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社会上关于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标准的质疑越来越多。对GDP指标的质疑过多地关注GDP指标的消极层面,然而,矫枉何必过正!从GDP的本质及构成的角度,分析"不唯GDP"的原因,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分析政府支出的效率,从根本上理清GDP增长和G之间的关系,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认为,中国的GDP增长从本质上是依赖于政府支出,而不是依赖市场调节,应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降低G的作用,使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到使市场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道路上来,不唯G,而是为了GDP。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民幸福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地方政府将"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地方社会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增长不是最终追求,只是增进人们幸福的一个手段,因此,在社会发展中既重视GDP又不唯GDP,将GDP和幸福指数等指标互为补充,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依据,有益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4,(11):47-47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在宏观经济学所有概念中最重要的指标是GDP。但GDP却不是万能的。一是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二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三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四是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五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 从现实角度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是摆脱以GDP增长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我国提出“转方式”并非自今日始。早在1995年,中央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0多年来,“转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的看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其深层根源在于,旧的发展理念和体制还在惯性运作。这里的要害就在于过度看重GDP的增长,甚至将其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权分权制度、市场化改革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相对绩效考核制度构成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本文将产业转移引入地方政府竞争分析框架,阐述了承接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竞争的动力机制.然后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地政府竞争诸问题.研究显示:虽然地方政府竞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但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热情有增无减;在我国西部地区,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对其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而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对其经济增长并无明显正效应;市场化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我国官员考核必须放弃“GDP主导型”的政绩考核体制,让地方官员从经济增长的数量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严重威胁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200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超过11%。直到前不久,政府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看法是,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8%至9%之间。在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目标被隐含地确定为8%以下。在过去,中国GDP只要保持连续两年10%以上增长。都会因此在四至五个季度以后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规模的扩张与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规模与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效率、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政府规模扩张具有必然性,其原因在于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性、社会需求的扩大及政府职能的扩张。政府规模扩张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政府规模膨胀一旦超出其适度的界限,就会成为社会健全的一种破坏力量。合理政府规模的度量通常采用三个指标:政府支出和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政府公务人员与总人口或就业人数之比与行政机构的数量,从这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的政府规模是比较大的。限制政府规模的途径包括: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转变,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行政资源量的刚性约束的建立,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及借鉴灵活政府模式、精员简政、缩减政府规模。  相似文献   

8.
任健 《理论导刊》2005,(8):44-46
从财政投入效用分析的视角对财政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的作用作客观分析可见,西部的财政支出是西部地区GDP增长的主要原因;政府对西部财政支出的考虑很大意义上独立于该地区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杨秋莲 《学理论》2010,(23):64-66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是我国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具有倍增、催化和优化作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并产生一系列综合效益。信息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绿色GDP的增长;信息化建设也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这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往往面临两种前途:一种是经济快速增长,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是社会动荡不安,进入“矛盾凸显时期”。我国已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一、经济结构容易失衡,引发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1.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致使我国的就业压力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减轻,将对社会治安和稳定带来严峻的考验。另外,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地增长,容易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满。2.地区结构不平衡。改…  相似文献   

11.
现有税负明显偏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是轻是重?众说纷纭。我倾向于认为偏重。 衡量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在国外通常是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反映,在我国由于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税外收费比重很大,单纯用这一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和国民经济的负担情况,不具有可比性。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情况,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可分为三个口径:一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可称之为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二是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可称之为中口径的宏观税负;三是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可称之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国经济高杠杆危害中国经济安全一般来讲,衡量杠杆率的指标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总指标,以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来衡量,2014年底,我国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为169%;另一种称之为分部门指标,即政府部门杠杆率、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居民部门杠杆率和金融机构杠杆率。政府部门杠杆率用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来衡量,2013年6月底,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7%~[1]。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用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2014年,我国  相似文献   

13.
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始终是我国推动GDP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启动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使其达到适当的水平,是确保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关键。从对商品的采购来看,保证GDP均衡稳定增长依赖于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三个方面的需求支撑。从政府看,可用于购买的收入有限,因而出现赤字财政。但由于借债是有限度的,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靠政府这一块来启动经济难有大的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这两年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今年7、8月份出口形势虽然开始好转,…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控制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环境污染加剧的同时如何保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最优化模型,假定政府作为社会计划者将产出中一定比例的价值量投入进行减排控制,分析此时最优增长路径的实现途径。文章认为只要能提高减排效率并控制住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量,则保证经济增长的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人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依赖GDP的增长,更重视其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核算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更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更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谱丰  李钊 《理论探讨》2007,76(4):108-111
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在理论界颇有争议,众多学者的研究得出的是正反两方面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根据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进行估计,最后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当前我国的政府公共投资占GDP的最优比例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17.
张兰兰 《学理论》2009,(27):64-65
一个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会对政府提出不断增长的要求,为了回应社会的要求,政府规模以及政府成本的迅速增长是难以避免的。我国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在履行自身职能过程中,需要消耗各种社会资源,即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是必须有其成本的,这是纳税人必须为其支付的社会成本。然而,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政府成本过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着手,重点探讨我国政府成本偏高的具体原因,以为后续构建防控机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是中国"十二五"时期的主题,也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路径的唯一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性是避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的根本保证,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要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需要借鉴国外"环境保护问责制"的做法,逐步在我国建立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并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使其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9.
潘燕 《瞭望》2022,(10)
惊蛰春暖,又到全国两会时间.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GDP总量114万亿元.这一数字约合17.7万亿美元,预计占全球经济比重18%;当年GDP同比增速8.1%,中国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 数字是对一年发展实绩的朴素诠释,也标注出当下中国经济实力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坐标位置,其与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上升,但受到传统发展模式限制,贫富差距在扩大,已经影响到内需消费的增长.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目前中国政府财政与收入分配以及贫富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政策尚无法达到保证社会公平性、减少贫富差距的目标,因而需要调整政府的收支政策,增加对普通公民的支付转移,加大社会福利保障的支出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真正发挥政府财政调节社会公平性的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