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既不要刻意回避,又不要飘飘然,甚至忘乎所以。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上,给第三世界指出了奋斗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唐踔  林明 《理论月刊》2012,(7):15-20
马克思交往理论突出强调了世界交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了世界交往背景下人类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加速作用,从而说明在世界交往时代,跳跃性发展已成为人类历史的常规和普遍的现象。这就为合理解释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世纪之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点燃了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纪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其鲜明的特色与创新不仅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把握人类历史趋势,顺应世界运行模式、世界格局大势、世界多样性共存规律,依据世界发展新理念、新动力、目的等需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共享等新思想、新理念,在赢得世界共识和尊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世界逻辑。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强音,也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历史逻辑来看,道路自信体现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从实践逻辑来看,道路自信强调的是对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的自信;从发展逻辑来看,道路自信着眼的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7.
张华波  刘凯文 《传承》2014,(12):98-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曲折、不懈探索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道路。它开辟了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道路,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经验,彰显了社会主义顽强的生命力,为世界社会主义保存了力量,这正是这条道路带给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刊评论员 《今日浙江》2009,(18):I0005-I0005
经过60年的曲折探索,30年的奋勇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如百转千回直向前、奔流东海不复回的钱塘江一样,已经真实而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没有完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道路。它源于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根本坚持,源于中国社会主义60多年来的艰苦实践,源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特征和发展主义的校正、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动实践和人本导向的价值追求中。确信中国道路,就是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独特性。应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体"意义,加强和深化对中国道路历史性和独特性的研究,不断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彰显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初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充实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是“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1.
田贵平  竟辉 《长白学刊》2014,(6):114-118
文化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顺利推进与逐步深化提供了内在原生力和外在驱动力。对当代中国人而言,从文化层面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理解、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一种理性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它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形态发展路径特殊性的文化理念,超越了西方资本逻辑主导下"重物本、轻人本"的文化思维,扬弃了中华民族"贵仁尚和"的文化传统,是当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元主导、多样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构特征."一元主导"是指坚持社会主义因素的一元化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全局;"多样并存"是指允许和鼓励多种非社会主义因素与社会主义因素多样共存、健康互动、共同发展,使社会更加丰富和富于活力.这一格局的形成,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理论视野下,探讨中国道路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即中国道路产生的历史前提、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形态、中国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深化拓展、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中国道路研究中还存在几对重大关系,即中国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后的道路、坚持中国道路和排除各种干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处理好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中国道路研究中必须关注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道路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程 《前沿》2006,(4):18-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确立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对于这条道路的内涵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现在重新讨论深入认识的问题,是要把这条道路和民族复兴联系起来,探讨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模式对世界各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是客观的,也是积极的,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各国如何借鉴中国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最重要的不是看中国怎么做,而是破除世界发展单一道路的迷信,积极依照独特的国情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从社会制度、体制或发展模式、价值目标和实践纲领等四个维度予以阐释。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性替代,而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乐观的分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前行。  相似文献   

17.
成龙 《岭南学刊》2013,(2):1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释放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潜力,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大发展;证明了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选择自己现代化之路提供了示范作用;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极大推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促进了冷战后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维护了世界和平,为人类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度统一的.三者统一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中,统一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张富文 《桂海论丛》2009,25(3):16-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下,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考如何认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几个问题,对于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哲学依据,也有对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历史依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构成了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坚定道路自信要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要有拒走"老路"与"邪路"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