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艾思奇先后在不同杂志的“哲学讲话”专栏发表了一系列通俗哲学文章.除部分汇编成《大众哲学》外,还有其他与之一脉相承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成为艾思奇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化大众”相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是现代中国蒙古民族中涌现出的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教育和宣传事业,孜孜不倦地奉献了一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第一人;是现代战斗唯物主义的先锋;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忠实宣传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以大众话语为形式、以革命实践为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凝聚动员各阶层民众、投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洪流的重要思想武器。分析和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能够入脑入心的原因,可以为我们当前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勰 《党的文献》2017,(3):125-127
艾思奇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以大众话语为形式、以革命实践为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凝聚动员各阶层民众、投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洪流的重要思想武器。分析和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能够入脑入心的原因,可以为我们当前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掀起了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风。以艾思奇、杨松、和培元为代表的延安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中国化之路径,同时他们批判地改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结合提供历史文化的根据。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引领了抗战时期的学术中国化和文化大众化运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建宁 《学习论坛》2005,21(12):5-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认真回顾、总结、梳理、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实现了从李达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和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到肖前、李秀林等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上的重大改变,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胡艺华 《湘潮》2013,(8):16-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步入新的机遇期。理论界从多视角、多层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专题研究中附带提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题研究中兼顾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当代中国的背景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描述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毛泽东、李达、艾思奇等人为个案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艾思奇,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以一本《大众哲学》影响了大批青年投身革命、奔赴延安。1937年,他从上海来到延安。在欢迎会上,毛泽东亲切地说:“噢!搞《大众哲学》的艾思奇来了,你好呀!思奇同志,你的《大众哲学》我读过好几遍了。”  相似文献   

10.
李达是我国哲学界的泰斗,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丰富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李达提出了“建立普遍与特殊之统一的理论”的历史任务,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艾思奇是我国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好人艾思奇     
前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去云南搞调研,来到边城腾冲,发现这里的文化积淀很深,出了不少文化名人,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是哲学家艾思奇。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艾思奇在上海一家刊物上发表的“哲学讲话”,成为哲学大众化的开始。他写的《大众哲学》影响了几代人。他用身边的事,通俗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使很多普通百姓也走进哲学,走出愚昧。战败的蒋介石曾经指责他的部属:为什么共产党就能写出《大众哲学》,你们写不出来!胜利的毛泽东则称赞艾思奇不是天下第一个好人,也是第二个好人。原因是他的书能顶十万兵。腾冲和顺乡水碓村,山清水秀之…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要注重形式,更根本的是注重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精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条件;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依托。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哲学的基本方向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思奇哲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大众化方向、中国化和现实化方向。艾思奇哲学的方向,是今天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和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如何界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性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生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果,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西方先进文化,要在中国发生作用,必须与中国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并经过民族文化的内化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政治过程和文化过程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运动中,艾思奇、胡绳和陈唯实等人作为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通过各自的著作表达,展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独特理念和深刻思想,而其所形成的共识是使广大知识青年能够最大限度地解除知识饥荒,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改变社会生活的思想利器。同时,他们在哲学和生活的关系、哲学与认识真理的问题、思想的问题等方面也有相同的看法,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出了共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余玮 《党史文汇》2006,(5):29-33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托人给在苏联的两个儿子送去一批文学、历史、哲学书籍,《大众哲学》就是其中一本。1959年10月23日,毛泽东外出要带走的一批书中,《大众哲学》又赫然在目。这本备受毛泽东青睐的《大众哲学》的作者,就是早年斐声中外的青年哲学家艾思奇。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记者走进了北京南沙沟一栋普通的住宅,拜访了艾思奇的遗孀王丹一。于是,在数个小时的一问一答中,我们解读到更加真实的艾思奇。一“艾思奇”这个名字有点洋味,不知情者还常常发问他是哪国人,其实这是20世纪30年代他到上海之后才开始用的一个笔名,此前他一直叫李生…  相似文献   

17.
孙强 《实事求是》2012,(5):9-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必须把握一个前提,即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掌握一个关键,即弄清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四条路径,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化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及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丁素 《学习论坛》2004,20(6):11-13
在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会 ,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 ,在催生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凝聚着众多的经验智慧。概括地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永恒主题 ;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哲学应对挑战 ,实现飞跃的根本条件 ;坚持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葆先进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蒋宏宾 《唯实》2014,(7):76-80
2011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动员时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人民哲学家"艾思奇诞辰100周年。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年轻的艾思奇在《读书生活》杂志上连续发表了24篇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后来,这些文章以《哲学讲话》集结出版,并在第四版时更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