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教育和科研上的贡献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的教师培训与激励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发掘高校教师的潜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合理公正的激励制度能够促进教师更高效地达成或超额完成绩效目标,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完备的培训制度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河南省多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教师的激励和培训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此类高校在进行教师激励和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建议,以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教师的以人为本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志强 《探索》2004,(6):109-111
本文以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和激励理论为基础,对高校教师的各种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教师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对其自我实现的满足。文中针对目前高校在对教师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高校对教师的以人为本管理中的措施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行高校辅导员校内职级制既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缓解其职业倦怠感、促进其职业发展、提升其职业素养,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需求,是内容型激励理论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具体适用,其关键因素包括全员激励(涵盖所有辅导员)、全程激励(贯穿辅导员整个职业生涯)、全素激励(综合多种激励因素)三方面。  相似文献   

4.
教育激励模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机制,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实施不同的激励模式将有不同的效应,如何完善激励模式,如何根据高校学生的实际、高校事业发展要求和环境变化状况,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模式,成为高校教师、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文章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一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从大庆精神的时代价值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模式,对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决定行为方式,对职业倦怠和工作绩效有直接影响。文章以人格特质为切入点对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不仅为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减少职业倦怠,提高辅导员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实行高校辅导员校内职级制既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缓解其职业倦怠感、促进其职业发展、提升其职业素养,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需求,是内容型激励理论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具体适用,其关键因素包括全员激励(涵盖所有辅导员)、全程激励(贯穿辅导员整个职业生涯)、全素激励(综合多种激励因素)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提高激励机制有效性,激发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提升工作绩效是学者与实践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双元激励偏好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繁文缛节感知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41套领导-下属两阶段配对数据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双元激励偏好对公务员工作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内在激励偏好的增益效应显著高于外在激励偏好;工作满意度在内在激励偏好、外在激励偏好与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繁文缛节感知负向调节内在激励偏好、外在激励偏好与工作满意度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深化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提高激励制度有效性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特殊身份,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合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因此,必须高度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状况,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存在工作满意度低、个人情绪衰竭等职业倦怠。通过界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内涵,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通过构建心理契约互动模式,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重视对辅导员心理契约的引导,激发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感和归属感。构建高校与辅导员职业发展意愿和需求相适应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存在工作满意度低、个人情绪衰竭等职业倦怠。通过界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内涵,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通过构建心理契约互动模式,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重视对辅导员心理契约的引导,激发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感和归属感。构建高校与辅导员职业发展意愿和需求相适应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激励机制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中的有效运用,对于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缺乏明确的激励政策、专业教师缺乏参与热情和指导经验、大学生学业压力大等。为此,高校要运用强化激励理论,完善学校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运用需求理论,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运用目标设定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科技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是创业教育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直接左右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品质和面貌。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分析了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3.
吴昊 《山西青年》2023,(1):112-114
随着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的不断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高校辅导员在激励保障制度上仍然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对此类队伍的激励研究不容忽视。本研究在此背景下运用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利用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从三大需求层次进行维度切入点,以此了解高校辅导员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并且提出改善高校辅导员激励的可实施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实现高校职能的关键因素,因此,激发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重点。激励就是通过创设满足教师需要的条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本文根据激励理论,在分析高校教师需要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提出了实现高校教师激励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某高校为例,对新时期高校干部对外交流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干部对外交流工作有利于解决高校专职管理干部的职业倦怠问题,而且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需要跳出组织部门的工作视野,对高校干部对外交流工作予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教师激励是高职院校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笔者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混合激励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激励的一些创新形式,以期达到管理效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激励管理应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激励的含义,并从高校应用激励方法、选择激励手段、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度三个方面入手,具体探讨激励管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有效的实施激励管理。  相似文献   

18.
党校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党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理论基础,对长沙市9所区县党校系统教师需求进行调研,以探究对党校教师进行激励管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行政管理理论中的激励思想十分丰富且颇具创造性。他除主张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外,还主张运用参与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方式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认真研究邓小平的行政激励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克服官僚主义,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又是学生日常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赖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重而复杂,辅导员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从辅导员倦怠的现象入手,分析了辅导员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