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就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更加密切地协调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要求必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思想理论工作者应大力倡导并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意识和观念,认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势和特点,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前进方向。本文具体解释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论证、揭示了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具体说明了我国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法治的实现,这一目标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从此意义而言,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对政治文明影响至深: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影响着政治文明的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有助于弥合建设政治文明所面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及精神土壤;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培育能够促进法治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政治文明是构成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构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形式,必须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使命。人民政协既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创新成果,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而只有使人民政协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政治文明的本质内涵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原则、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略和关键等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制度文明。如果说物质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生产力,精神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文化,那么政治文明的特质则在于先进的制度.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方面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等其他国家类型的政治文明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必然具有现代政治文明形态的普遍属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推进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特别是要建构反腐倡廉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领导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党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以及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这对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 ,是对我国政治国情认识的一次飞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有着历史的承接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立在不同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迄今为此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上的,它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性。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标志,我们要对以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通过改革和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在建设.本文在探讨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了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