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德国应急救援队伍构成体现了救援与救护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地方与联邦相结合等特点,其应急救援指挥呈现出联邦与地方相分权、行政与技术相分责、内部与外部相协调、指挥与支援相配合等特色,对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借鉴德国模式,我国可采取救援和救护相结合方式,建立综合性基础救援队伍;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建立必要的专业救援队伍;划分行政权力和技术权力,避免行政部门干扰技术救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志愿者的灾害救援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急救援无人机、水域救援头盔、无线通讯设备……在广州市社会应急力量天河孵化基地展览厅,展示着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类专业设备和应急救援知识。这是全国第一个社会应急力量孵化基地。据了解,针对社会应急力量分散弱小以及发展难、使用难等痛点、难点问题,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天河区政府、天河区应急管理局,筹备建设全国首个社会应急力量孵化...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东邻山西、河南,有着"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美誉,是陕西省东、北方向咽喉之地。在该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渭北煤化工业园里,有这样一只年轻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渭南市渭北片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大队,作为渭北地区唯一一支专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该队重点肩负着陕西渭北区域蒲城、富平、大荔、澄城、合阳、白水等6县区境内的危化品事故的处置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4.
矿山应急救援队伍作为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特种部队"、"主力军",保持战斗底色,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努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应急救援战斗能力,提高精准救援、专业救援、高效救援水平,扎实做好应对重大灾害与风险事故的准备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是当前一项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多数救援队没有配备专业医疗队,从国际救援队的标准来说,应按要求配齐医疗队。目前,即使救援队建设组成部分当中设有医疗分队,但其主要职能仍侧重现场医疗急救,无论是对受困者还是对救援队员本身来说,医疗队员对其心理状态关注较少。面对如此危险复杂的救援环境以及一些日常少见的惨烈场面,平时就缺乏心理行为训练的救援队员,日后产生PTSD(应激性创伤障碍)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式对参加过实际救援和未参加过实际救援的队员进行灾害心理状况调查,从认知、情绪、动机、意识及行为等方面研究救援队员的灾害心理状况,从而为救援队灾害心理建设与制定危机干预机制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力量之变     
<正>应急管理改革五年来,按照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要求,我国基本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和国家队、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力量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改革前,我国应急救援主要依靠三种力量:一是公安、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海上搜救、  相似文献   

7.
德国是世界上应急管理体系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应急救援工作严谨而完善。德国应急救援体系因其法律制度完善,机制协调有序,救援队伍众多,分工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齐全等特点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马金瑜 《党政论坛》2010,(14):52-53
在青海玉树灾区,有一群小一般的年轻人,从空中的无动力飞行搜救,到海上救援、高山营救、洞穴探险、地震救援、雪地搜救、现场医疗救护……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却拥有着救援的多种专业技能,这就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专业综合性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它即将正式注册成为北京市红十字会旗下的民间救援社团。从汶川地震到西南大旱,再到玉树地震,这支新崛起的草根救援力量,已经成为政府救援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会面临无数未知风险和危机的挑战,它们在不停地检验着每一个国家的应急管理能力,这就意味着应急响应和处置救援的生力军也在时刻面临着考验。当前,我国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国家矿山救援、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为代表的应急国家队(以下统称应急国家队),其应急救援本领在一次次战斗中得到历练和提升,精神和信仰也在一次次危难中铸就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急管理》2015,(1):36-38
郑州市新密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救援中心)组建于2009年11月,其前身是1976年7月成立的新密市军事化矿山救护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支集矿山、建筑、交通、火灾、水害、危化品、医疗、自然灾害救援于一体、拥有6个救援小队的社会综合救援队伍,多年来成功完成了许多急难险重救援任务。2003年以来,救...  相似文献   

11.
航空救援     
《中国应急管理》2020,(1):64-67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航空救援的发展。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带队深入一线,就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工作深入调研。2016年,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成立。自成立以来,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积极参与各类抢险救援工作,助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推动我国航空救援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特开设“航空救援”栏目,从资源整合、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科技支撑等各方面,深入探讨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具有资源丰富、贴近一线、组织灵活的优势和鲜明的发展速度快、参与热情高、活动范围广、服务领域宽的特点,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应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有效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政府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破解,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引导其良好发展,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3.
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中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救援效能的重要依托,为减少灾害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缺乏组织化的管理,在救援中出现了无序或低效,不仅造成了应急资源的重叠与浪费,也给抢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立足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化建设"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究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时组织化能力不足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志愿服务应急管理组织化建设,增强组织化的管理能力,把具有不同动机的志愿者凝聚在组织内部和项目周围,在制度层面有效地组织志愿服务力量,构建顺畅的制度化参与渠道,提出加快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激发全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在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抗"疫"战斗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引人注目,现从应急医疗层面进行总结提炼,以期为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起到借鉴作用。建立方舱医院。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由会展中心、体育馆等改建成的方舱医院,相对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各成员单位、各群团组织先后有序调动多方面资源力量,以网上宣讲、视频漫画和空中广播等形式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防疫宣传,以捐款捐物、保运输、消毒喷洒、隔离巡查、远程医疗会诊为手段,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疫情,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立即行动,.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堵漏应急救援中心是山东省唯一一家专业危险化学品快速堵漏处置应急救援中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救援中心实施准军事化管理,队员大部分是从部队复转军人中层层选拔招录而来。自2017年成立以来,救援中心先后处置各类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上百起,为企业减少了上千万的损失,受到了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淄博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应急管理》2020,(1):49-49
为破解监管基数大、基础数据空、救援任务重、基层力量弱等难题,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思维,引入"共享经济"理念,按照四可(可应用、可复制、可共享、可拓展)的思路,在全省首次建立集"双重预防、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监督监管、调查取证"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应急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8.
每一次重大灾害风险不仅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物质上的损失,更会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对灾害风险的亲历者,特别是对一线的应急人员,比如直接面对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面对火灾的消防战士以及救灾现场的应急志愿者伤害最大。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分类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和完成救援任务后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主要有两类.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救援具有灵活机动、突破空间障碍能力强等特点,是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正依托省属航空救援平台,通过购买航空服务的形式,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省将部署13架空客H135救援直升机,建设276个直升机起降点、12个航空救援运营基地,实现省内航空救援80公里飞行半径全覆盖,直升机起飞后30分钟内可到达省内任意地点,达到“黄金一小时”救援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转制改革后迎来了1200多名首招新生,其中一部分来自于消防救援队伍独立招生选拔的优秀消防员(以下称消防员学员),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高考选拔的优秀青年(以下称青年学员)。面对学院发展初期存在诸多困难以及学习、训练、管理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大部分新生学员能够坚定投身应急救援事业的理想信念,积极适应环境,克服困难,投入学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