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的基本构成,整体治理旨在构建协同合作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政府运行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整体治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透过广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发现通过统合式的急时体制、复合式的信息集成和堡垒式的联合服务,广州市建构了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下的整体治理模式。案例研究表明,在中国城市政府建制下,注重城市政府在管理体制上的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上的信息集成以及公共服务上的联合行动,有助于推动治理的整体性和效能性,从而促进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马太建 《群众》2020,(8):8-10
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依法应急治理能力,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对国家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重大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依法防控,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近期疫情防控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治理和法治的短板、漏洞和弱项。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防控的法治保障,全面提升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事件是一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检视,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使之体系化和机制化尤为重要。由此,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并拓展其在推进公共危机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性疫苗,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干群关系、技术专家与社会大众关系协调机制,弱势群体关爱服务体系,社区治理机制化、反思性社区教育实践机制等方面均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容志 《人民论坛》2020,(6):97-99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社区防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短板。要认真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多措并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夯实社区疫情防控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6.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深刻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构筑了民众疫情防控的集体记忆,在网络上形成了一种集空间、符号、文化多维视角下的共同体。集体记忆来源于现实世界,化归于象征符号,表现于文化意蕴,再现为一种创伤经验。以时间、空间、体验等维度提供给民众全新的认知结构,进而为理解创伤经验对于集体记忆的书写机制提供解释框架。网络空间通过选择、诠释、不断循环建构集体记忆,而网络空间对这场集体记忆保存需要建立话语创新、价值重塑、文化共识、国家认同策略。  相似文献   

7.
卢静 《人民论坛》2022,(2):46-49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使全球治理面临新的困境:责任缺位导致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匮乏,信任赤字阻碍国际协调与合作,共识危机动摇全球治理的观念基础,制度弱化降低全球治理体系的效能。全球治理面临的严重困境也为其改革创新提供崭新契机,全球治理改革应从努力凝聚共识、强化制度韧性、践行责任政治入手。中国应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展现更多的责任担当,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安机关应对重大疫情的现实经验与重要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引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此次重大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公安机关迅速投入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的统一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职能,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公安机关应当正视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总结现有的经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深入谋划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和"智慧公安"建设,以提升安全治理能力为重点,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对中暴露的诸多法治问题,促发了对我国警察应急法治建设的拷问。基于应急性警察权的警察应急强制行为以迅速恢复常态秩序为核心价值追求,既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极易造成对相对人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过度限缩,因而必须将其纳入法治轨道予以规制。在法治的视阈下检视我国现行警察应急强制,其在立法规定上存在缺陷,在执法实践和司法救济中面临困境。基于此,亟需强化警察应急强制设定与实施的法治塑造,遵循职权法定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比例原则和效率原则等法治基本原则。此外,应从明确主体权限、明晰启动要件、完善实施程序、健全司法救济等方面进行机制补缺。  相似文献   

10.
11.
北京有着独特的城市角色,其疫情防控直接关系到全国疫情防控的全局,从而具有特殊重要性。新发地疫情发生后,北京市凭借着前期的疫情防控经验,采取快准狠的举措,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样板。北京的防控举措兼顾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以最快的速度果断处置新发生疫情,且能够随着防疫态势变化动态优化防疫举措,这些都为国内外其他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面对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公众参与联防联控极为必要,构建科学高效的联防联控机制是提升特殊情形下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内容。当前,公众在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联防联控中主要存在参与动力不足、参与路径不畅、参与形式单一、权责明晰度不足、组织化程度偏低、公众情绪不稳等现实困境。政府应立足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完善法定机制,畅通公众参与路径;拓宽参与渠道,加强资源整合分配;正视公众作用,明确公众权利和责任;提高组织化水平,健全与政府间的沟通机制;重视公众心理危机,把握公众参与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张贵洪  余姣 《理论月刊》2020,(12):30-41
新冠肺炎疫情事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并且与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国际冲突形成叠加效应。人道主义援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当地人民的困难,为恢复经济和社会生活争取时间、提供条件。联合国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启动了多项人道主义援助项目。国际抗疫合作与全球卫生治理需要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提出,团结合作抗疫,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价值,也是全球卫生治理的目标和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5.
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对社会生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极大的危害。在此背景下的社会救助应该且能发挥稳定剂、压舱石的作用。在应对这次新冠疫情的应急社会救助工作中,武汉民政担当作为,全力做好疫情影响下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成绩卓著,但也暴露不少问题。本文在对这些成绩、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救助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健康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政策采纳,呈现出爆发式政策扩散特征。以健康码省际扩散为例,运用事件史分析(EHA)方法,从政府能力、府际关系、经济社会环境、疫情防控等维度建立分析框架和提出假设,探究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背景下爆发式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府数据管理机构设置、城市化率、人口流动性和每十万人确诊数等因素正向促进省级政府健康码政策采纳。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政策扩散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引发的爆发式政策扩散形成机理有一定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元主体需求间存在明显张力,传统治理模式在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信息公开、流调追踪、资源调配、基层防控、距离限制、健康通行和有序恢复等治理场景中面临诸多困境,难以有效解决“快速缓解、控制和消除疫情”和“化解疫情下多元主体需求间张力”两个关键难题。数字社会下知识、数据和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为传统治理模式向数字治理模式转变提供核心驱动力。本文从供需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各级政府采用的24个数字防疫实践案例经验,构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治理框架。研究发现数字社会下知识要素、数据要素和技术要素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供给机制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商共治共享特点,知识要素通过交叉、融合、传承和进化,数据要素通过流转、关联和融合,技术要素通过构建数字化组织、人员、流程和工具等途径赋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场景和过程,实现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迟滞性的矛盾、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与多边主义式微的矛盾、气候问题的复杂性与气候变化治理领导力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也造成复杂影响。面对新的形势,联合国作为关键力量之一,承担着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多边合作,协调大国合作,加强发展中国家适应能力建设,做好新冠疫情对气候变化治理影响的评估与应对等新的任务和使命。在完成上述使命的过程中,联合国有其天然的优势和资源,也存在固有的局限。展望未来,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短期内恐将面临严峻挑战,整体治理进度放缓;但从长期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仍有望回到正常状态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网民将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暴露"在网上,各种社会力量"汇聚"到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集散地,社会实情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互动格局正在形成。近几年,我国突发的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如"非典"、西藏"3·14"事件、汶川大地震、新疆"7·5"事件等。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各种难辨真伪的消息相伴而来并迅速传播,形成网络舆情危机,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此,正确认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危机,探索其治理路径,对于提升各级政府的舆情危机治理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利平 《人民论坛》2022,(15):34-37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特别是生物安全挑战日益凸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领域对外合作,积极推动开启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在履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方面,提出中国倡议、分享中国经验,推动建立核查机制。在双边层面,通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一带一路”合作网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在多边层面,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为平台,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达成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