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愚竹和匠人     
朱晖 《政府法制》2013,(32):33-33
有一根竹子,不停地尖声抱怨,试图阻止匠人在它身上凿洞.匠人手里拿着锋利的刀子,不停地削刻,并不听竹子的诉苦。他要用竹子做一支箫,不能中途停止。他对竹子说:“你这根愚笨的竹子啊,  相似文献   

2.
"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报刊的一种可贵传统。从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开"文人论政先河",到新记《大公报》将"文人论政"推向极致,再到储安平的《观察》周刊成为"文人论政"的绝响。三份报刊代表了"文人论政"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通过它们的办报理念及办报思想来分析"文人论政"这种办报传统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论清高     
金辉 《行政法制》2002,(6):39-40
清高。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字眼。把知识分子视为“臭老九”的年代自不必说,那时的清高,简直就等同于“臭”。如今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拨乱早就拨了,反正己然反了,照理说,清高应该香起来才对。可是.当下的流行时尚,是以手中握有钞票的多少为判断人生价值高下标准的。清高同样香不起来,“臭”倒是不那么“臭”了,在常人看来,却有些“酸”,或者“腐”。  相似文献   

4.
赵盛基 《政府法制》2012,(14):25-25
南方山区盛产竹子,漫山遍野的竹林高耸入云,蔚为壮观。几乎百分之百的竹子竹节均匀周正,节间长度整齐划一。在竹乡农民眼里,这些都是上好的、能成材的竹子。  相似文献   

5.
刘启明 《检察风云》2013,(12):10-10
反腐败既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议论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原来大家可能朴素地认为,科研单位应该是一方净土,但腐败犹如政治癌症,细胞变异,到处扩散,就连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这些传统的观点认为比较清净的单位和比较清高的人  相似文献   

6.
蔗段洗     
甘蔗营养丰富,水果中的佳品.中医认为,甘蔗具有清热、生津、下气、润燥、补肺益胃的特殊效果.民间风俗中甘蔗还是一种占祥植物,由于它一节一节形似竹子,所以在民俗中祝福别人节节升高时,往往就足送一、两根连根带叶的甘蔗,表示祝福的意思.这层含义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表现的就是"竹"(当然竹子还有喻为高风亮节、谦虚等其他文化含义),所以国画中少有画甘蔗的.……  相似文献   

7.
明代末年以研讨八股文兼及诗文创作的文社大量兴起,明末文学家大多经过文社的培养而享誉文坛,社团文人成为文坛的主要文人群体.作为备科举考试的社团文人,在社团内接受科举考试训练和八股文创作的学习,同时又从事诗文创作.社团文人的科举思维对他们的诗文创作具有深刻影响,形成明末文坛以六经为根柢的儒者古文.社团文人创作往往借鉴时文法入古文,或者借鉴古文法入时文,使明末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具有不同以往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说起我国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绘了莲花的清高、秀洁而又脱离尘俗,寄托了周敦颐清正廉洁、不受俗世污染的理想品格.而在广西桂林,周敦颐后裔繁衍生息所铸造的"百年清官村",如今则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昔日形象清高的大学教师也难以抵挡金钱的诱惑,开始收受学生贿赂,帮助后者通过平常的测验及期末大考:还有的教师则利用高考招生的机会向考生及其家长索取钱财.  相似文献   

10.
一、文人知识与诗性裁判 “古代法学全都是诗性的,……古罗马法是一篇严肃认真的诗,是由罗马人在罗马广场表演的,而古代法律是一种严峻的诗创作。①”古代中国也不例外,文官治国的传统由来已久,士人治国是“学而优则仕”的应然之道,经邦济世乃是文人士子的最大抱负,而通过文官进行国家治理是传统中国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1.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2,(12):90-92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会有竹子制作各种竹器用品,唯独只有中国,能将这域简单、最平儿的竹子升华为一门独门艺术——竹刻艺术。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他毅然放弃优越的机关工作,在贵港市瓦塘乡种起了竹子;普通人种竹子,辛苦一年一亩竹子最多只能赚2000多元,而他仅凭一根竹子就能创造出1000多元的惊人产值;短短三年时间,他的饮料厂由最初的年产20多吨的简单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年产3000吨的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科技型企业。他,就是贵港市龙腾竹汁饮料厂总经理邓晓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培植、熏染了一代代文人志士,成就了礼仪之邦的美誉,造就了东方文明。但是传统文化乃至当代中国文化的异化却不能忽视和漠视,文化塑造了人的奴性、惰性,人与文化不能相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伊始,回想我所写的“文人印章”,若简单说来,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指文人自用印,一是指文人自刻印.而文人中擅长刻印的,似乎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属玩票,虽也知秦玺汉印,或也通金文小篆,但不暇作系统深入的临摹研习,只是浅尝浏览,遣兴为之;而另一类则是在印章上学有渊源,或上溯秦汉,或下逮明清,取法有度,自成方圆.譬如像罗振玉、马衡这样的金石考古学者,于篆刻之道就属“取法有度”的专家.当然,他们刻印也同样迹近于“玩票”,因为他们都有学术上的专攻,印章毕竟只是余事也.  相似文献   

15.
五、情感诱惑 帝王君主在驭臣行为中常常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投资,从而深深感动臣下,使臣下在深受感动之余更不惜一切地为其出力和卖命. 刘秀早年有个老同学叫严光,此人一生清高.刘秀做了皇帝后,严光干脆隐姓埋名,不与官家发生任何联系了.但刘秀还是设法派人找到了严光,并亲自下驾到严光的住处来拜访严光.  相似文献   

16.
在晚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文人阶层迫切要求私家伎乐充分发挥自娱、交际和自我实现等诸多功能,而昆剧的形成和发展又为这些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最适宜的艺术形式.于是,家班成为上层文人娱乐消遣、展示才华、密切各种社会关系的工具,晚明家班兴盛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中国,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长期向中原王朝朝贡,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也为这些国家的使臣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的宝贵机会.这些来访使臣大多是饱学之士,精通汉字儒学,他们往往会把一路见闻用汉字书写下来,形成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些记录甚至填补了中方史料的空白.明朝弘治年间,朝鲜文人崔溥就是众多有幸来华外臣中特殊的一位.他并非朝...  相似文献   

18.
<西厢>制艺在形式上是戏曲与八股文的结合,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出现在清初.由于它的出现,促成了文人尤侗的功成名就,使它从偶然的游戏之作发展到人们研习科举考试、争得功名的范本.但这种现象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令<西厢>制艺完全独立形成一种新型文体,它的发展和流传必须依靠戏曲<西厢记>和八股文这两个支柱.一旦传统戏曲和应试八股走上了衰落之路,<西厢>制艺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王旭东 《江淮法治》2010,(14):18-18
据《方圆》杂志报道,雅贿正在风袭官场。一改以往直接送真金白银、香车豪宅等传统做法,而是送玉器、青瓷和名人字画等,权钱交易穿上了类似文人雅趣的“马甲”。(7月6日人民网)。  相似文献   

20.
董雪 《法庭内外》2009,(12):52-54
班车门一开,就听见一声:“竹子是草本还是木本?”不知是谁丢来的一个问题,搞得刚上班车的我一头雾水。这又是在讨论什么问题呢?随后,就听见立案法官老隗的答复:“竹子当然是木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