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理论学习》2014,(5):50-50,F0003
正长汀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围绕省委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和市委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的决策部署,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作、主体内容和首要任务加以推进,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上寻求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龙岩市首家"省级森林县城",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开展试点工作、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为打造生态强县夯实了绿色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毓钊 《当代贵州》2023,(42):14-15
<正>曾经,滇池是云南的一块伤疤。如今,这里已成为昆明的一颗宝石。滇池蝶变,湿地居功至伟。9月19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滇池东岸的宝丰湿地公园考察。初秋时节,天高气爽。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块面积2241.4亩的湿地,是滇池众多天然绿色屏障之一。宝丰湿地以生态环境复育为核心,以水质净化为基础,选择配置适合滇池周边环境条件的生态群落,形成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在恢复和保护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家臻 《前线》2020,(4):19-21
维护和保障边境牧区生态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是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我国边境牧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法治观蕴含的生态智慧,是在反思国内外生态治理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法治观、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法治观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要义,以尊重人民环境权益为价值取向,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目标。新时代,践行习近平生态法治观,需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环境保护执法能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4日上午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盘龙江的水清了!盘龙江,这条被昆明人称为"母亲河"的河流,是昆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长105公里,是昆明市入滇河道中最大、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昆明北郊,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一路向南,在昆明南郊汇入滇池。自古以来,盘龙江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上的系列阐述,数量众多、持续时间长,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或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念基础,共谋、共建、共享是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等主要理论,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话语与制度构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并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而阐发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的高度自觉,开创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与实践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论、国家治理体系论、人民福祉论、制度保障论、系统建设论和"两山"协调论。  相似文献   

10.
向阳生 《当代贵州》2013,(30):37-39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项影响至为深远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环境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目前,我国多年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进入频发阶段。生态治理作为一道亟待解答的政治命题,体现党的治理能力,关乎党的执政形象。加强生态治理,主体在于各级党委、政府,要害在于领导干部,关键在于强化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要真正改善目前的党内政治生态,就必须强化党建主业,落实党建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遵义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的指示和省领导关于打造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的指示精神,积极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条底线"上实现双赢,探索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视和治理政治生态问题。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系统状态的集中体现,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关键,优化政治生态是管党治党建党的治本之策。当前政治生态建设领域面临八大突出问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从理想信念、党内民主、党规党纪、干部任用、基层治理、社会风气、示范引领等领域多措并举、协调联动、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治理,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三个维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孕育进行探讨能够深刻阐释其在当代的现实价值。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重要孕育和实践地,1985年到2002年期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稳步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林业协调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省”建设等生态建设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在这期间已初具雏形,“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创新思想开始应用于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开始呼之欲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福建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的生态实践和探索较好地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生态是由政府—网民—媒体三维互动形成的舆论场。虽然近年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但现实中仍存在不少"行为盲点",其背后则是"认知误区"。在认识论上,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网络民意的虚与实、网络传播的一与多、网络言论的好与坏、网络治理的软与硬及网上治理与网下治理等关系。这构成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需要遵循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提出了基于系统性治理下的政治生态观,在理论层面逐渐形成了一套法治、协调、互动、合作、效率理念下的新政治生态理念。在实践层面提出了"五治融合"(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系统性治理理念,推进以政治生态建设引领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生态建设的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云飞  李娜 《探索》2020,(2):5-14
围绕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群众观、全球观等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奠定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性质和特征,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品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生态文化观可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与"源"。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开门见山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