顿邮报》说他是“真正的华人男子汉”,美国《时代周刊》称他为“天之骄子”,香港各大报刊的评论文章中,“风云李”、“李超人”的字样更是举目皆是。但是内地一  相似文献   

18.
财富意味着富裕的生活、尊贵的地位、出众的能力和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财富孜孜以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与此相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过眼云烟”是世人对金钱名利的另一常用的说词。1995年1月28日,张学良写下一首抒怀诗“: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富贵如浮云。”纵观张学良的一生,视“富贵如浮云”乃是其对待财富的真实写照,它揭示了张学良人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中国西部举办的首届财富全球论坛,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吸引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企业嘉宾参会。通过此次论坛,成都向世界充分展示了“财富之城、成功之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20.
营口市站前区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采取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方法,建立以财富广场为中心、以财富一条街两侧商铺为基础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合区,形成了具有浓郁党建氛围的“红色一条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