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东华录》云:“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虽有偏颇,但并非无据。康熙重“倡廉”,大力表彰清官,虽使一些贪官污吏漏网,却“表彰”出了张伯行、于成龙等一大批载于史册的清官廉吏;雍正偏“反腐”,倚重惩防措施,虽镇压了一批贪官污吏,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黎民百姓扼腕,也让最高统治者头痛。在对待腐败的态度上,出于对他们“家天下”的责任感,历代皇帝都防范得很严,也惩治得很重;但在整饬吏治的方式上,皇帝们中间却分出“重反腐”和“重倡廉”两类。明太祖朱元璋立重典、动严刑,…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把腐惩贪”的四大特色王学军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治国惩腐的所做所为,堪称明史中绝妙的一笔。综观明太祖在这方面的作为,有四大特色。特色之一:严于律己元末,腐朽的统治者醉生梦死,对人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野蛮的民族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3.
贪官污吏罪不容赦孙剑封建社会,历朝各代帝王出于种种原因,常常大赦天下,以示仁政。但通观大赦历史,罕见有赦免贪官污吏的。仅以最强盛的唐王朝为例。唐王朝是历史上大赦最频繁的朝代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国力强盛,天下太平,唐太宗于贞观四年下大赦令,规定罪无轻重...  相似文献   

4.
大写数目字与反贪污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的簿记本写数目字也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从甲骨文时代就开始了。大约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查处贪官污吏,查出来就剥皮楦草。他发现贪官污吏们常爱在账本上做手脚:汉字数目字写来颇为简便,添上一笔改成别...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国历史,惩治贪官之严厉者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原系淮右布衣,早年父母双亡,曾为人佣役,一度不得不削发为僧,饱尝了元末贪官墨吏之苦。他深深懂得,官吏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乃是元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被战争摧毁的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地恢复,为了使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最终使他创建的明王朝能够长治久安,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便宣布:“自今,官吏犯赃罪者无贷。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在他在位的31年中,他始终以最严酷的手段惩治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6.
金垚 《先锋队》2014,(10):12-16
9月16日,刚刚担任山西省委书记的王儒林将调研的第一站选在了吕梁。吕梁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故乡。他说,吕梁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是重德重廉,历史上出了那么多清官廉吏,而且出了"天下廉吏第一",现在为什么却出了这么多贪官污吏,成了全国发生腐败问题最出名的地方呢?大家要反思,这是个重大问题。忽视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一种痛苦的教训。王儒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吕梁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弘扬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重要指示。要高度重视,深入挖掘,大力弘扬于成龙廉政文化,以古代廉吏于成龙为鉴,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7.
佚名 《廉政瞭望》2008,(9):60-60
以今人的眼光看,汉时的酷吏行政、酷吏司法,杀人太多太滥,但他们不畏强权,对敢于违法乱纪的人:特别是对豪门贵族、强势人物敢出狠手,自己又操守廉洁,不贪不占,严于律己,“酷”之对贪官污吏,倒让民众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8.
乐朋 《唯实》2011,(4):96-96
穷光蛋而造反发迹的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做了大明开国皇帝之后,他即树起惩治贪官的大纛。现在的电视剧,也每每将之塑为光鲜的“反贪皇帝”。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1,(14):42-43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曾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的讲演中颇为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种纯洁的党风,直接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现在提起来,仍让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0.
“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临行写入画图中。”从古流传至今的这首打油诗,对贪官污吏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当然,诸多清官离任时留下了美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刘博文 《先锋队》2010,(11):51-51
在中国历史上,因受贿被处死的贪官污吏比比皆是,但受贿后因为良心回归自愧而死的人却少之又少,而民国时期的高天梅就是这样一位。  相似文献   

12.
两性之爱,原本是人类最美丽、最圣洁的情感,然而,许多贪官却深深陷入了另一种与美丽、圣洁完全相悖的“畸形爱”之中,这种“畸形爱”与人们歌颂和追求的爱情相去甚远,它是男人对“色”、女人对“钱”的贪婪,是男人用手中的权买“色”、女人用“色”换钱的“权色交易”,这种肮脏交易的结果必然是“就这样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毒药”的悲剧。上千例发生在二十世纪末十年的腐败犯罪案例显示,在男性贪官污吏的犯罪过程中,竟有九成以上有“不干净的女人”“帮忙”。回顾贪官污吏与“二奶”的情史,不难看出那些被“爱”征服的贪官为“…  相似文献   

13.
清官漫议(杂文)吴子胜一个时代所期盼的东西,往往正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东西。对清官的颂扬,之所以渗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盖因自古清官难得。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鱼肉百姓,人民盼望出现一些公正廉洁的清官。宋代出了个刚直不阿、敢于为民做主的“包青天”,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立祥 《唯实》2013,(3):85-88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以其铁腕肃贪而独领风骚。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肃贪惩腐创造了多项记录:对贪污腐败最为深恶痛绝、用典最重、打击力度最强、杀人判罪最多、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14,(4):29-29
在我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的“铁腕反腐”广为后人所称道。为了大明王朝的稳固,他制重典、用重刑,严厉打击贪官的腐败行为,甚至大义灭亲,连自己的女婿都敢杀。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为了巩固政权长治久安他严肃法纪惩治贪官污吏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深得民心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贪污腐化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在反腐肃贪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法制建设他制订了严惩贪官污吏的法规法令如官吏贪赃银钱60两以上...  相似文献   

17.
翻阅时下报章,一些徇私枉法、疯狂敛财而沦为阶下囚的贪官污吏,在被审查期间往往不约而同地如此反思:本来是想做清官的,但在经不住诱惑接受了第一次贿赂后,也就放松了警惕,一步步走向了堕落。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9,(1):75-76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苦,自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其父母、长兄就是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饥贫之下,自己也被迫从小出家当和尚。所以,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发誓:有朝一日自己当上皇帝,定先杀尽天下贪官!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1,(1)
封建时代尽管贪官污吏多如牛毛,但仍然有不少官员愿意在各级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由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1):126-126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叫马亮的年轻人。他出身商业世家,很小的时候就能双手打算盘,而且准确无误,可谓“才高八斗”。经过县、府、州层层推举,马亮被明太祖朱元璋钦点为山东日照知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