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询问权发力     
阿计 《公民导刊》2010,(8):45-47
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分组审议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报告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向应邀到会的财政部有关官员开展了"专题询问",这在全国人大议政史上尚属首次。借助此次"专题询问",似乎一向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人大询问权及其背后的一系列深层问题,开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公共议题。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至2011年底,共进行了5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给地方人大以示范效应,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也积极开展了这项工作,形成了专题询问热潮,截至2011年12月,先后有上海、安徽、甘肃、山西等24个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专题询问,还有一些设区的市、县人大常委会也开展了专题询问。有学者称“2011年是地方人大名副其实的询问年”。  相似文献   

4.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10,(17):15-16
十二位副委员长亲临会场,两位副委员长主持询问,在整整一上午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共有一位副委员长和二十一位常委会委员就有关粮食安全的二十多个重要问题,先后向国家九个部门的负责人提出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的第二次专题询问、首次采取联组会展开的专题询问,以其强大的阵容、高端的问题、密集的提问,定格在了公元2010年8月27日上午,为中国民主法治历史进程的辉煌史册增添了新的鲜活一页。  相似文献   

5.
<正>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010年6月24日上午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新华网北京2010年6月24日电)。  相似文献   

6.
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分组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报告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向应邀到会的财政部有关官员开展了"专题询问",这在全国人大议政史上尚属首次。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是:"专题询问"究竟能"问"出什么?作为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所确立的一种人大职权,询问权尽管已普遍运用,但并不为人熟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大询问权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  相似文献   

7.
继对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和关于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行使询问权,在2010年的最后一次例会上,以大联组的形式专题询问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j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谈到进一步完善监督_T作方式方法时,首次郑重提出将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同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首次专题询问。此举如同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清水,紧随其后大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开始运用专题询问这种监督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专题询问提供参考,近期,笔者对全国省级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工作情况进行了归纳汇总。  相似文献   

9.
正入选理由通过媒体向市民征集专题询问问题,既有利于提升专题询问的公开化程度,扩大公民对人大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是拓展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重要途径。专题询问水污染防治、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的重要监督课题。在专题询问前,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市内媒体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和询问问题。这在重庆人大工作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监督的一个举措。2010年6月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中央决算的报告首次开展了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1.
专题询问是询问的衍生与拓展,是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就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认识专题询问的实践意义与作用,规范专题询问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肖宁  王智纯  韩红 《中国人大》2014,(22):39-40
问养老事业,问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问农贸市场……件件看似不起眼,但项项关系民生。自2012年起,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专题询问"一年一事一议",借力询问,推动政府工作,惠及全市百姓,人大监督也取得了明显效果。问百姓最关心的事作为一种法定监督形式,专题询问针对性更强,监督力度更大。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后,各地人大纷纷试水。  相似文献   

13.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1,(13):13-14
2011年6月2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分组会议,再度对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至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在过去一年时间内开展了四次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6月24日上午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5.
专题询问是询问的衍生与拓展,是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就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认识专题询问的实践意义与作用、规范专题询问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增强专题询问的实效?下面,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认识上:明确"为啥问"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由此可见,行使询问权是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形式。专题询问遵循了询问的主体、内容和程序规定,实质上是对询问这种法定监督形式的创新和发展。所以,专题询问也适用以上的法律规定,具有较强的法定陛。  相似文献   

16.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而专题询问则是询问的衍生与拓展,是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就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开展的询问活动。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这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地方人大开展和创新这一监督方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1,(13):16-16
“国家账本”收支预决算情况历来是举国关注的大事。2010年首次专题询问一年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将今年首次专题询问的目标“锁定”这一公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8.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首开专题询问先河以来,一些省市的人大常委会也相继跟进,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这表明人大监督在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迈进。作为乡镇人大,对专题询问该"说"还是"做"?依笔者之见,专题询问,乡镇人大不应观望。  相似文献   

19.
<正>崔松涛:期待专题询问之后有质询的跟进据人民日报报道:2010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时,有组织地开展了专题询问。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等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这已是全国人大2010年开展的第二次专题询问了。2010年6月24日,在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