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友不约而同将民意和思想的“绣球”抛向了一国总理,这一让人意外的创识表达显然值得耐心咀嚼。新华社前资深记者田炳信最近在其个人博客中建议温家宝总理开博客。这篇名为《如果温总理开个博客》的文章发表后,澈起了网友的热烈反应,绝大多数网友对此建议持肯定态度,“咱老百姓就盼着跟总理零距离接触呢,总理开博客,于国于民,大大有利。”网友盼盼如是说。(3月3日新华网、《新快报》)在笔者看来,众多网友对“总理开博”  相似文献   

2.
<正>老徐的博客网上很热火,《老徐的博客》网下很寂寞。古有徐霞客,今有徐博客。美女导演徐静蕾既是娱乐圈中知名人物,也是所谓博客点击率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不过老徐也有尴尬的时候,她的博客文集《老徐的博客》面市虽有大半年,却一直销量不佳,甚至有过一天仅售出两三本的可怕纪录。徐静蕾被批文笔滥,不少网友也认为徐静蕾写的多是流水账,“文字功底也不像宣传的那么不可一世,实在是看不出她的知性来”。(1月5日《重庆晚报》)对于老徐博  相似文献   

3.
<正>“晒工资”晒出了垄断行业不正常的高收入,也晒出了其他行业不正常的低收入。从去年秋天开始,“工资条”开始高调出现在网络中各大论坛和博客上。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资条贴在网上供大家比较参考,这一举动被网友们笑称为“晒工资”。根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2769人参加)显示,44%的受访者注意到了网上“晒工资”一事。(2月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4,(17):10-15
2014年4月8日,网名“千钧客”的网友发表博客文章《解读“死磕派律师”》,经求是理论网的“网文推荐”栏目转载,将有关死磕派律师的争议推向了最高潮。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新春茶话会、与网友交谈、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三次提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特别是将“尊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海内外媒体誉为”将人民的要求往上提升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老徐的博客网上很热火,《老徐的博客》网下很寂寞。古有徐霞客,今有徐博客。美女导演徐静蕾既是娱乐圈中知名人物,也是所谓博客点击率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不过老徐也有尴尬的时候,她的博客文集《老徐的博客》面市虽有大半年,却一直销量不佳,甚至有过一天仅售出两三本的可怕纪录。徐静蕾被批文笔滥,不少网友也认为徐静蕾写的多是流水账,“文字功底也不像宣传的那么不可一世,实在是看不出她的知性来”。(1月5日《重庆晚报》)对于老徐博  相似文献   

7.
最近流传这样一种说法: 2005年是名人博客元年,2006年是名人博客息年,2007年将成为名人电子杂志元年。全球“博客王”徐静蕾在遭遇博客出书的滑铁卢之后,欲悄然隐退,另起炉灶,于4月16日正式出版电子杂志《开啦》,为2007年名人电子杂志元年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8.
欣悦 《青年探索》2006,(2):57-57
2005年9 ̄10月,新浪的“中国首届博客大赛”、搜狐的“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和博客网的“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先后拉开帷幕。与此同时,诸多知名人士纷纷建立博客,与网友开放式交流。博客正在从寡众走向大众。一位国内知名博客说:“2005年或许可以被看成是中国的博客元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6,(1):98-99
2005年9月-10月,新浪的“中国首届博客大赛”、搜狐的“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和博客网的“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先后拉开帷幕。与此同时。诸多知名人士纷纷建立博客.与网友开放式交流。博客正在从寡众走向大众。一位国内知名博客说:“2005年或许可以被看成是中国的博客元年。”  相似文献   

10.
博客人大代表、博客政协委员是“博客”群体中的新面孔,他们带来的是老百姓参与国家大事的透明性和效率感。在“两会”召开的那段日子里,记者在和代表、委员频繁地接触中了解到,很多代表、委员都在不断探索着更多的民意反馈的:方式和渠道。像刘放等“新潮”代表,为重庆今年的“两会”增添了新的气息,新的希望。一位网友的话也许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这是我们老百姓的期望,但愿他们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福音,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曾在博客发文,号召各地网友拿起相机,拍摄自己身边政府的豪华楼堂馆所,将照片或线索贴到她的博客上。  相似文献   

12.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在网上开博客,其博客名为“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类似级别官员开博客在全国尚属首例。今年,代表委员开博客更成为“两会”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设的“岩松信箱”,在短短两周内就收到全国各地的手机短信、信件和邮件27万件,内容涉及上学、就医和“三农”问题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博客”更是被视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人民网和搜狐网等都开设了代表、委员博客专栏,网友评论也相当活跃。正如一位新闻记者在博客中所说的:“互联网上看民意,博客乃天下之大势。”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法制》2011,(28):29-29
被媒体同行誉为“同一首歌”的“民主与法制巡回讲坛”,在此次讲坛成功开讲后,又被众多网友誉为“是一次普法教育的盛会”。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法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反响。众多网友在论坛或博客上纷纷发表言论,支持和盛赞这种创新的普法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18日《现代快报》刊登舒圣祥的文章,“饭吃不了,澡洗不了,店开不了,原来这就是大家日思夜盼的全国卫生城市啊!”河南焦作一网友在论坛里爆料称:全国创卫审验期间,该市不仅关闭了市区内所有中小饭店、报刊亭、中小理发店,而且某些路段的饭店还在一夜之间换了门脸。网友气愤地说:创卫本来是件好事,咋就演变成了百业萧条了呢?  相似文献   

16.
“传播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传播是一种力量,亲,今天你传播了吗?”近期,众多网友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人人网等各网站的论坛、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空间热情传播和分享自己喜欢的“正能量”故事和作品,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有网友说:“正面声音就应该广而告之。发出网络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这就是一名好网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言论自由权得到较大的改善,而此时凸显个人才能、张扬个性的需求日益突出,博客应运而生,成为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往方式,被视为是“草根阶层”表达观点的阵地。博客在2000年兴起,成为一个热门概念,从2001年开始变成主流。2005年可谓博客之年,博客由原来的精英化转向大众化.还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人是为了开博客才上网。真正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博客也是在2005年,美蓉姐姐被选定为中国首部博客电影女主角.再加之新浪“名人博客”的“煽风点火”,博客以燎原之势席卷了中国。现在博客在中国还没有完全的概念.但这丝毫没有阻碍博客在中国发展的脚步。2005年7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良主持的《2005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短时间内,中国三分之一的网民已成为博客,就在不经意间,博客已经开始从政治、经济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的视角和行为方式,而处于拐点期的互联网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颠覆力量.博客这朵当初的小浪花已经逐渐掀起了人们网络生活的新一轮狂潮……  相似文献   

18.
重庆网友提出建议,将8月8日设立为中国的“体育节”.随即.重庆一媒体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北京青年报》等32家报纸、网络媒体支持.响应。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31日,罗京带病和李修平共同播报了《新闻联播》后,再也没在电视上亮相,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猜疑。恰巧有到北京肿瘤医院看病的观众认出了罗京,告诉了朋友。于是有网友在博客里发表了一篇题为《央视1号罗京得癌症》的文章:“北京肿瘤医院8层出电梯右边的门是重症监护室,电梯对面是8个单间病房,住的都是癌症病人。2008年8月底,有人在北京肿瘤医院化疗病房见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47岁的罗京。”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改革报》8月8日报道,8月6日下午3时许,河南省代省长郭庚茂在“河南在线对话”栏目中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听取网友的“民间意见和建议”。而在上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刚刚和“粉丝”们在网络上“话聊”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