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其提供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白秀娥诉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案例为例,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结合国外法律对于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方式,包括:非洲国家、英国、澳大利亚的实践做法,得出完善我国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建议:确定权利主体,区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用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创作的作品,规范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邻接权人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工作已经进入国务院的立法议程。从国家版权局起草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修改稿)》来看,国家版权局显然更青睐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然而,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模式仍有诸多不足,如缺乏对民间文学艺术中蕴含的公共利益的公权保护,多数民间文学艺术并不符合著作权保护的条件,强化对经济权利的保护将妨碍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播与发展等。这些不足决定了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并非最佳选择。因此,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需要建立一种知识产权的特别权利保护体系,这更加有利于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保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传统知识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积极推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立法建议,在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概念、保护必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有关的基本理论提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与专门立法相结合的保护模式,并对一些具体制度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民间文学艺术(Expressions of Folklore)的概念经过UNESCO和WIPO的多年发展已变得越发成熟.在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出任何定义,仅在《著作权法》第六条中提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乌苏里船歌一案,暴露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律实践与立法现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上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制度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在20世纪40——7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肯定"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有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5条(权利归属)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特定的民族、族群或者社群。此规定值得商榷。界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主体应当坚持个人优位主体、集体常态主体、国家候补主体的基本顺次,方能契合保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有序使用,鼓励民间文学艺术传承发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7.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然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犹如法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的构建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最大障碍.为此,我们应在保存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宗旨,完善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传承活动可持续发展.同时,确立科学的民问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构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流转制度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确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归属是实现对其权利保护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归属于创作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区居民全体或民族。为实现对权利人权利的管理,应成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集体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保护具有时间限制,这是世界各国的立法通例,也是著作权法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作者个人利益的一种必要手段。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规定不仅内容简单划一,并且立法技术上也不够周延,出现了很多立法缺漏与矛盾。本文分析了我国著作权保护期限存在的立法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此外,本文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进行了探讨,认为对其的保护应该有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10.
民间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长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2014年9月国家版权局公布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由于该条例缺少保护原则,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立法缺乏基本精神和指导思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作品,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不能满足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需要。因此,应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事先知情同意、共同商定和惠益分享的原则,更好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间文学艺术,这些作品的保护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是必要却又面临相当复杂的困境的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极高的商业价值使得这类权利纠纷越来越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为国际国内社会所关注,但遗憾的是我国法律并未在这方面做出详尽的规定,因此,如何对这类作品的权利主体进行有效的界定和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诗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之根。很多史诗在我国至今仍被广为传唱。有无必要为我国史诗作品提供著作权框架下的特别权利保护,如何确定相应的客体和主体,如何设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都属应予关注的方面。对此中国特色问题的探究可望有助于为世界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是版权研究领域新颖而又较难的问题 ,近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多次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有关“传统知识”的保护 ,但因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涵义、范围及权利内容存在多种争议 ,使得各国是否给予保护、怎样保护都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即结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现状、价值抉择 ,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界定及权利内容作了一定分析 ,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8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直到2014年9月3日,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再次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上日程.本文将结合《意见稿》,针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现状进行论述,并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占优势的民间文学艺术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对中华民族维护民族传统、弘扬华夏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界定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特点,比较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模式的优劣,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在版权保护模式下出现了与传统著作权难以协调的法律问题,而特殊权利保护模式能充分体现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需求,是较优的选择,并就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的今天,各国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都强调应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以此来促进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补。一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该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反映,像今天的许多实用艺术作品多数是对一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工业上进行的实用性再创。本文在论述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征、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对其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后,进而提出了今后我国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立法保护时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追续权是作者在艺术作品原件被再次出售中分享一定数额收益的权利。追续权保护是适应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需要并平衡作者和艺术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创设的一项著作权法律制度。它以民法中的非常损失规则为理论依据,符合公平、效益的法律价值,体现了对著作权权利穷竭原则适用的限制。追续权制度在我国著作权立法中的缺失势必产生诸多的现实缺陷,因而应当在我国未来的著作权法修订中增设追续权条款。  相似文献   

18.
保护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实质上就是保护一个民族、一个集体的公共利益。我国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问题。目前,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仍不完善,本文主要论叙现代转型期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采取的是著作权法体系下的特殊条例保护方式,但基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这种保护方式都没有充分发挥效用。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性质的分析,指出其与著作权法通常所保护作品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有著作权保护机制之外的其他路径,以期达到既能够继承和保留各民族文学艺术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如何对其保护是法律界的争议问题。本文从知识产权角度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必要性,其次揭示了现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现状,最后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