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苏琪 《民主》2006,(5):20-22
在我国,法律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所以,在制定法律时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民主原则,实现立法工作的民主化,使所制定的法律充分集中民智、体现民情和反映民意,更好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 切实发挥好法律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微博已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微博以其草根性、即时性、融合性等特点,开创了"微博问政"的新形态,折射出参政议政模式的新变化,它已成为表达民意、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微博在全国"两会"期间得到广泛运用,代表委员们利用微博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征求意见,网民通过微博表达心声、参与提案,微博问政已蔚然成风,微博已经搭建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新桥梁。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公众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网络主流民意成为推动司法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效吸纳网络主流民意是实现司法有序运作乃至公正结果的有效保障,是司法民主化的重要标尺。通过理性吸收网络主流民意,可以真实地反映民众对司法裁判的真实态度,使之成为引导与确证司法公正形成的逻辑起点。司法运作过程要有效吸收网络主流民意以达到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必须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构造:一是构建"网络民意话语空间",用于吸引网络公众司法参与。二是经由"公共能量场"的话语平台,用于促成网络主流民意的生成。三是通过法律专家的判断,使司法机关理性吸收网络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4.
刘庆斌 《求知》2014,(10):22-23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就在于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一、落实知情权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前提知情权是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重要社会事项以及与群众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实践表明,落实群众知情权不仅是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有效手段,而且是保障群众自身利益的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2,(6):47-48
正据2012年5月9日《南方日报》报道,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广东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广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强化制度保障。要以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底线公平为导向,加强社会领域基础性制度建设。弘扬劳动光荣的理念,让劳动者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使之享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荣  相似文献   

6.
<正>普陀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为解决上班族不便办理社区事务、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沟通渠道少、群众工作方法单一等问题,借助社区论坛、QQ群、微信群、微博账号等,使群众工作从"舌尖""脚尖"拓展到"指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见实效。开通听民意的"直通车"依托新媒体收集民意,发挥居民作为监督主体的作用。社区QQ群和微信群由居委会干部运  相似文献   

7.
黄伟雄 《党政论坛》2013,(17):44-46
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是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新的形势下,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切实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状况,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在一党长期执政情况下,党一直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很不容易。解决好这个问题,主要不取决于道理和决心,而取决于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制度化。从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的角度看,实现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制度化,涵盖党群关系制度的逻辑体系、价值体系和运行机制三个主要方面,涉及理论前提、内在要求、价值指向、关键所在、基本进路和重要保障若干内容。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由主要是"客观要求"、"外力推动"、"纪律约束"的"机械过程",向"内在需求"、"自觉实现"、"自我约束"的"机制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9.
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是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新的形势下,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切实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状况,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环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程锦 《理论导刊》2008,3(2):9-11
立法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套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环节,对于表达和汇集民意、沟通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及促进积极的公民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立法的制度保障上,必须强调人民的立法主体地位,注重对利益集团、弱势群体等特殊领域的考虑,全方位地推进社会公众参与立法.  相似文献   

11.
经立芳 《求知》2013,(8):42-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广泛最便捷的桥  相似文献   

12.
蒋德海 《民主》2013,(5):56-58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领导来源于人民,应当受到人民相信和信任。相信群众反映的政治逻辑和性质不但不民主,而且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是救世主意识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反映。现实生活中,"相信群众"的结果往往是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保障。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应当从"相信群众"向"被群众相信"转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但反观新中国建立以  相似文献   

13.
王高贺 《理论探索》2012,(1):111-114
在我国古代社会,每一个朝代的命运都与民意密切相关,或者是重视民意、顺应民意,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对民意的运用上留下了宝贵经验;或者是严重违背民意、压制民意,不自觉地推动改朝换代,在对民意的运用上留下了沉重教训。中国共产党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古代统治者运用民意的实践进行科学的批判、改造和吸收,使之实现现代性转换,焕发出新的活力:汲取重民思想中的积极观点,以民意为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仆主"关系;借鉴民意收集制度建设经验,构建顺畅的民意收集网络,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始终注重民意采纳,不断扩展民意采纳范围,跳出古代统治者无法克服的历史周期率。  相似文献   

14.
鲁柳 《瞭望》1989,(48)
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局长郑幼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近十年来信访工作的情况,以及信访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为确保民意通达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和政府全部工作和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只有忠实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忠诚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忠心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6.
刘娜  白鹏 《学理论》2012,(13):26-27
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是反映群众的呼声,为百姓排忧解难,更增强了报纸的贴近性与可读性。实践证明,凡是目前办得比较好,影响大的报纸,其中一条都是舆论监督开展得好。时代呼唤舆论监督,党要求舆论监督,人民欢迎舆论监督,歪风邪气害怕舆论监督。显然这是树立党报权威和良好形象,同时也是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十分重视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和作用,他的群众观基本内容包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的智慧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源泉;尽力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把获得人民群众的肯定性评价作为党和政府开展工作的基础与动力;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搞好社会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新阐释;用群众观剖析群众运动,强调在社会主义时期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搞不是出自群众自愿的群众运动。邓小平群众观的重要论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愿望,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促使我们党和政府把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大举措的标准,制定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政策。同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梁寿绵 《求知》2004,(7):30-31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纽带和桥梁,也是企业领导与广大职工群众交流思想、沟通情况的有效途径。做好信访工作,对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经济、保持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务犯罪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些违法犯罪越来越引起我党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它不仅干扰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更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重视和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研究,对于认真贯彻落实政法机关“三项重点工作”,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顺利进行都是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意作为社会时势的晴雨表,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而有效的民意表达机制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实现政府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我国民意表达机制重构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的双向表达与沟通机制,形成民众有求必应的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